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采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扶贫调研感想与收获(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扶贫采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扶贫开发任务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以户为单位制定扶持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精准扶贫。20xx年,至少实现1.3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20xx年,实现剩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主要任务
1、建档立卡: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各乡镇(街)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精准确定贫困对象,将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方案、脱贫措施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
2、脱贫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到户、精准脱贫到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具体帮扶措施,20xx年完成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对五保、残疾、鳏寡孤独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兜底保障。
3、移民搬迁:认真执行《xx县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实施办法(暂行)》规定,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根据搬迁户需求选定进县城、进重点镇、进社区以及相对集中自建有计划地予以安置,相对集中自建安置点规模不得低于100户。积极发展移民搬迁相关配套产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4、资金管理: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贫困户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及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采取“有劳动能力年补、无劳动能力月补”的办法,确保专项资金瞄准贫困,服务扶贫。各乡镇(街)要认真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申报、组织、验收等工作,对有产业的贫困户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验收结果,通过“一卡通”直补到户或集中使用扶持,对无产业、验收不合格的贫困户不予补助;“五保”人群直补到户。
5、产业扶贫:各乡镇要对无稳定产业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贫困村发展壮大互助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项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作用,积极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棚栽、家庭小型养殖以及其它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6、能力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人口“两后生”、进城务工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册登记贫困户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
7、整村推进:根据镇村改革规划设计,对不需要整村搬迁的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贫困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问题,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彻底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
8、组织建设:建立县、乡、村、包扶单位四级精准扶贫组织管理体系,层层夯实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乡镇(街)要成立专门扶贫机构,明确主管领导,落实1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扶贫工作。各包扶单位以及其帮扶责任人,按照乡镇(街)的安排部署,落实帮扶措施,带领贫困户有计划、有目的脱贫。
三、考核奖惩
考核工作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每季度一检查、每半年一通报、年终全面考核。年终考核中,对工作成绩突出、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包扶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包扶部门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并坚决进行问责,在年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本责任书一式叁份,乡镇(街)和县政府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责任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关于扶贫采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党的以来,在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30余次的“精准扶贫”,可谓切中肯綮。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情况千差万别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早已难以为继,要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就需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具体到洛阳,确保到20xx年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69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现行标准下31.6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更需要从一开始就精准发力。否则,哪怕出现丝毫的偏差,其结果都可能事与愿违,“0.99的1000次方接近于0”,道理就是这样。
正因如此,在近期的督导和调研中,一些“不精准”的问题被明确标注出来——
“精准识别还不够精准”。6个贫困县普遍存在拆户、按户籍人口登记而不是按家庭实际人口登记、一些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不够准确的问题。
“精准帮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县存在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对接不够,帮扶对策不够精准问题;有的县存在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是村干部,由乡镇干部和困难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第一书记问题。
“脱贫措施不够精准”。个别帮扶人针对贫困户实际困难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心中无数;一些帮扶单位与贫困户自身的脱贫思路“不对路”;有的村到现在还没有建立定点帮扶工作台账。
…………
这些现状令人忧心。如果把扶贫比作治病的话,病人找不准、病症看不准、药方开不准,又怎能祛除病根呢?
实际上,“精准”已经让一些地方尝到了“甜头”。曾饱受大山阻隔之苦的嵩县木植街乡坪地村,靠搬迁扶贫“搬”出幸福新生活;栾川创新生态脱贫机制,让贫困人员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并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了林区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的共赢;洛宁瞄准产业扶贫,借助海升果业等农业龙头,通过实施“金果脱贫”工程在精准扶贫上不断求得突破……
这些成果充分印证,“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多一点思路,就能多一点出路;多一分精准,就能多一分胜算。今天,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扶贫必须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之迫。不能延续浅层次扶贫的习惯,嘴上说“精准”,用的招还是“漫灌”;不能停留在应付思维和老套路中,只是为了证明“我重视了”,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则听天由命。这些,与精准扶贫的要求背道而驰。
确保脱贫攻坚取得精准成效,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要以务实的态度推进精准脱贫,以科学的思维推进精准脱贫,以担当的勇气推进精准脱贫,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关于扶贫采访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今年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以整村推进为工作平台,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推进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宣传,产业扶贫、扶贫生态移民、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等工作,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和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狠抓道路质量,落实项目设计、监理。
的前期,我市扶贫村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大多是由项目施工方自行设计和监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工程监管不到位、工程质量不保证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从20xx年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开始,我市一改以往的方式方法,将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程序进行单独、分开,在项目建设之前,就邀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设计监理,市扶贫办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桂财农〔20xx〕27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设计、监理方面所需资金由市人民政府支持,市从20xx年起列入政府预算内资金,从而确保了道路硬化的工程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开发。
我市通过各方面的工作调研,打破了以往在贫困村平均分配指标的常规模式,积极尝试、探索“以贫困村的发展后劲、地方特色为依据,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产业及规模”的模式,有序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有效避免了扶贫开发工作中“撒胡椒粉”导致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出现。实践证明,新模式的尝试、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村及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我市通过推行“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在安平镇古院村设立宝峰立体种养殖公司,在大业镇泗龙村种植100亩澳洲坚果基地。这两个基地的建设,实现了集约经营,有效推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三)强力推进精准识别工作,为下步扶贫攻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xx年7月我市贯彻上级要求,依据贫困人口20xx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低于2736元和贫困村“一高一低一无”的识别标准,我市识别出53个贫困村,18494户,72065人,到20xx年精准识别的标准我市还有59022人尚未脱贫。为了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围绕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自精准识别工作开展以来,岑溪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扎实开展工作。截至12月12日,我市完成入户调查农户49669户,完成率100%;完成评议和公示工作的村民小组5825个,完成率100%;完成评议工作的行政村277个,完成率100%;完成录入系统49669户209428人,完成率100%。
我市采取“四督四查四备”措施,扎实做好精准识别各项工作,确保二次入户工作前有序开展。四督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督导,成立四个督查小组,对14个镇精准识别实行全覆盖督导。四查即各村自查,村与村交叉检查,镇与镇交叉检查,市四个督查小组按市下发的交叉大检查通知要求认真核查。四备即精心准备精准识别工作方案,精心准备业务骨干人员,精心准备资金及工作保障措施,精心准备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目前我市在精准识别评估评分阶段工作中率先在梧州所辖县(市)区排第一位。
(四)生态移民工作顺利实施
20xx年,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为马路水平村等四个项目,总投资20xx.4万元,目标任务为220户,1038人,搬迁群众通过扶贫产业、利用扶贫补助资金自主创业等方式方法,逐步实现“搬得出、留得住、有发展”的理念,现全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工作已完成218.4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占任务101.1%。
(五)加大对今年“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道路硬化,绿化项目建设及“十百千”产业项目筛选工作。
我市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32万元用于贫困村“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建设项目11个,村屯道路硬化7个项目10公里,安排资金320万元,项目凡涉及的镇为确保工程进度,每个项目镇都要求落实专人抓此项工作,制订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市扶贫办加强检查,指导验收及资金拨付工作,确保按上级要求完成,同时扶贫办对今年“十百千”产业项目筛选工作,其中完成龙头
扶贫采访心得体会及收获 扶贫调研感想与收获(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