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 突发事件自救心得体会400字(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在教育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在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当突发事件超过学校处置能力时,依程序向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汇报,请求相关部门支持、配合;
(二)工作机构: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由xxx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xxx,组员有xxx等各班班主任组成。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学校应急办公室承担。
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报送及工作协调,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制定应对拥挤踩踏的指导意见和应急措施,为应急领导小组处置事件提供决策依据;督导、协调各处室
做好拥挤踩踏事件应对和处置工作。
有关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全国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此类事故就达数万起,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并造成巨大的损失。成熟优化的火灾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不仅可以做到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而且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
为了更好的认识与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突发火灾的危害程度,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从而保证全院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能让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慌张,听从医院的指挥,做到安全疏散,为此制定发生火灾紧急情况安全疏散预案。
当初期火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蔓延扩大趋势,应组织起火部位、起火点及上层人员进行疏散。先从起火部位、起火楼层的人员疏散, 如火势得到控制,负责人应立即下达停止疏散命令,停止疏散。
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火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疏散命令下达后所有在楼区内需疏散人员都通过楼梯向下层向院内疏散。二楼如遇楼梯、过道被烟气所阻或污染,不得已情况下二楼人员可关紧门打开窗户等待救援。平房区所有需疏散人员一律向院内疏散。
1、火灾发生后,医护人员均有组织患者安全疏散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坚守岗位稳定患者,做好疏散准备和组织好疏散。
2、因医院属于特殊场所,除遇特殊情况外,在疏散命令下达前医护人员不得擅自组织疏散。
3、医护人员在组织患者疏散过程中,一定遵守程序、维护秩序,防止挤压和意外损伤发生。
4、医护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患者跳楼,应按本程序组织安全自救,安全逃生。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有效地预防事故、处置事故,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管理程序,预案确定了应急工作的原则,即服从指挥安全第一的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紧急处置的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安全防火人人有则,全院职工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认真旅行职责,不漏岗,不脱岗,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事故的要追究其全部责任。
有关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为积极妥善处置重大群体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重大疫情以及涉及公共安全等各类社会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
在凤城市委、市政府和丹东市公安局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全市公安、武警、消防等部门,在处置突发性事件时,尽最大努力将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实施统一指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凤城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凤城市公安局成立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副市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伟任总指挥长,政委温晓丹任副总指挥长,其余党委成员为指挥部成员,负责对突发性事件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
(一)现场指挥。现场指挥长由处突应急总指挥部根据不同情况指派一名应急指挥部成员(即局党委成员)担任,警务指挥部主任姜海利、治安大队长石鹏、刑侦大队长孔天舒、巡特警大队长张夙、交警大队教导员李德惠、事发地派出所所长为现场指挥部成员。
(二)现场处置。总调集警力275人,其中第一梯队157人,第二梯队62人,第三梯队56人,根据突发性事件规模适度调警。
第一梯队共157人(局领导2人,执勤警力155人),由副局长张岩负责协调指挥
1、交通管制:交通管制由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安云松负责,分两个组40人。
第一组:20人(交警大队25人),组长李德惠,副组长王俊飞。车辆自备。
第二组:20人(交警大队25人),组长姜桥,车辆自备。
负责现场道路、现场两侧的交通管制。当接到交通管制命令时,所实行交通管制的桥梁、道路或其它场所应立即实行严格戒严,一切行人车辆只准出不准进,并做好车辆改线绕行和行人的疏导工作,当事件处置完毕接到结束命令后,方可解除交通管制。在实施交通管制前,要备齐备好交通管制标志、标牌和警戒隔离带等。出警车辆自备。
2、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由副局长张岩负责,分6个组115人。
第一组:20人(巡特警大队20人),组长: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张夙,车辆自备。
第二组:15人(治安大队10人,食药侦大队3人,信访科2人),组长治安大队长石鹏,车辆自备。
第三组:15人(经侦大队5人,刑侦大队5人,内保大队3人,禁毒大队2人)。组长:经侦大队大队长刘世辉,车辆自备。
第四组:20人(法制大队6人,打矿大队2人,社区警务大队2人,国保大队2人,反恐大队1人,矿管中心4人,网安大队3人),组长:法制大队大队长左彤良,车辆自备。
第五组:20人(凤山派出所20人),组长:凤山派出所所长郭刚,车辆自备。
第六组:25人(凤凰城派出所25人),组长:凤凰城派出所所长陈利新,车辆自备。
