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荷花荷花怎么写 如何描述夏日荷花(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夏日荷花荷花怎么写一
1、教材位置、内容、特点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记叙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部分(2、3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三部分(4、 5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这篇课文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今后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④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第2课时学习4、5自然段,总结全文。
下面,我着重讲第1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10个新词的意思。②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并积累词语。③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说重、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语感为核心,抓住重点语句品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激发学生情感。因此本课中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4、说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①图文对照法:“图”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文”是语言文字对客观事物的记载。具体的画面内容,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本文利用课件《荷花》插图,帮助学生学词、学句、理解、想象。
②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5、说学法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认知概念,具有应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教学题材,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培养应用语文的意识。
①读说结合法:读是吸收,说是表达。从读到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
②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推敲,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 设计理念)
课标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年级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第一环节: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本节课用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想到了什么?引出“荷花”(板书课题),再让学生通过介绍荷花,欣赏荷花,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荷花。(千姿百态、婀娜多姿、高雅脱俗……)
设计意图:
情境是“纽带”,是架起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建立学生与文本知识衔接的纽带。基于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从文本的特点出发,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引入古诗情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人笔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美,然后说荷花、赏荷花。这种用古诗创设情境既可解决北方的学生因“荷花”离生活远而不了解荷花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学生用丰富的词语形容荷花美,表达荷花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触发了学生语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第二环节:初步阅读,激活语感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利用课件检查字、词。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荷花的哪几方面?教师板书: 闻 看 想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字词教学应与低年级的“以识字为主”的识字教学有所不同,也应与高年级的“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的识字教学有区别。本课采用“运用字典、注重自学、读中巩固、练中落实”的方法进行字词教学。安排课内预习,独立识字,自主阅读,是为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现今社会知识繁多,书籍如海。速读课文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习惯的养成打基础。
第三环节: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二)、自由诵读喜欢的部分和小伙伴交流。教师适时抓重点语句和学生一起讨论、品读。
1.第一段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学生指名读、评价读。
2.第二段课文。
a.(课件荷花图)图文对照,自由默读。用~~~标出这一段的总起句。
b.学习写荷花形态的句子。课件理解“小莲蓬”、“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语。
教师板书:才展开 全展开 花骨朵
学生有感情朗读,评一评,再读,师读,生读。
总结学法:整体感知——抓重点词——品读悟情。
c.学法迁移,放手学习写荷叶的句子。
d.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挨挨挤挤”;学生练习用“像……”说比喻句。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懂得花如此娇艳动人,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正因为有荷叶的“挨挨挤挤”、“碧绿”、“大”、“圆”,才有千姿百态,生机蓬勃的荷花。作者写花前对荷叶的描述,埋着伏笔,这正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
e.学生体会“冒”的神韵,能不能把“冒”换成别的词?想象荷花的心情、情态……
f:学生背诵喜欢的部分。
设计意图:
(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悟,法在读中明。鼓励学生寻找引发探究的切入点,积极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发跳跃的阅读思维,激活学生的多元感悟。)
注入情感,培养兴趣,关注“学习的另一半”;以读为本,重视语文积累的过程性,引导学生经历语言积累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以达到一定的语文积累;课标还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品读,训练语言表达,丰富语言积累,激发语言思维,使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加融合。
