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职工作证明开多久有效(精选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天宫课堂第二直播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姐姐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向我们青少年讲述了失重环境中的物体运动和液体表面的张力情况。
失重是太空环境中最独特的现象。在失重的环境下,人可以随意漂浮,而且可以做出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
看,这是王亚平在向我们演示单摆运动。只见她把小球向后拉了一小段,然后松手,小球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做往复摆动,而是神奇地飘浮了起来。王亚平姐姐又把小球提高了一点,再松手,小球还是没有做往复摆动。这是因为小球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没有了回复力。
这时,王亚平姐姐推了小球一下,小球竟然在做圆周运动,而且一直在转,好像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一样。再换个角度又如何呢?小球仍在做圆周运动。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只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它就可以绕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但在地面上却不行。
王亚平又从饮水袋中挤出了一个小水滴,这小水滴就像一个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她还把一个金属的圆环伸进水袋里,制成了一个水膜,并往上面加水,水膜就一点一点地变厚,形成了一个水球。王亚平姐姐还向水球中注射了两个气泡。
等把气泡抽出来后,又把红色的液体注入了水球中,红色的液体便在水球中慢慢地扩散开来了。水球也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像一个红色的水晶球。
这就是“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姐姐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这次授课共用了40多分钟呢。我认为这样的课特别有趣而且富有吸引力,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专注认真,没有一个说话的。有的托着下巴,连口水都流出来了,也来不及擦。
通过这节课,我萌生了一个理想:我也想当一名宇航员,因为在太空中,我可以做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譬如,在太空舱里随意地飘来飘去、做一些奇特美妙的实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这就是令人神往的、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科学的无限魅力!
最新天宫课堂第二直播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备受瞩目的天宫课堂就要开始了。
我早早地坐在了电视机旁,等待着这个美妙时刻地开始。下午3点40分,节目准时开始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科技馆的大会堂,在那里坐着数百名来自各个学校的学生,大家安静地等待着。
授课开始了,两位主持人先后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分别介绍了神舟13号的三位航天员。其中王亚平老师,早在2013年第一次飞上太空时,就给我们讲授了航天知识,在这过去的几年中,由中国实验室改名为中国空间站。
这次讲座总共分了四个在线互动区,分别是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11月6日0点:23分,神舟13号飞船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飞向了太空。太空中的温度、湿度都与地球不同,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就不同。11月7日20点23分,王亚平进行了出舱作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太空上留下足迹的女航天员,并在太空中进行了六个半小时的作业,此后,他们三人变成了“感觉良好”乘组。
接下来就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连线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王亚平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长达40分钟的天宫课堂,课程表如下: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展示;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3、太空转身;4、浮力消失实验;5、水膜张力实验;6、水球光学实验;7。泡腾片实验;8、天地互动交流。这其中给我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环节分别是,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展示和太空转身。先说一下第一个环节。在没听课之前,我就非常好奇空间站的内部结构。今天听完课后,我大有感触,在空间站中有睡眠区、锻炼区、厨房等等。在厨房里,小冰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个大约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小长方体。在厨房里还有一个饮水系统,水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正如王亚平老师所说,水是我们生命之源。第3个环节我印象更深,叶光富老师在太空中演示转身,他先用了在地面上转身的方法,却发现每当他上半身向右时,下半身就会向左,每当他上半身向左时,下半身就会向右。王亚平让他试了几种方法,一是像游泳一样,结果失败,
最新在职工作证明开多久有效(精选1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