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干部训练个人心得体会范本 基干民兵训练心得体会(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民兵干部训练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一
村民兵工作坚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和镇人武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村民兵工作纳入支部建设和议事日程,民兵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民兵干部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活动,民兵活动费用村舍得投入,民兵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搞好民兵整组,建立通讯网络,积极参加民兵活动和会议,平时坚持生产训练,战时参战支前,加强民兵学习,提高民兵素质,成为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搞好民兵制度建设,健全民兵台帐及活动记录。
扎实开展国防教育,提高民兵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听党召唤,培育军事技能,提高军事素质,战时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加强形势教育,做好立足于战的充分思想准备。
落实各项参训任务,确保参训名额,做到行动一致,服装统一,遵守纪律,服从管理。村民兵营积极组织民兵开展训练活动,每逢节日参与治安、安全、保卫工作。
充分认识民兵在新时期的作用,除了做好战时配合作战部队支前参战,后勤保障和保卫任务外,在新历史时期里,努力做好带头致富帮扶经济薄弱的村民脱贫致富,为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寻找发展途径,树立民兵先进形象,做遵纪守法模范。
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工作,认真贯彻征兵政策和规定,大力宣传征兵工作意义和要求,排查适龄青年,把好思想政策关和健康体检关,按质按量,选送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民兵既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建设者,又是国家安全稳定者,全面完成“两个率先”任务,不断加强民兵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子在新的一年里,在民兵工作中作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主题民兵干部训练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二
我是县水利局下派驻村干部,现任大桥镇沂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xx年5月下派沂洋村工作已经近一年多的时间。现就一年多来我驻村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一些工作思路和体会作简要汇报。
沂洋村位于古田翠屏湖东侧,距大桥镇政府4公里,古屏公路穿越境内,距古宁公路2公里。全村总户数530户,总人口2060人,辖两个自然村,有22个村民小组,党员总数53人,属库区移民重点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3309亩,其中耕地面积1336亩,林地面积7597亩,水果面积2800亩(包括油奈面积1800亩,桃、李等水果面积1000亩),水域面积1576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8元,村委会拥有300亩的池塘和一个水果交易市场,村财收入5万元。
一、驻村工作基本情况:
1、安心驻下来。驻村工作得到了县局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使我能安下心来做好驻村工作,每月驻村达20天以上。
2、用心谋发展。做好规划,聘请县建设局技术人员,由镇村建部协助沂洋村抓好新农村的规划制定。抓好支部班子建设,明确目标任务,清晰思路,提高思想认识,密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步骤形成合力。
3、诚心交朋友。
4、真心办实事。一年多来共投入资金98万元,实施村人饮工程等5个基础设施建设。在挂点帮扶单位支持下(共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投资50万元建成规模为供水470吨/日的人饮工程,解决村民生活生产用水难问题。利用库区资金投资28万元新建水泥桥48米后坂桥工程,改善后坂近1000亩果园交通条件。投资18万元完成村道2公里的硬化,改善了自然村的交通条件。投资2万元建设小学篮球场,在县文体局的帮助下,建成了村民休闲活动中心。投资3万元多,进行了家园清洁行动,购置了垃圾桶、运输车等,改善了村容村貌。
5、细心做工作。村的计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抓好平安村建设,大力宣传党的法律、法规、组织村民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定期、不定期地办好宣传栏。村制定值班制度,两委干部在节假日防汛期间昼夜值班,并组织党员骨干、民兵义务巡逻,确保全村安全,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评出平安户260户,先进户35户,中心户长22个。我村属于县库区移民村,总移民户450户,人口1838人,登记工作时间长、涉及面广,我村两委指定专人负责,经过调查走访认真完成任务,全村没有一人上访,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搞好防洪防台抢险救灾工作,制定应急预案。xx年“圣帕”台风来临,组织人员加强巡逻,排查险情,确保了无人员伤亡。在“宁古路”拆拆迁安置工作中,织引导沂洋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带动沂洋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啃下这块最难的“骨头”,有效的促进了工程进度。
二、驻村工作一些体会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下派干部不但要成为党的“宣
民兵干部训练个人心得体会范本 基干民兵训练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