此外,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学懂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而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
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不禁由衷地感叹,“真是景如图,画如景啊!”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教师对于句序略加指点,自然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
3.第三段课文。
a.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这一段课文的学习,老师要让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再在四人小组里展开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此项自学安排,意在巩固学法。
b.着重讨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因为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陶醉了,觉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当它是一幅活的画,也突出了大自然的美丽。
c.以陶醉的语气感情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
课堂是生活,教学是风景,文本是体验,学生的阅读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学生的阅读方法应该是自主的,学生的阅读思维应该是跳跃的。力求让学生怀着阅读期待自主研读,拓展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在扣问文本中感悟,在走近作者的心灵中感动。
第三环节: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过渡: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学生自由用“荷花! ”句式表达。
(设计意图: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层层深入。品读与联想与情感的结合,会使学生的体验不断丰富。)
第四环节:拓展作业,积淀语感
布置课外作业用总分法写一种花。
(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运用。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加强片段练习,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设计是微型的教案,我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建立课文框架认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有关夏日荷花荷花怎么写二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历史长河,英雄百代,菊花和牡丹向来便是文人墨客挥墨的目标,世人所称赞的对象,而我却独爱那清高之莲花。
莲花的清高体现在它的香气淡雅。那淡雅之香可化作一滴滴清露,流过人的肺腑,滋润人的心田,提高人的品味。这绝不是那妖艳的牡丹所能比拟、做到甚至取代的。如此看来,莲花真可谓“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的清高体现在它的亭亭玉立。莲花不同于其它花,它生长于水塘的淤泥中,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于水塘之中傲然高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炎炎夏日,百花皆无,惟有莲花在水塘中亭亭玉立,为嬉戏的小鱼撑起一把太阳伞,鱼儿嬉戏其中,好不热闹。如此看来,莲花真可谓”花之玉立者也。”
莲花的清高体现在它的与世无争。它独树一帜,不和迎春花、牡丹、芍药等春花争奇斗艳,也不和菊花、梅花争寒斗雪,只是在烈日似火的炎夏独自静静地站在水塘中。如此看来,莲花真可谓“花之无争者也”。
历史水塘,广阔无边,阵阵荷香传来,塘中一朵青莲亭亭玉立,与世无争,君子风范千古留名,这让人不由得想到了那如青莲一般的居士李太白。他仗义疏财,傲视权贵,朝堂之上可以让力士给他脱靴,让杨贵妃给他研磨,他从不与那些达官显贵同流合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流传至今,他果真担得起“青莲居士”这样的称号。
莲花的清高藏在外形里,藏在香气里,愿它也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夏日荷花初二作文500字2我们家有一个农场。农场后面是一个荷塘。夏天来了,它看起来又红又绿。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荷花的雄蕊里藏着一些黄绿色的荷花。就像莲花拥抱自己的孩子。
挺拔的莲茎从水底的淤泥中破土而出,正如胡艾莲所说:“只给莲花泥巴,不染,清亮不妖,直透外,不蔓生。”虽然我们这里说的是荷花,但荷花不是吗?荷花长在泥里,但一点也不沾泥,洗起来也不妖娆。中通没有藤蔓,没有支撑的枝叶。千千的万朵莲花伫立在池塘里,令人惊叹。
莲花一生无私。她愿意让人看她的美;愿意让人吃到好吃的荷花;就连最下面的藕也极其好吃。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莲花,我当然会回答“因为她这一生无私清明,连一点泥都没有。明明茎的中间是空的,但她还是直立着。莲花让我尊重她。”是的,荷花的品质值得我敬佩和敬佩。我想成为一朵莲花,向人们展示我平凡但美丽的一面。我愿做一朵莲花,永远直立在池塘里。我愿以她高贵纯洁的品质做一朵莲花!
夏日荷花初二作文500字3虽然长寿花花团锦簇,茉莉花芳香四溢,玫瑰花娇艳欲滴,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那冰清玉洁的荷花。我爱它的美丽,爱它那优雅、动人的身姿。
每到骄阳似火的夏天,家人总会带我去公园乘凉,而那里就有一个又大又气派的荷花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远远望去,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遮住了半个荷塘,好像一望无际的森林。而小鱼们却把这些荷叶当做自己的“遮阳伞”,它们在“遮阳伞”下尽情的游来游去。
而荷花就会从“遮阳伞”中“冒”出来。它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它们的样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像宝莲灯,而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这些荷花有的白如玉,有的黄如金,有的粉如霞。
有句诗词说的好:“莲出淤泥而不染”,便是夸赞荷花那亭亭玉路的身姿与它那玉琢冰雕的形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一朵像仙子一样美丽,而那一朵却像天使一样可爱。
一阵微风吹来,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在阳光下舞动,与同伴一起翩翩起舞。我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觉得天高地广,花在水中,人在画中。
夏日荷花初二作文500字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让红”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用优美的诗句赞美荷花,可见人们对荷花极其的喜爱。自古以来荷花就有“花中仙子”的美誉,有名“花中君子”。
我也曾见过荷花,每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深圳的洪湖公园游玩,在那里,就有一池娇滴滴的荷花。刚见到“她”,我情不自禁为她的美丽而感到惊讶!挨挨挤挤的荷叶,宛如一块水天相接巨大碧玉。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既像倒挂的毛笔。一丛丛美丽的荷花粉如霞,红如火,白如玉,黄如金。
亭亭玉立的荷花,那粉红无暇的花瓣,像涂上了一层层的胭脂,在如同金子的花蕊衬托下,像一位美
夏日荷花荷花怎么写 如何描述夏日荷花(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