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案例心得体会实用 质量案例感想(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质量管理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一
2、服从管理,虚心听取同志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饭菜质量,增加菜肴品种,在色、香、味上下功夫。
3、端正服务态度,礼貌待人,文明分菜打菜,做到对待同志一视同仁,食堂人员不搞特殊化。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认真执行请销假制度。禁止在食品加工场所吸烟,严禁在上班时间喝酒。按时开饭打菜。
4、爱护公物,食堂餐饮具一律不出借,如有损坏、丢失,需及时上报食堂负责人。
5、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饮食卫生“五四”制保持厨房、饭厅及周围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定位,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和口罩。
6、执行节电、节油、节水、节气规定。空调、电灯、电扇、水龙头有专人负责,少开勤关。
7、树立消防、用电、用气、设备仪表等安全意识,主要设施、设备有专人负责。
对于质量管理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二
20xx年以来,我公司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进厂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控制力度。进厂原燃材料质量相对稳定,生产过程质量可以控制,出厂水泥达到“三个一百”。现将公司20xx度的质量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进厂原燃材料质量情况(见表1)
表1
1.进厂石灰石未完成考核指标,质量波动相对较大,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平均值虽达到要求,但有时含有大量的矿山剥离土和泥灰质岩,在雨季时造成石灰石水分大,以致破碎机被堵多次。氧化镁含量平均值达到了指标控制的要求,但波动很大,特别是5、6月份进厂石灰石氧化镁最高的达17.51%。 2.进厂粘土化学成分基本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sio2含量波动比较大,合格率比较低。马岭土水分含量大,以致下料困难,牛膀子高硅土破碎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料的准确性。
3.进厂原煤整体质量比较好,平均发热量为5909.7kcal/kg,合格率为78.1%。因为进厂品种比较多,这为生产搭配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进厂石膏质量整体较好。主要是石膏粒度均匀,三氧化硫波动少。
5.进厂尾铁矿fe2o3平均为42.8%,合格率为52.2%,整体质量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6.进厂的外购熟料按指标性能从差到好: 玉马﹤泰安﹤宏发﹤瑞安﹤华润。
二、半成品过程控制质量情况(表2:)质量部年终工作总结1.出磨生料kh合格率没有达到考核指标, kh合格率为55.5% ,n、p完成的还可以。其中影响kh合格率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料配料采用石灰石、高硅土(马岭土)和高硅砂岩(牛膀子)搭配、炉渣和铁矿五组份配料,其中石灰石又有两到三家不同品位的矿山供应,加上本身石灰石和高硅土波动造成配料上难以准确控制;二是质量部值班工艺员缺乏专业知识、配料水平不高,不会预先灵活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造成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 2.出磨煤粉细度平均值为2.24%,合格率为73.0%,低于控制指标,这跟煤的进料工艺稳定有关。
3.出窑熟料立升重完成比较好,合格率为98.4%。全年平均值为1.54%,其中小于2.0%的合格率为74.2%,小于1.5%的合格率仅为59.1%,未完成考核指标。由于石灰石mgo偏高、配方的调整不到位、入窑生料成分和下料量的波动,加上操作上的问题,全年 28天抗压强度平均值仅为54.2mpa。
三、水泥粉磨及成品质量情况(表3:)
1.水泥粉磨:一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合格率都比较低,这跟生产管理不到位有关;二部出磨水泥0.080mm方孔筛细度、比表面积和so3
质量管理案例心得体会实用 质量案例感想(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