负责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将参与人员劝说到不影响交通处,如需要带离现场时,负责带至运输车辆上;检查嫌疑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对非法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用于非法宣传、煽动的工具、标语、传单等物品,予以收缴;制止与处置工作无关的人在现场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演讲等活动。
第二梯队共62人(局领导2人,执勤警力60人),由副局长蒋凤友负责。
第一组:25人(刑侦大队25人),组长孔天舒,车辆自备。
第二组:15人(看守所10人,拘留所5人),组长赵明哲,副组长纪明。车辆自备。
第三组:10人(草河所4人,边门所6人),组长李剑,副组长戴国东,车辆自备。
第四组:10人(鸡冠山所5人,大堡所3人,石城所2人),组长卢盛伟,副组长张平先、林长虹,车辆自备。
第二梯队在接到处警命令后,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置任务。
第三梯队共56人(局领导2人,执勤警力54人),由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辉、局党委委员刘斌负责。
第一组:14人(白旗所3人,宝山所3人,红旗所3人,蓝旗所3人,沙里寨所2人),组长姜军,副组长张庆祝、程鸷飞、郑玉生、赫英,车辆自备。
第二组:20人(爱阳所6人,东汤所4人,弟兄山所2人,大兴所2人,赛马所6人),组长张龙,副组长丛向东、王磊、刘志远、袁尔昊,车辆自备。
第三组:20人(通远堡所6人,青城子所6人,四门子所3人,刘家河所5人),组长田凯杰,副组长傅吉星、李冰、胡国荣,车辆自备。
第三梯队在接到命令后,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接受任务。
(三)现场保障。抽调局警务指挥部、政治处、法制大队、国保大队、刑侦大队、警务保障室、网安大队警力组成。负责做好处置现场各种保障的组织协调工作。
1、情报信息组。由警务指挥部主任姜海利为组长,抽调国保大队、警务指挥部、相关分局或派出所民警组成。职责任务:发现、掌控深层次、内幕性情报信息,先期出动,提前预警;汇总、分析、研判情报信息,供指挥部决策参考;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传达现场指挥部指令,保持现场指挥部与市委、市政府和丹东市公安局的联系,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2、现场调查组。由副局长颜祥福为组长,抽调刑侦、国保警力组成。职责任务:负责处置现场的调查、摄像、照相和取证工作,摸清、掌控涉及的重点人头及活动情况,及时固定违法犯罪证据。
3、现场宣传组。由局党委成员赵永春为组长,抽调政治处、办公室、法制大队警力组成。职责任务:按照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对现场群众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向媒体通报事件的处置情况。
4、后勤保障组。由局党委委员顾少忱为组长,抽调警务保障室、网安大队警力组成。职责任务:负责对处置工作所需的运警、宣传车辆、通信工具和参与处置警力生活等必备品的保障工作。
5、警务督察组。由督察大队大队长康秀云任组长。职责任务:负责对群体性事件准备、组织、处置工作环节中警务工作落实情况,民警纪律作风的督察。
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分队要严格按照“判明性质、奉命行事、依法处置”的工作总原则进行,总的要求是:快速反应,措施果断,依法办事,讲究策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迅速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在处置工作中,具体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一)坚持在党委、政府决策下行动的原则。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分队工作的决策和各项重大方针要由党委、政府确定。处置分队的职责是向党委、政府及时报告现场情况,根据党委、政府的决策,采取具体措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控制现场局势,制止、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
(二)坚持处置工作指挥权高度集中的原则。处置突发性事件指挥部要按照党委、政府和处突指挥部的决策精神,对现场的处置全权负责。有权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组织协调警力,下令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果断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各处置分队以及各工作小组都要绝对服从现场指挥长的指令,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整体作战。
(三)坚持“三个慎用”原则。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分队必须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在现场指挥部的指令下,维护处置现场治安交通秩序,防止坏人参与其中,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矛盾的疏导化解工作。处置中,处置分队队员原则上不得携带杀伤性武器。
(四)坚持防止矛盾激化原则。处置工作中,对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要采取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方法,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做思想政治工作,以教育疏导为主,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
(五)坚持依法果断处置原则。对突发性事件中出现的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卧轨拦车、阻断交通、骚乱以及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活动,处突队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指令下,抓住时机,坚决依法果断处置,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局势,尽快平息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一)准时集结。参加处置突发性事件队员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必须在20分钟内到局机关大院集结完毕,由带队负责人向现场指挥长报告集结的人员、装备情况,并按照命令赶赴现场。
(二)装备准备。处置突发性事件应急分队队员在行动前,必须先行准备以下个人装备:制式警服(根据天气和处置现场情况,由指挥部发出指令)、警帽、警用皮鞋、警用水壶、手电筒、警棍、盾牌及其它警用防护用具。如有其它要求按照指挥部命令携带。
(三)落实责任。突发性事件处置工作实行现场指挥长、部门负责人、执勤分队队长或执勤组长、民警四级负责制。各级负责人必须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民警,确保措施到位,万无一失。
(四)服从指挥。所有参与处置工作的队员必须听从现场指挥部和指挥长的指挥高度,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调动警力和改变运作方式。在处置工作中,必须严守工作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法,履职尽责,圆满完成每一次处置工作任务。
有关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
突发事件的急救心得体会如何写 突发事件自救心得体会400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