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一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不与权贵合作而死于屠刀之下。从诚实和弗兰克不屈的脖子上喷涌而出的鲜血变成了一条豪华而美丽的“豹尾”,拍打着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在那个阴沉的夜晚留下了震耳欲聋的声音空。(江苏考生《夜深人静》)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波,作为现代诗歌的开创者,以其杰出的贡献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新篇章,引发了盛唐的盛唐气象。(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
斯宾诺莎研究哲学,探索真理,并在没有亲情、友谊、爱情和孤独的情况下创作了神学著作《宗教理论》。他让后人感叹:“最孤独、最寂寞的是过程,最沉重、最丰富的是过程。”(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
在长江上游,有刘备和白蒂的遗孤的眼泪,还有李白起航和划船的身影。也许,刘备和李白完全是两种人,一种是为世界而奋斗的国王,另一种是周游世界的诗人。历代国王和王子都有自己的伟大成就,而明智的诗人也有自己的文章。然而,长江以其广阔的范围容纳了所有这些。李白在清晨被响亮的歌声迎接,刘备在傍晚被疲惫的马蹄声迎接。(浙江考生《山水学者看中国》)
贝多芬摆脱了世界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地跳跃。居里夫妇抛开名利的烦恼,在科学界迈出了更进一步的步伐。陶渊明忘记了世界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上采摘菊花……他们悠闲地走在人生的路上,嗅着世界的芬芳。(湖南候选人“轻松起步”)
“水锤是3000里,那些飙升到最高点的是90000里,那些在6月去支付利息的也是。”——庄子,一个用鱼竿钓鱼的人,被建议做一个世俗的官员,但他忽略了他。他冷漠而骄傲的头脑无法摆脱他阴暗的仕途。他超越了这个世界,不管楚的外表如何,他不想成为一只供奉在高高的寺庙里的乌龟。他又进去了,一个人呆着,愿意做一棵大树,在凉爽的微风中独自守护着月亮,捧着白色的美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湖北考生《超越外,进入内》)
越王勾践遭受了亡国之痛,忍受了几十年非人的屈辱。他坚守犹太复国主义信仰,因为他从圈子之外看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胜利和复仇的希望。最后,他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湖北考生《近看远看》)
伟大的艺术家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正是这种“进入”导致了王羲之所写的18缸墨水。正是这种“进入”,使玄奘千里迢迢前来取经。正是这种“进入”导致了陈京润计算的几十袋稿纸。(湖北考生“出”与“入”的生活)
英国数学家多凡维尔花了30多年的时间将圆周率计算到800多位小数。然而,后人发现他在第300名时犯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在接下来的20年里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科学不能容忍任何马虎。如果多曼维尔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客观地回顾自己的步骤和数据,他可能不会留下这种遗憾。(湖北考生“出”与“入”的生活)
“厄运给我的太阳穴下了一层苦涩的霜,心痛和疲惫是我酒里的一层厚厚的灰尘。”杜甫太“中”,忧国忧民,感情当伤天下,少陵长叹良久,颔首。“高楼旁的花”让他心痛。从远处望去,他的忧虑在脑海中回荡。(湖北考生《不搭船捕鱼归来》)
霍金可以创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这是他日夜研究的结晶。牛顿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这是对他努力思考和艰苦努力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规律,这与他勤奋的`研究是分不开的。(河南考生的“闲聊”出乎意料而又合情合理)
28岁的欧拉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在几个月内完全证明了几个数学家得出的结论。仅用了三天时间,steinmetz就重启了一台机器,几个工程师几个月都无法修复这台机器。(河南考生“意外?不可避免!“)
女词人李清照有着凄美的神情和发现,有着一对“只看不起眉梢,却能感受到内心”的儿女,也有着“生是英雄,死是鬼”的英雄诗句。(河北候选“合理的枝头绽放意想不到的花朵”)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是他儿子小白的敌人。然而,他幸运地被他的老朋友包所引用,他帮助桓公获得了霸权。舒雅帮助管仲获胜,并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山东考生《成人是自然造的,人是自然造的》)
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起航。他从中国接受了圣旨,并把陶瓷、丝绸和茶叶送到任何他去的地方。他传递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的文化。与此同时,他也接受了外国文化,这是更多的敬礼和崇拜。(山东考生《双赢,一种人际关系的智慧之美》)
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二
他这个人,可以说成是一种神话!与他相处之际才发现,他恰似我的“蓝颜知己”,可惜……
第一次与他相见时,给我的印象很好,他是一个清秀而干净的小伙子,面容上稍带有几分帅气!每每笑起来,总是带有一份神秘感,让人难以猜透,乍眼一看,却是有些怕人的。
我们之间是被一面厚厚的墙所隔住的,要想探望一下,是会刺痛眼睛的!或许我们是蛇与雄黄的关系吧!后期我也有点搞不清到底是谁的错,有时他更像一支带刺的玫瑰,针对于我来说,他是摸不得的!
