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孔子行脚活动申请书汇总(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行脚活动申请书汇总一

2.启户(礼仪缓缓将双门打开至平)

3.请祭官入场 (祭官走至门外时,原站至门外的两位礼仪1.2引导领导abc、祭官1.2.3入场。祭官1.2.3站至祭台右侧,领导abc站至祭台左侧,主持人之后。礼仪1、2引导完毕站至盥洗处)

4.参礼人整肃衣冠 就位 为孔子雕像揭幕

5.请原山西省督学、原平定一中校长晋如祥先生宣布祭礼开始(宣读:“辛卯年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祭祀大典现在开始”)

6.请平定一中工会主席孟旭明先生致辞

7.行初献礼

请xx县政府副县长李君先生出列

至盥洗处 (主祭官@1 走至盥洗处洗手擦手 左转站定 )

至先师香案前(主祭官@1 走在香案前;献香礼仪4走至香案旁)

上香(献香礼仪4 献香;主祭官@1 接香插香;礼仪4归位)

行揖拜礼 拜 起(主祭官@1 行揖礼 )

献帛(主祭官@1走至祭桌前,献帛礼仪6献帛;主祭官@1接帛,献帛)

行揖拜礼 拜 起(主祭官@1 行揖礼)

献爵 (献爵礼仪3 献爵;主祭官@1 接爵,献爵)

行揖拜礼 拜 起(主祭官@1 行揖礼)

复位(主祭官@1 归位)

8.献祭文

请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xx市冠盛教育培训中心董事长王世茂先生宣读祭文

(礼仪5献祭文,读祭文嘉宾a出场,接文,行拜礼,读祭文)

献祭文(读祭文嘉宾a 行拜礼 献文)

请复位(读祭文嘉宾a 行拜礼 归位)

9.举亚献

请xx县教育局局长郝建平先生出列(祭官@2 出列)

至盥洗处(祭官@2 至盥洗处 洗手擦手 左转站定 )

至先师香案前(祭官@2 走在香案前;献香礼仪4走至香案旁)

上香(献香礼仪4 献香;祭官@2 接香 插香;礼仪4归位)

行揖拜礼 拜 起(祭官@2 行揖礼)

献爵 (祭官@2 由祭桌走至香案前,献爵礼仪3 献爵;祭官@2 接爵,献爵)

行揖拜礼 拜 起(祭官@2 行揖礼)

复位(祭官@2 归位)

10.全体师生齐颂《孔子赞》 起 (师生颂读……)

11.行终献礼

请平定一中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华峰先生出列(祭官@3 出列)

至盥洗处(祭官@3 至盥洗处 洗手擦手 左转站定)

至先师香案前(祭官@3 走在香案前;献香礼仪4走至香案旁)

上香(献香礼仪4 献香;祭官@3 接香 插香;礼仪4归位)

行揖拜礼 拜 起(祭官@3 行揖礼)

献爵 (祭官@3 由祭桌走至香案前;献爵礼仪3 献爵,祭官@3接爵,献爵)

行揖拜礼 拜 起(祭官@3 行揖礼)

复位(祭官@3 归位)

12.唱校歌

13.全体师生向大成至圣先师行五拜礼(全体行拜礼 五次)

一拜自强不息 拜 起

二拜厚德载物 拜 起

三拜精忠报国 拜 起

四拜孝亲尊师 拜 起

五拜共祝大同 拜 起

14.礼成 仪式到此结束

孔子行脚活动申请书汇总二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大悟刘祖富编纂

【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文公与之处[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注释】[1]为,治,研究。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踵,脚后跟。这里指走到。[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3]与,给。处,住所。[4]衣,穿。褐,粗布衣服,当时的贫苦人所穿。[5]屦(jù),草鞋,麻鞋。[6]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的。[7]耒耜(lěi sì),古代的农具。【原文】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3]。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4]!”

【译文】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之道。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人民困苦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第一部分:记述许行、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

【注释】[1]学,第一个字用如名词,指所学的;第二个是动词,学习。[2]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贤治国之道。[3]贤者,指古代的贤君。并,一起。饔(yōng),早饭。飱(sūn),晚饭。饔飱,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治,指治理天下。[4]厉民,使人民困苦。自养,供养自己。恶(wǖ),哪里。

【原文】孟子曰:“许子必种粟sù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曰:“冠。”曰:“奚xī冠?”曰:“冠素[2]。”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3]。”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4]?”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xiè器者,不为厉陶冶[5];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6]?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7]?”

【译文】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

孔子行脚活动申请书汇总(六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