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国民保险负担申请书(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国民保险负担申请书(推荐)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建档立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宣传形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以对平台宣传 社会宣传的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宣传教育活动。
(一)主题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宣传引导各族贫困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大各族贫困群众和全办干部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上来。
(二)载体宣传。充分运用《道真扶贫》微信公众号,突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活动中富有特色的素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重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我们的节日”等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奋力开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鼓足力量。
(三)典型宣传。宣传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典型人物。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中树立各民族融合的典型,进一步彰显民族团结魅力。
(一)对内宣传。在全办适时将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对本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推进情况进行动态宣传。
(二)对外宣传。依托内宣资源,在创建过程中主动与遵义日报、贵州日报等市级以上主要媒体沟通联系,积极提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树立各民族融合的典型新闻线索,配合做好创建示范县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平台宣传。利用网络平台,在《道真扶贫》公众号,宣传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攻坚战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典型人物;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点中树立各民族融合的典型,进一步彰显民族团结魅力。
(四)社会宣传
1.培训宣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列入县脱贫攻坚业务培训及大走访大排查的宣讲内容,提升干部群众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重要意义的认识。
2.标语宣传。在单位办公场地悬挂张贴横幅和标语,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分阶段编写宣传栏、板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浓厚氛围。
3.集中宣传。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干部职工在单位包保区域内开展一次集中宣传,通过发放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进一步树立群众“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群众“五个认同”。
(一)强化思想认识。全办上下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实施,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有序推进工作。按照宣传工作方案,有序推动各项宣传任务按时完成,突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用。
(三)营造浓厚氛围。全办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业务工作相结合,切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工作。充分运用“道真扶贫”微信公众号,推进“互联网 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提高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浓厚氛围。
推荐国民保险负担申请书(推荐)二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永城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和谐有序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2.32亿元,增长9.6%,居直管县第一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8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2.69亿元,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21.09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44.8:43.8,第三产业占比突破40%。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48.6%。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得到了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大力实施“三大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企业20家。面粉食品转型加快,鑫鼎食品二期、麦客多食品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食品产业园年产值实现7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到25.0%,总量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升到11.0%。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深入推进了“四优四化”及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先后组织实施了“3030”优质小麦工程,“10010”优质大豆花生工程;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150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90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供给质量。农业生产总体良好,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示范。建设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精品景点、知名品牌。第三产业增长平稳,全年实现增加值233亿元,总部型企业达到近300家。全市电商企业年销售额30亿元。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共接待游客321.18万人次、增长27.8%,实现综合收入5.89亿元、增长30.9%。
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聚力推进“双创”,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16548户、增长45%,新发展企业3745户、增长75%,市场主体总数达78648户。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协鑫光伏、林洋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协鑫垃圾发电等项目进展顺利,4个风电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复。
产业发展载体进一步夯实。实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优势企业对标改造升级,实施服务业“两区”优化提质升级,经开区和商务中心区双双晋级全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在全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中排名第一。经开区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6%,增加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5%,税收增长10.8%。商务中心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亿元,税收3.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2万人,新入库企业104家,全部法人单位达到325家。
(三)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
招商选资成效突出。2018年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84个,新开工建设招商项目69个,续建投资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6个,建成投产及开业运营招商项目52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9.9亿元,利用外资4468万美元。
重大项目强力支撑。2018年谋划八大类工程133个项目,总投资416.17亿元。其中,安排较大项目68个,总投资321.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5亿元,完成投资116.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7.6%,建成投产或竣工项目21个。省下达我市a类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3.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3.2%,综合排名位居十个直管县市第一位。
(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
强力推进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编制、修订完成了《永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32项专项规划。围绕打通城市外环,加快构建城市交通环路闭合圈,实施了东环、西环、南环等项目,累计完成市政道路26公里。汽车物流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启动了“双十双百”工程。实施背
推荐国民保险负担申请书(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