我与他在门口擦肩而过,我相信我们俩的余光都在互相膘着,有点别离的感觉;我也像是刚刚从绝望中逃出来的人,回头看他的仟影时,心也不禁被戳伤;也不知是我留念他还是他在装着一副陌生的面孔。
曾经我与他是一对很要好的死党,按照他的说法来讲,是种感情的不合才造成的失措!说来也是种惭愧,以我交友的能力,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我才如此珍惜他。
他的性格有点怪僻,尤其他的嘴更是绝顶,在加上他的孩子气的风格,整个来看,无可挑剔了!他的眼总是咪咪而富有细腻的感情,可以说我很欣赏他的智慧,每一 次骄傲的神情在他的眼中表露出来时,我却有几分嫉妒!面对我,他会很自信的,从他的话语可以听出他的寓意,对此我会沉默。
他想征服于我,他确实占了上风,有很多人都说这是种胜利,可我以为,我也未必输给这一局游戏;可是他却从未想过,我这么对他完全是因为我明白了友爱,如果 真如他所说,当初为何要相识,我觉我们之间是种磨练,究竟谁是磨刀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我的那份感情应如何收拾;从他的心里来说,那种分别的挽回是根 本不能复原,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度过这场非同寻常的时光。
实际一点的,我与崔启明也只能是这样,他的观点我不能同意,我介意他的一切想法;即使在尴尬,只要他能在明处暗示,我都会用心琢磨,我也希望他也能懂我为何用心良苦。
现在,我俩不能算是朋友,也不能说成是一对仇人,更不能比喻成蛇与雄黄,因为,我相信他的为人,会给我带来惊喜;虽然我们不能很快包容对方,但从他的性情上说,他可以做到包容。
我与崔启明,我们之间是被一面厚厚的墙所隔住的,要想探望一下,是会刺痛眼睛的!
高一人物描写作文700字2时光飞逝,我来到一中这个校园已经半年多了,我爱这个学校,更爱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宇老师。
宇老师名宝贵,自称原名叫“宇文宝贵’,并说是因为他的名字才教的语文。他大约四十来岁,中等个子,一张幽默和善的脸庞,大概是他相貌的原因吧,说他几岁都挺像(25岁以下不包括啊)。他说他的座右铭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猜想或许就是这就话造就的他的性格吧。
说实话,宇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好笑”,脑袋前面光秃秃的,头发很稀疏,常日里总带着他那副很有学士样子的眼镜,和他那有些滑稽地脸行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他永远也严肃不起来,再加上他看东西时那奇异的表情使他完美的成为我们班的开心辞典。
宇老师给我的第二印象是老练,虽然他的外观形象不太好,可他对我们而言却是一部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但如果他不开口说话你只看他常日里的穿衣打扮,那就像一个地道的摄影师一样。
宇老师是幽默的,他的幽默贯穿在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比如在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他会把我们比作故事中的人物,让我们身临其境,宇老师利用他那幽默的性格可谓是“坑蒙拐骗”,我们很多次,让我们在大笑中或者不知不觉中铭记下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甚至影响我们一生的道理,我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一堂又一堂的语文课,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在这种快乐的学习中飞快的成长。
宇老师是严厉的,宇老师最突出的,最管用的,也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眼神了。他的眼神在眼镜的遮挡下显得十分的小,可他那眼神可丝毫不减锐利。并且由于他那形象只能依靠他的眼睛,或许宇老师在底下苦练的一番眼功。那眼神可是一杀一大片,被他的眼神盯上,虽说达不到毛骨悚然的感觉,但你是摊上大事了。宇老师惩罚起我们来可是绝不手软,比如发现上课有说话的同学,宇老师就罚写800字检查,题目是《我这张破嘴》……好悲催呀!
