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的第一章读后感 昆虫记第一章读后感300字初中(6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写昆虫记的第一章读后感(精)一
确实,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死读书。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怀着对事物的好奇心、用与众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
我觉得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昆虫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弱小、无趣。昆虫世界奥妙无穷,让人大开眼界。
就像法国作家、昆虫家法布尔,他从小就非常喜爱昆虫:他六、七岁时就对昆虫着迷;十一、二岁时就在自家的菜园里观察昆虫,三十岁时就写下了著作昆虫记。《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科学著作。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昆虫记》一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生机和情趣。其中充满了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之情,与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读书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真谛。
“有一次,我曾看到几只蚂蚁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蚂蚁,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从井里拉出来。”
“蝉只好放弃所凿的井,无奈地选择离开。不过,这口井的浆汁很快就会被喝光,而蚂蚁们为了再喝个饱,还会找机会去抢别的井,以图再一次地痛饮。”这两段话令我深有感触:这些蚂蚁真是太无耻了!它们不仅是一群乞丐,还是一群残暴的强盗。而蝉才是辛勤的劳动者。真是好心没好报!蝉好心地让蚂蚁喝自己辛苦所凿的浆汁,而蚂蚁竟然将蝉赶出去,独霸浆汁。
看来,不能一味地相信寓言,要多读一读真实的、有依据的文学、科学著作。
如何写昆虫记的第一章读后感(精)二
法布尔以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一提到《昆虫记》我就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让我顿时没了兴趣,但是才读了一点,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象的,因为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想象着他们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争吵或是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昆虫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颠覆了,原来昆虫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跟我们人类一样,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虫,又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他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
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
昆虫记的第一章读后感 昆虫记第一章读后感300字初中(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