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 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图片(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1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智慧中国——汉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勇夺桂冠。黄河的涌涌波涛,带走了多少星辰,流走了多少岁月。仿佛是一坛岁月的浓酒,品一品,总是醇香的、厚重的。但是,中国的汉字,在这汩汩的长河中,却像是一颗永恒的恒星,一个不朽的传奇。如一个烙印,印进中国的史记。令后人,无不赞叹它的神奇。

汉字,就像一个个富有生命的孩子,在稿纸上玩笑嬉戏,愉悦你的眼睛,愉悦你的心胸。它的一点一画,都是那样惹人喜爱。我们常常为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思想与智慧。中国上下五千年,它一直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舞动。因此,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汉字的古道,品一品汉字在历史上的奇韵。

先从一个美丽的传说说起:传说,汉字是由一个名叫仓颉的人所创造。一天,仓颉在野外的土地上发现了鸟的足迹。他们有斜有叉,富有变化,是那么优美。于是,他仿照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并根据事物的形状和动态,开始造字——这,就是造字的开始,也就有了汉字最原始的状态——甲骨文。

后来,在公元前220xx年,战火纷飞,秦灭六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自然,汉字也得到了统一——篆书。这一历史性的阶段,是中国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从松散变为集中。篆书的形体十分优美匀称,圆滑细腻,它是隶书之间的过渡。经过时间的磨合,时代的巨变,汉字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也正是因为汉字,才会让《史记》、《世说新语》等以及文人墨客的“墨宝”——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流传至今。汉字的魅力,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有时让人疑惑所思,有时又如同一只美丽的华尔兹,动人心弦。汉字体现了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是对一无二的、丰富多彩的。说中国有智慧,何不说中国的汉字有智慧?

诗人汪竹泊曾在《赞汉字》一诗中所说: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没错,在汉字的演变期间,有血多有志向的人,苦练书法。写出一手好字。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他们的字如诗如、画、如歌、如吟。令人浮想联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王羲之的《兰亭序》。书中但凡324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富有生命的形象。感觉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26个“之”字,各形不一,令后人无不惊叹——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四射;这,就是中国汉字的力量。

可以说,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它的音、形、意、韵独一无二。汉字是中国文化进步的基石,是中国科技进步的路基,是所有中国人的财富。它就像一个无限的宝藏,你挖多深,它的意蕴就有多深。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学习,传承、珍惜中国汉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平时书写规范用心,错字别字远离我们。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爱汉字,也是爱国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汉字,是诗情画意的文字;中国的汉字,是丰富多彩的文字;中国的汉字,是举世无双的文字!对世人,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文字——汉字!

谢谢大家!

关于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二

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我更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它给我带来了美好的童年让我对这美丽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但是我更爱家园的万鸟林。

周末,我们一家去玩鸟林游玩。早已盼着去的我又蹦又跳,在车上,我们一眼就看见万鸟林,万鸟林是一个小岛,小岛周围的湖面好似一个大玉盘,放眼望去,玉盘里盛着翡翠,多么有诗意啊!再往上看,成千上万只鸟儿在高空盘旋,真是太美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林里。

我悄悄走入林间,鸟儿在不停鸣叫着。草儿由草尖往下由黄变绿,绿得就算是水墨画也画不出来;树枝也长出了嫩黄色的芽儿;地上开满了密密麻麻的花儿:粉红,淡黄,绛紫,雪白------五彩缤纷。河里花花绿绿的鱼儿自由自在的嬉戏,荡漾的碧波轻拂河畔的小草,真美!

蓝天上有好多白云,瞧!这白云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刚才还是一群温顺的绵羊,一会儿功夫就变成了惊涛骇浪,海鸥在上空飞翔,好像在说:“我飞得越高,巨浪在我面前就越渺小!”

与白云相伴的还有一群鸟儿,有的是燕子,有的是仙鹤,有的是信天翁------它们一会儿觅食,一会儿引吭高歌,这又让我想起了:飞翔,是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我看得入迷,呆站在那儿,好久好久------

我爱家乡,更爱那美丽的万鸟林!

