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 检测工作的心得体会(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一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发布的《2019年福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漳州市华安县结果报告》,认真研判监测数据和结果,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整改,推动华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9年10月,华安县接受了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参加监测的学校共12所小学,360名学生。实际测试目标群体已升入五年级,但科学、德育测试内容仍为四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业成绩
1.监测结果及综合印象。我县四年级学生(以下学生均指四年级学生)科学成绩量尺分数为464分,比全市均值低24分,比全省均值低36分;德育成绩量尺分数为457分,比全市均值低38分,比全省均值低43分;但体现在校级间的差异不大。反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较低。
2.原因分析。一是华安县属于欠发达山区县份,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资源比较单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三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课业状况
1.学生每周总课时数超标比例为83.6%,比全市均值高13.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高13.9个百分点;平均每周总学习时间为34.3小时,比全市均值高1.7小时,比全省均值高1.9小时;每周科学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37.3%,每周道德与法治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9.8%。就科学科而言,学习科学用的时间比别人多,成绩却比别人低。
2.原因分析。一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没有按规定开足课程;二是教师授课总体水平不高,课堂、课外的学习效率均较低。
(三)教师从教行为
1.配有科学实验室的比例为100.0%,与全省、全市均值相近,但却只有52.2%的科学教师经常使用科学实验室,比全市均值低20.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2个百分点,列中等偏下等水平。
2.原因分析。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调,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有欠缺,探究性教学行为使用不够,教学手段不丰富。三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四)师生关系和学习自信心
全省监测结果表明,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科学、德育成绩越高。
1.我县感觉师生关系良好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为19.4%,比全市均值低15.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5个百分点。科学学习自信心高的学生比例为35.4%,比全市均值低6.4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8.2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一是受专业能力限制和过分注重升学率的评价机制影响,应付敷衍,网上下载大量材料或购买练习册,让学生刷题,临考前强制背诵;怕准备仪器麻烦,少做甚至不做实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二没有很好地落实课程计划,专业课常常被挤占,特别是毕业班,往往改上语数。三是专业教师没有以本学科的教学为主,改任教其他科目。四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德育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学科素养和各项能力偏低。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加强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引导全系统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强化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
二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深入推进“名师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3.切实落实课程计划。
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
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分工分课实行专业对口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评价工作,落实综合学科(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教学目标。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用,做好教学仪器的“建、配、管、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5.建立健全学校人文关怀机制。多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转变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方式,既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更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适度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是成立华安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三是督导室牵头,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真正让督导“长牙齿”,强化监测结果的运用,做到有激励,有刚性约束。
一是根据我县学科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有方法、更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科学习本身感兴趣,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和审美体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现有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学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把《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德育的核心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地位,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德育教研活动,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随意增加课时,不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改进测试命题,改革评价制度,不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指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22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边缘户: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5000 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一是 xx 年“两摸底”摸排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不再进
行排查,自动纳入监测范围。
二是确定拟新增监测对象。重点围绕低保户、特困供养户、重病户、残疾人户几类人员,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不够稳定且年人均纯收入预计低于 5000 元的已脱贫户作为拟新增脱贫监测户,将平时掌握的上访、信访、群众反映较多,有致贫风险且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5000 元的非建档立卡家庭困难户作为拟新增边缘户,确定拟新增监测对象后上报 xx 镇脱贫办。
三是镇脱贫办汇总后上报区脱贫办,区、镇同步对拟新增监测对象的住房、经商、购车、社保、公职人员等信息开展比对工作,将比对后审定名单分发至各村(社区)。
(二)走访阶段(3 月 月 25 日-4 月 月 5 日)
镇脱贫办统筹力量、分组对初步监测名单开展进村入户走访,重点核实“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情况,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对发现其他家庭生活实际困难的农户,应一并纳入初步监测名单并入户核实。
(三)评定阶段(4 月 月 6 日-4 月 月 10 日)
根据走访核实的情况,镇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评议,共同研判致贫、返贫风险,将拟新增监测对象的名单报区脱贫办审定。
(四)录入阶段(4 月 月 11 日-4 月 月 15 日)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审定的名单,入户采集新增边缘户信息,由镇脱贫办在国家系统中录入新增边缘户,标注新增脱贫监测户。对监测过程发现的新增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在国家系统补录。省扶贫开发局将国家系统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录入的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平台自动汇总后形成各级防止返贫监测台账。
(五)动态监测及补短帮扶阶段(4 月 16 日-6 月 月 30 日)
1 、动态监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重点围绕“两 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各村(社区)初审后上传至镇脱贫办,镇脱贫办根据村(社区)上传的信息审核后确定为预警监测对象,并根据其实际困难反馈至相关行业部门。
2 、补短帮扶。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预警监测对象实际困难情况,会同各村(社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应限时完成补短帮扶。对预警的脱贫监测户,要对照 x 年脱贫退出的标准,对标补短,全面达标;
对预警的边缘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救助。
3 、销号管理。完成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后,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
镇脱贫办组织核实后,在大
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销号后,行业部门应将相关情况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六)成效巩固阶段(7 月 1 日-12 月 31 日)。
7 至 12 月。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对新发现的预警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立行立改。
(二)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工作统筹,行业部门和各村(社区)要分类分层解决问题,及时回访销号,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行业部门要制定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措施并督促指导落实落地。各村(社区)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三)强化督查问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
对工作中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整改。镇脱贫办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纳入日常督查巡查重要范畴,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及时通报,对影响全镇脱贫攻坚任务的将严肃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
2022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三
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镇村干部,协调帮扶单位工作力量,认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确保集中排查工作出实效。现将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我镇对照排查内容,认真研究部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一是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提名人选任组长,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进一步细化排查工作的方法步骤。三是组织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对排查工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和安排,确保排查工作成效。四是采用联村领导负责制,各联村领导负责安排部署各自联系村的排查工作,把握监测对象认定的标准,确保排查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五是落实专人负责,边查边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整改全面不留死角。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扩大监测帮扶成果。七是镇纪委组织对各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促进工作落实。
(一)集中排查
1.排查前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部门信息。收集残联、卫健、妇联等相关行业部门反馈的可能导致农户返贫致贫的风险信息,6月10日前转给村(社区)“两委”。
二是收集其他风险信息。梳理自主向村(社区)“两委”申报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基层干部日常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或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信息,以及新闻媒体、政务信箱、公共网络等渠道反映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
2.集中会商锁定重点对象。各联村领导牵头,组织联系村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共同参与,对部门反馈的
风险信息、其他风险信息进行集中会商,对所有农户进行一户一户的分析研判,锁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
3.入户排查。由镇、村各级干部和帮扶部门工作力量组成排查小组,全覆盖走访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监测对象和稳定消除风险的农户,排查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等指标的帮扶成效或持续巩固情况。
(一)强化问题整改。对各村(社区)发现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新发生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核实销号。
(二)落实监测帮扶。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监测对象,根据各户的返贫风险和具体困难制定相应帮扶措施,落实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防止发生返贫。实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及时开展排查工作,对“回头看”排查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要及时按程序认定,纳入监测帮扶。
(三)做好资料收集。防止返贫动态集中排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排查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和影像图片收集归档,形成专卷备查。
2022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四
同志们:
今天上午刚刚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全国第七次和全省第八次环保大会结束后召开的重要会议,别市长、虞市长、朱市长在会上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于我们抓好今后的环保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全市环保局长会议主
监测工心得体会实用 检测工作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