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优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篇一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由2004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艺术社团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更在全国以及市区各项艺术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社团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强调艺术教育实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艺术教育为引线,以美启发学生心灵,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全面素质,促进个性发展。我校音乐学科的现有社团活动丰富、成绩优异,但现有社团中具有附中特色的音乐艺术社团还没有建立,基于这点考虑我计划于下学期开设一个新的艺术社团——校园戏剧社,为我校艺术教育再添一块新的阵地。
一、成立宗旨
1、摸索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以观影、分析、讲授、讨论、实践、互评等多种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表演、设计、分析、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2、追求有创造力、生命力以及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现代戏剧。
引导学生欣赏、对比中外优秀戏剧(如:音乐剧、歌剧、戏曲、曲艺、话剧等),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戏剧的认识,从而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3、培养年轻的、具有创造力的、有一定表演水平的戏剧人才。
4、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带动幽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教学方针与课程模式
以戏剧舞台艺术实践为主,侧重于导演、表演以及戏剧文学,一方面尊重和学习传统,另一方面鼓励发展新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其教学思路是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戏剧实践当中,教学过程和艺术实践过程同步进行。
其中,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实践课程——戏剧创作排演
1)重视实践与美学问题探讨的结合。
程中,主创者,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为互动式的创作集体,而非教育学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舞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引导、激发学生自由的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见解。
2)选择不同流派导演方法、舞台表述方式、表演方法对其进行学习、赏析、研究及实践,以拓宽学生不同的美学观念。
3)探索中国戏曲美学和说唱艺术与西方现代戏剧融合的可能性。
即在我们的戏剧创作过程中如何提炼戏曲中表演的、空间的、程式的、叙述方式等元素,将之融合至当代戏剧艺术中,和学生共同进行中西戏剧融合、探索新戏剧的实验,是我们探索和发展中国新戏剧的主要方向。
2、理论课程——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
《当代文化与艺术前沿》
三、课程安排(见后附表)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接触创造舞台和影视人物形象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从表演入手,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戏剧表演的基本理论与技巧,通过编、导、演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更加了解戏剧并增强对戏剧的喜爱,同时也培养学生创作、表演、设计、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艺术观念、德才兼备的表演后备人才。
艺术教育是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这种教育通道很适合当代青年的要求。由此可见,进行艺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天时地利人和”,理应给予充分利用,发挥最大效益。校园戏剧社的建立为进一步落实区艺术教育工作计划,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希望校园戏剧社能够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新阵地,使我校艺术教育活动再上新的水平。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篇二
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我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
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此刻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日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悲痛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经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
《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
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
闻声寻去,世界惊叹的源头在哪儿?掀开那神秘的面纱,欣然,原先早已有种命定的情愫牵绊着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戏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
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声招呼,然后相伴一生。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篇三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哪两部分?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安徽)等。
(6)演出场合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篇四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戏曲(traditional opera,历史上也称戏剧)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中国汉族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净角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华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悲剧:冲突的实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悲剧的审美价值:“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审美价值:“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对白是两个或多个人物交谈的话;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它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法步)。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名称由来编辑 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苏叔阳的《丹心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推动了戏剧运动的发展,戏曲领域里出现了全国规模的改良运动。同时,在日本新派剧和欧洲戏剧的影响下诞生了中国早期话剧,当时叫新剧,又称作文明戏。新剧兴起于辛亥革命前夕,后来经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任天知领导的进化团总结这一新兴剧种的经验,探索创新,并吸收外来营养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格局。早期的优秀剧目有《家庭恩怨记》、《社会钟》、《空谷兰》、《梅花落》、《珍珠塔》、《恨海》等。
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这种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表情来传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特点编辑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社团全称为上海市徐汇中学“影视欣赏及戏剧表演社”。本社由“影视欣赏社”和“戏剧社”合并而成。因此,本社从事影视作品欣赏以及校内外戏剧表演事务的全校性社团,本社团接受各年级本校学生加入。
第二条 本社团的宗旨:通过组织和活动促进青少年对电影和戏剧表演的热情,发掘各人具有表现力的独特一面。
第三条 本社团奉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
第二章 活动形式
第四条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社团活动时间无法完全确定,不过基本定在周五(不是每周五都有活动,敬请等候通知)。
1.影视作品欣赏活动:选定具有积极向上立意的影视作品,播放给全体社员观看。
1.非本社同学也可欣赏影片,欢迎届时加入观看的行列。2.如有需要,可邀请非本社同学一同演出。
第三章 社员
第五条 本社团实行报名入社制。
第六条 凡承认本社章程并提出申请的同学,经两位社长一致审查通过即可成为本社社员。
第七条 社员权利:
1. 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有对本社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的权利。3. 有向本社推荐社员的权利。
4. 有请求本社维护其合法权益,帮助和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权利。
第八条 社员义务:
1.遵守本社章程,执行本社决议,宣传和推广本社活动的义务。
2.参加本社活动,按时完成本社任务,宣传社团的宗旨,维护社团的声誉。3.主动向本社提供各种信息、意见和建议,协助并监督组织活动执行情况的义务。
第九条 本社实行入社和退社自愿的原则。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条 社员大会是本社最高权力机构。
1.召集并主持社团活动及会议,提出议案,并指导工作。2.在会员大会及其他相应的会议上发言,汇报工作。3.监督社团活动及财务情况。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条 本社团立足校园,服务校园。
第二十一条 本社经费来源主要为学校对本社的扶持。
第二十二条 社团日常经费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本社正常运转及
谈戏剧与戏剧文学网(优质10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