关于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三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五四运动这一伟大觉醒与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伟大开端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印证。

1920年2月上旬的一天,北京,当时还叫做北平,街道上的积雪未化。为了躲过警察的眼睛,一辆骡车走偏僻的小路,从北平去往天津,在这辆摇摇晃晃的骡车上,坐着两个人,一个乔装成账房先生,另一个头戴毡帽、身穿满是油点的背心,俨然一副厨师模样。殊不知,这位账房先生名叫李大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乔装成厨师的那个人叫陈独秀,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这两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压低了声音,细细地商讨着一件大事:“是时候该建立中国共产党了!建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李大钊说“我着手在北京作建党的准备,你在上海作建党的准备”。这一幕,史学家们称之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也是五四运动这一伟大觉醒与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伟大开端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印证。

斗转星移,时光来到了五四运动一百年的今天。当我们回首百年前的这场伟大运动,不由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旧的路走不通了,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今天要真正读懂“五四”,必须坚持大历史观,要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无论是五四运动,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都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前赴后继救亡图存谱写的壮丽史诗中。

19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中。清王朝日趋腐朽,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沧桑巨变中,中国各社会阶层前赴后继,尝试过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方案。例如,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爆发了农民反封建统治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开始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史称“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战败宣告“洋务运动”自强道路失败,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试图通过清朝光绪皇帝引进西方制度改革政府、提倡科学文化、发展工商业。与此同时,中国农民发起了支持清朝抵抗西方侵略者的义和团运动。但这些方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都没有能够让中国重新挺起民族的脊梁。

直至1911年,革命派认识到要救亡图存只能推翻封建皇权,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但是,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只是从“一个黑暗走进了另一个黑暗”。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了争夺政权,各路北洋军阀连年征战,再次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旧的路走不通了,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一部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辛亥革命中,陈独秀从叱咤风云的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流落”为“穷得只有件汗衫,其中无数虱子”的流亡者。人生的大起大落促使他深刻反思并感悟到要从思想上影响民众,尤其是要启蒙青年,才能推进中国革命。1915年,他主办了《青年杂志》,后来更名《新青年》,宣扬新文化。《新青年》高高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试图将青年从封建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为新的社会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由于旗帜鲜明、切中时弊、文风犀利,《新青年》很快就产生了广泛影响,最初每个月只印一千本,后来每个月印一万五六千本。

伟大的觉醒,真理的力量

触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不顾中国的反对,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盘交给日本。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抗议的怒潮。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火烧北洋军阀的住宅,痛打“卖国贼”,史称“五四运动”。随后,示威游行的学生被捕。陈独秀在散发革命传单时被捕。为了声援北京的学生,上海的学生、工人、商人进行了罢课、罢工、罢市。其中,上海的铁路工人、电车工人、汽车司机、轮船水手、外资纺纱工厂工人进行的大罢工,导致上海市内市外及海上陆上交通全部中断,生产停止,给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造成沉重打击。至此,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随着上海工人罢工的开展,罢工的浪潮迅速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磅礴的气势登上历史舞台,对运动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迫于压力,军阀释放了示威的学生和陈独秀。陈独秀在狱中被关押了100天。为了避免陈独秀被军阀进一步迫害,李大钊掩护陈独秀,离开北平,在天津坐轮船前往上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中国涌现诸多改造社会的社会思潮。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还包括:主张“无地主、无资本家、无首领、无官吏、无代表、无家长、无军长、无监狱、无警察、无裁判所、无法律、无宗教、无婚姻制度之社会”的无政府主义;受美国哲学家杜威影响的实用主义,时任北京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的胡适就是杜威的学生,他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点主义”,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撰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抨击了改良主义,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强调通过做工和求学相结合,通过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改造现有不合理社会的工读主义;由周作人介绍到中国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主张通过推行“和平的社会改造的办法”的新村试验,寻找建造理想社会之路径,一度引起包括恽代英在内的广大进步青年的浓厚兴趣;英国数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鼓吹的主张劳资合作改良主义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但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以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成为他们的思想选择。

五四运动中群众的伟大力量和巨大作用,也给先进分子以强烈的震撼,更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工人阶级的力量,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发布《劳动节纪念号》,意味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力量上升到理论认同的高度。先进分子深入到工厂、农村,了解民众疾苦,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便在沪西小沙渡地区创办了工人半日学校。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认识到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历史的选择,伟大的开端

1920年2月19日,农历除夕,陈独秀来到了上海,住进了今天的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把《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从北京迁到了这里。“渔阳鼙鼓动地来”,陈独秀的到来迅速产生了虹吸效应,一大批上海早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成为老渔阳里2号的座上之宾。正如一位国民党人、《民国日报》经理兼总编邵力子所说,“这绝非单为好奇心的心理所促成,实在是时代潮流中已有需要这个主义的征兆”。

此时的上海,距鸦片战争后开埠已接近80年,形成了庞大的经济体量,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60%,金融产值更是占到了全国的80%左右。资本的聚集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四通八达的轮船、铁路,联通国际国

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 中国文字的朗诵稿范文汇总图片(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