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 《走进恩铭故里》(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一

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不要闹钟,忘了时间,无拘无束的睡到自然醒,把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

约几位好友去街上逛逛,为自己选几件漂亮的衣服。在校的时候天天穿校服,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打扮一番了。

老师发的暑假作业,我会按时完成。偶尔,也会写一点东西,挥洒笔墨,思绪飞扬,是心灵独有的享受。

妈妈烧的菜色香味俱全。我要把妈妈的手艺学过来,每天做好香喷喷的饭菜,等着爸爸下班回来。

我想去旅游,但是爸爸妈妈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为了生活,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无奈的我在心中祈祷,愿自己在梦里走遍想去的地方。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如一位美丽的姑娘,早已走进我的心房。在这热情如火的夏日里,我定要一睹她的芳容,把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上一遍。

看到年长的同学打暑假工,我跃跃欲试。但是人家说:年龄太小了,不满18岁的童工谁敢用啊!我只好回家,心中盼望自己快快长大,为家庭分担一些重负,也让自己体验一下真正的生活。

前年的春天,妈妈给我生了一个可爱的弟弟。每天我上学,他总是哭着喊着要跟着;终于放假了,我一定抽出时间好好陪陪这个小家伙。

暑假来了,新学期也就不远了。我们学校就读的都是外来民工子弟,不知道下学期,又会有几位同学离开学校,回去他们的老家呢?心中的不舍,最终只能化做深深地思念……

暑假来了,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祝愿同学们都能过得充实,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主题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20xx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0xx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xx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20xx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主题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三

时间与笔尖擦出火花,关键的时刻已经到来。黑板上的字迹写了又擦;鼻梁上的眼镜戴了又摘;教室里的桌椅换了又换。一切只为高三,为那能让我们纵情遨游的蓝天。

这是个挑灯夜战,埋头苦干的时刻;这是个挥洒汗水,抛撒泪水的时刻;这更是个激情澎湃,放飞梦想的时刻。

十七岁的我们放弃暂时的光鲜亮丽,保留那份为梦想坚持的勇气与恒心。眉间的毅然决然是我们坚定的代名词;傲然挺起的胸膛是我们不屈的信念;光彩靓丽的校服是我们存在的标志。

我们在成长路上欢笑着,奔跑着,向着梦想前进着。若无梦想,何来远方。只有春天辛勤的播种,才有秋天累累的硕果。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狱中决心撰写《史记》,虽然条件艰苦,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作。

但梦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陈欧所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无论道路多坎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坚持梦想。

梦想无所谓多少,亦或大小。但凡有梦想与决心,就能闯出一片天地。

褪去十五六岁的叛逆迎来十七八岁的理性和傲然。也许我们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哪怕最终未能实现,但至少我们努力过,终不负那一段韶华。既然来到了高三,就要义不容辞。

别说自己不能,不行,你所有的限制都来自于自己的设限。在这个场合里人人都平等。就算有些人落后于起跑线,但别担心,他们只是在为下一次的冲刺蓄积能量。

时间送走了高三,又将我们送去最后的冲刺阶段。梦想是自己的,我们要审视自己然后做出改变。将要成年的我们应该懂得最后这个阶段的紧迫与辛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别到最后因为一时的错择承受更多的挫折。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同学们,高三之际,离别之际,更是放飞梦想之际。别小看那彻夜透亮的台灯、堆积如山的试卷,这些将见证你的努力,展现你的成果。走进高三,放飞梦想,唱响梦之歌,用那跳动的旋律吹响扬帆的号角!

主题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四

最近,我阅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感受颇深。尤其是第三章牵手你我,与爱同行中,周恩来总理说的一句名言。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这就是周恩来总理说的那句话。意思是说,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经不住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只有老实的人才做得到,因为他们不仅是老实人,也是最聪明的人。

没错。我觉得每个人的心灵好比是一个花园,而人生之旅就像是花园旁的一条小路。当别人在小路中穿行时,聪明的人不但会经营好自己的花园,并会在自己穿行他人的小路时,努力克服好自己的私心;而自以为聪明的人也许会对他人造成不必要伤害。我想,这也许又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差别。

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比赛跑步。比赛时一共有两个跑道:一条是铺着石砖的路,非常平整;另一条是泥泞小路,虽然比较难走,但却比大路短,应该算是抄近路吧!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近路,虽然有点难走,可毕竟比较短呀!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身令下,比赛开始了。我信心十足地跑了起来,边跑边想:哼,跟我比。要知道,我的跑道可比你短呀!无论怎样,我都赢定了!哈哈!我看了一眼小伙伴,只见她认真地跑着,丝毫没有要输给我的意思。不过,现在我领先她好几米呢!这次,我可是非赢不可了!正当我得意洋洋,认为胜利在望时,却不料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弄得衣服上都是泥,脏得很。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输惨了。而小伙伴呢,却早已遥遥领先,反败为胜,顺利地夺下了胜利的旗帜。见我摔跤了,便急忙跑来过来扶我。

回家之后,我又想起了是周恩来总理的那句话。我呀,就是那个自以为聪明的人,好好的大路不走,偏走泥泞小路,还自以为占了大便宜。下场就是摔了一跤呗!通过这次的教训,我决定,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

让我们都成为最聪明的人,一起走进和谐的春天吧!

走进恩铭故居心得体会范本 《走进恩铭故里》(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