我们的宇老师就是这样既幽默可亲,又严厉专制,我们都很喜欢他,他即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好朋友,他用他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识、把做人的道理都交给了我们,他就是我们班的“宝贵”,也是影响我一生的人!
高一人物描写作文700字3我的弟弟是我叔叔的儿子。我叔叔是我爸爸的亲弟弟,他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也就是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是个笨小孩。
有一次邻居给弟弟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弟弟把苹果拿回家,给姐姐一个大的,自己留了一个小的。爷爷问他为什么把大苹果给姐姐而自己得那个小苹果?他说姐姐大一些当然得大苹果自己小应该得小苹果啦!我的弟弟真是一个笨小孩!
弟弟有一次在跟伙伴们做迷藏。一个伙伴不小心把家里装菜油的桶弄翻了,菜油泼了一地。叔叔回家大发脾气,不问青红皂白就用板子打弟弟的小屁股。姐姐在一旁说不是弟弟弄翻的,叔叔要弟弟交出是谁弄翻的,弟弟默默站在角落里,眼睛里含着眼泪,就是不吱声。明明不是弟弟做的,弟弟却为此挨了一顿板子,还不肯说出是谁做的……我的弟弟真是一个笨小孩。
奶奶感冒生病了,躺在床上发着烧。弟弟用手去奶的额头,凑到奶奶耳旁问奶奶喝水不?发烧了去打针呀!弟弟难道不知道感冒是会传染给他的么?不知道感冒生病了打针会很疼的么?傻弟弟呀,你真是一个笨小孩!
弟弟上学成绩不好,数学才考61分,语文只考了57分;但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是遇到了自己不会做的题目,他会不厌其烦地问姐姐和同学。他很谦虚,也不怕丢丑,不怕姐姐和同学们笑话他么?我的弟弟真是一个笨小孩!
弟弟常常提一个袋子,在放假的时候。他提着袋子在别人家的垃圾堆地找来找去,把一些塑料袋、瓶子和废纸都装在袋子里,然后带回家在家里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弄得家里脏兮兮的,他妈妈骂他搞这些鬼东西做什么?他嘿嘿一笑。有一次弟弟拿出自己的钱数了一数,居然有一百八十七块六角。他妈妈凶狠狠地问钱哪来的?他半天不吱声,他妈妈以为是他偷来的,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又把他批评了一番。他回家才给妈妈讲,这是我捡破烂卖的钱……我的弟弟为此受了很多委屈,他真是一个笨小孩!
我的弟弟也许不懂孔融让梨的故事,不懂担当,不懂爱心,不懂学习,不懂环保……他是一个笨小孩……但是我听到这些事的时候鼻子酸酸的……
我的弟弟黑黑的,很瘦小,在农村。
高一人物描写作文700字4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是位值得我们夸的好老师。
我们班在四年级上学期刚开学不久,班主任潘老师因为心脏病住院手术,语文老师换个不停,作业格式没有统一要求,语文知识也缺少系统,连贯的学习。同学们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也因为没有固定的班主任成了全年级纪律最差的班级。上课时插嘴的,下位的等,都数不胜数,课堂上闹哄哄的。
当我们升到五年级时,王老师接了我们班。同学们看到王老师那温柔的样子,远远不像以前的任课老师那么凶,还都有点担心能不能镇得住班里的'那几位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同学呢?
