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跳水听课心得体会 跳水听课评价(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跳水听课心得体会

1、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弄清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板书课题:跳水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

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1、读课文,学生字。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

1、读生词:一艘、放肆、胳膊、海鸥、瞄准。

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 艘。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

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

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课文分段情况和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①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读句子。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导朗读。

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练习读→指导读→指名读→同桌对读。

4、概括段意。

默读思考: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指导学生按顺序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话。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读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

3、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第三课时

1、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4、指导朗读、概括段意。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于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孩子丢开桅杆,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命令跳水。

主题跳水听课心得体会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飞天凌空教学设计通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通用1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学习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富有层次的描写和清新优美的语言。

2、学习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赛场上,中国健儿奋力拼搏;站在领奖台上,国旗下、金牌旁,国歌声响起,那一刻,耀眼夺目!今天,让我们跟着夏浩然、樊云芳的镜头,走近跳水池畔,欣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演绎的1、7秒的神话。

二、介绍相关知识

新闻特写,记录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具体描述,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事实。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

新闻特写主要有事件特写和人物特写,事件特写以写事为主,人物特写以写人为主。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写。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掠过:lüè屏息:bǐng翘首:qiáo悄然:qiǎo一刹那:chà

2、解释词语。

修长:细长、苗条的。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投影或板书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敏锐精细的观察、迅速准确的捕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我国运动员吕伟夺魁的美妙瞬间。

2、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富有层次的描写和清新优美的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用简炼的词语概括吕伟跳水的分解动作,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

明确:分解动作:起跳、翻空和入水。

相应的描写:第二自然段起跳;第三自然段腾空;第四自然段入水课件展示

二、读课文,品味语言

1、(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2)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跳水姑娘比作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3)“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侧面烘托了吕伟夺取桂冠中美妙的表现,同时也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凸显出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

三、作业布置

从篇幅、报道对象、时效性、表现手法等角度,区分消息与特写的不同。

板书设计

“飞天”凌空

新闻特写新闻: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

(特点)文学:形象思维、生动形象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通用2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

难点:

(1)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导学流程】

一.导

二.学

1、知识链接

2、自学教材(7分钟)

(1)自主研读课文(7分钟)

(2)自学要求:大声读课文4分钟;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3分钟

(3)自学指导:勾画相关重点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4)注意事项:端正坐姿,零抬头,零游离。

三.测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细致刻画的?

2、本文记叙吕伟跳水过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记叙了什么内容?

四、议

1、小组讨论“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2、作者写吕伟准备工作时,为什么要写白云与飞鸟呢?

3、作者是如何写出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的?请简要分析。(可从选词、修辞、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

4、结合最后一段说说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展(“测”2板展,其余口展)

六.评

七.总结归纳

飞天凌空教学设计通用3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

跳水听课心得体会 跳水听课评价(三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