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经历心得体会和方法 获得资助的心得体会(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资助经历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0xx年春季我校初中阶段在籍学生706人,寄宿生约680人,义教段住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初中阶段625元/人,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初中阶段为491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487人,共发放资助资金30.6875万元。20xx年春季我校在籍学生小学阶段226人,寄宿生约210人,享受义教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生为162人,标准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1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161人,共发放资助资金8.1万元。20xx年春季我校宏志助学金只有低保通学生范安娜一人,资助标准为625元/人,合计发放宏志助学金625元。20xx年春季我校享受“鸡蛋、牛奶工程”资助的低保在校生审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级政策及时购买鸡蛋牛奶并在学生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及时足额发放给他们带回家食用。食用后无不良反应回馈。
20xx年秋季我校初中阶段在籍学生669人,寄宿生约650人,义教段住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初中阶段625元/人,享受资助的贫困寄宿生初中阶段为344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340人,共发放资助资金21.5万元。20xx年秋季我校在籍学生小学阶段256人,寄宿生约240人,享受义教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生为131人,标准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2人,特殊困难家庭子女129人,共发放资助资金6.55万元。20xx年秋季我校享受“鸡蛋、牛奶工程”资助的低保在校生审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级政策及时购买鸡蛋牛奶并在学生自愿申请的情况下,及时足额发放给他们带回家食用。食用后无不良反应回馈。
1、建章立制,制度保障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学校资助制度和资助工作实施细则等,用于指导学校资助工作。
(1)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陈仕军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德育主任杨英为副组长,负责领导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日常资助工作,为资助工作管理的具体负责人;具体操作人员为吴德琴老师。学生学籍管理的具体负责人为教务处主任杜隆毅,具体操作人员为简勇老师。资金筹集管理发放等由财务处会计刘诗亮老师、出纳王远敏老师两人负责。整个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和评审小组。由各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组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领导和班主任、家委会代表、学生代表等为成员的评审领导小组。期初由学校德育处牵头,根据学生个人申请,各年级评定出困难学生名单并提供给学校备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德育处随机抽样家访,实地考察了解。评定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并将认定的困难家庭学生名单上报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定。
(3)上榜公示,公开透明。贫困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资助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贫困学生名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张榜公示,并公示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
2、宣传到位,对象保障
我校多次利用班会课、学生集会、家长会、社区活动、教师qq群、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等机会宣传相关资助政策,并借助资助展板、黑板报、宣传栏、公示栏、电子屏等媒介长期向学生宣传相关资助政策,开学报名和期末散学典礼时,趁家长到校,我们在校门外和校园内多处张贴宣传海报,力争做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2022资助经历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山东岱银集团:
我是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杨旭冉。开学即将进入大二的学习生活,能够获得贵公司的资助,我感到十分的幸运。怀着感激之情,我写下这封信,以此表达我对岱银集团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家住在泰山区三联小区,母亲曾患胆结石,术后身体一直不好,全家仅靠父亲一人微薄收入维持生活。20xx年,我顺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高额的学费和母亲手术治疗,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岱银集团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对我进行资助,让我实现了在曲阜师范大学学习的梦想。我感受到了贵公司对我的关怀,同时也感受到贵公司对我的期盼与要求,我将保持最真挚的感恩之心,再接再厉,不断前行!在此,我衷心祝愿山东岱银集团明天会更好!
此致
敬礼
致谢人:杨旭冉
20xx年8月17日
2022资助经历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本学年,我院学生资助工作在省教育厅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和福建师范大学助学贷款中心的帮助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了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方式为辅的多元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一年来,我院学生在资助方面的投诉为零。现将我院本学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学院成立了以林玉瑞政委、许玉泰院长任组长,林成郎副政委、冯增其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各系成立了以系分管学生负责人为组长,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评议小组。加大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资助工作的透明度,指导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把各项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印制在20xx版《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学生手册》供学生参阅。正因为有了上述组织管理制度化设置,才能够充分保障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客观公正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贫困家庭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为认真做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和我省制定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我们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xx]8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按照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首先,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院的认定工作。系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为组长、学生辅导员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
其次,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认定标准设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
第三,严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院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此外,我们在新学年开学时,就立即布置启动全院认定工作。全面、认真部署每个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上学年结束之前,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0xx-20xx学年全院共认定384名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91名,贫、特困生占在校生29.49%。
(三)深入细致,科学管理,做好贫困学生信息管理和资料上报工作。
一是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在校期间的受助情况、奖惩情况、担任班干部情况、就业去向等信息,初步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系统化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档案,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贷后监督和管理,引导贷款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积极与学生就业单位、学生家长联系,督促学生按时还款,减少借贷风险。
三是根据省资助管理中心的要求,及时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并按省资助中心要求将我院贫困生数据导入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各项信息数据上报及时准确,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四)切实做好各项奖助学金评定和发放工作。
根据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认真做好20xx-20xx学年度普通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规定的程序开展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完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评选上报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相应的帮扶。截至20xx年10月,我院共评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五项,总计奖助589人次,奖助金额达103.575万元:
⑴国家奖学金2人,每人奖励8000元,共计1.6万元。
⑵国家励志奖学金38人,每人奖励5000元,共计19万元。
⑶国家助学金381人,其中特困生91人,共计70.8万元(国家、省财政下拨53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7.8万元)。
⑷优秀学生奖学金195人,共计12.35万元。
(五)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由于我院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隶属福建师大管理,情况比较特殊。校学工部及助学贷款中心对我院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帮助,使我院20xx年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顺利,国家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风险补偿金及时到位。我院20xx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27,实际获得贷款27人,贷款金额11.7万元
资助经历心得体会和方法 获得资助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