王老师没有像以前的任课老师一样,对着全班发脾气,而是分别找那几个问题学生谈心,然后又联系了他们的家长,在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教育,并帮他们换了座位,叫同位同学不和其讲话,多帮助督促其上课注意听讲,认真做课堂笔记 。王老师上课时也时刻关注着这些学生,多提问,多表扬,还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上课讲话哄闹的现象也减少了,班级的纪律有了明显的改观。
王老师不仅重视我们的课堂纪律,而且教学上也有一套呢!
王老师很注重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得积极性。经常根据课文内容,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讲课也生动有趣,同学们都爱听。王老师经常让同学们动起来,分角色读课文,演课本剧等。比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那一课时,我们通过一小组一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朗读和上台表演。既理解了课文,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也轻松愉快。王老师还针对我们班的特点,鼓励我们多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坚持写周记。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增,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王老师还很关心我们。有一次,一个同学突然发高烧,王老师将他扶倒班公室,倒了一杯开水,让他休息一会儿。然后用手机拨打了那位同学家长的电话。还有一次,我在上语文课时忽然淌鼻血了,下课后,王老师又对我嘘寒问暖,还特别叮嘱我:“这是上火引起的,要多喝水啊!”我望着王老师那关切的眼神,用力地点了点头。像这样关心同学的事,王老师还做过很多很多呢!
我们永远爱戴您,王老师,我们的好老师!
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雷锋》。
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一个贫穷家庭里,7岁变成了孤儿;他1940年12月18日出生,却与1962年8月15日意外去世;他只活了22个年头,却被人被称赞: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是人民解放方军战士,是平凡而伟大的士兵,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光辉的闪耀人物。
他就是被毛主席题词要学习的榜样——雷锋
暖春三月,雷锋的实际撒遍了没一个街角巷口,雷锋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雷锋的“螺丝钉”品质家喻户晓,感染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也许雷锋的事迹是可以复制的。但雷锋那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无法复制。雷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灵魂尚在人间,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
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倡导,却并不是一项任务。有些人知道雷锋的感人故事,却从不无做好事;有些人只在听过雷锋这个名字,却默默无悔的在做像雷锋一样的事。“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三字经》的这句,意思应该就是人在刚出生还很小的时候,没有受到外界的熏陶,本性是善良的。每当读完这句话是,我心里总是会想:是环境污浊了人的思想,还是人污浊的环境的好坏。
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再次写出这句话,脑海里空白了许久……接二连三的又涌现出一个个当代雷锋:肉串慈善家阿里木江·哈力克,热情公益的“90后”大学生麻袋哥们,用爱托起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些人原本没有法律义务去做那些事,即使在做过之后也不一定被人知道、称颂,甚至会被认为“不正常”可他们得到的却在指引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能在他们眼中,这只不过是些举手之劳、力所能及、本能反应、不值一提的小事。就像雷锋一样,在做自己认为的小时,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为社会增添动人的风景。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不是一滴水,你会放弃对土地的贡献么?如果你不是一线阳光,你会忘记对光明的追求么?你只是社会中的一个人,你是否还留有雷锋一般的道德?
学习雷锋,在几十年前曾有他用阳光一般温暖了我们,那么在几十年后的现在,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一定要时时刻刻的做好事,而要在心里树立这样的想法:别人如果需要我,我就该义无返顾的帮助他们。几十年前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叫雷锋的榜样时时刻刻温暖身边,但只要我们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相信在未来会满世界都是雷锋的继承者在用比阳光还温暖的心灵装扮这个社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下去,雷锋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无限的延长。
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四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xx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有关人物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