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烧纸的范文 给老人烧纸的讲究(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给老人烧纸的范文一
在社会的最底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配偶、无子女、无人照顾。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空巢老人”。临近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热闹的大团圆,而他们只能守着自我空荡荡的房子,从清晨到日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尊敬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而作为一名有爱心、有职责心的热血大学生,我有义务承担起社会的职责,虽然我明白一个人是的力量是那么小、小的甚至微不足道,可是我真诚的期望,这些微力量能够汇聚成大爱心,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以往有过类似关爱别人这样的经历。例如给期望小学捐款、捐书啦,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小朋友、残疾人让座啦,同学或者朋友住院了,常常去看望他们啦,这都是包含着爱心的行为。而这种爱心,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而我,就是在这颗爱心的促使下,去看望老人。
在我的家乡,这样的老人数不胜数,而人们大多都是敬而远之,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自我的子女都不来照顾他们,而我们的帮组显得多么的剩余,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生活着这样一位老人,因为我从小不在家,所以只能从妈妈那里打听一二,妈妈说,奶奶姓曹,二十几前丈夫逝世,几年前儿子车祸逝世,诸多不幸发生在她身上,可是她依旧坚强的活着。村里的人攀龙附凤,自然不会与这样穷苦的老人家扯上关系,趁着过年和实践活动的机会,我和我的好朋友制定了一个“关爱曹奶奶,温馨过猪年”的计划。
第一天: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号,我们把从家里带来的鱼肉、瓜子还有一些不常穿的棉衣送到了奶奶家中,起初,奶奶不了解我们的目的,不好意思的回绝了我们,经过我们长时间的交流,奶奶最终理解了我们的帮组。我们为奶奶做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尽管我们的厨艺并不是很好,但我们还是吃的笑哈哈的,奶奶说她都是吃一点白菜,并且一餐自我吃不了多少,剩下来吃几天,偶尔都只吃白开水泡饭。心与心的交流,是最令人难忘的,与奶奶聊天便发现奶奶是个十分可爱的老人,也像我们一样怀着少女的心,仍然深爱着自我的丈夫和孩子,到了傍晚我们离开了奶奶家,像奶奶道了新年欢乐。
第二天:大年初五,过了一个春节奶奶还是一个不愉快的摸样,家里的光景还是那么差。我和朋友帮奶奶把家里打扫了卫生。看到那些守着空巢的风烛残年的奶奶,我的压抑的情感无处表达。我更不敢想象这种凄凉的空巢景象还会持续多长时间。他精神上感到异常的空虚和寂寞。有时我也在想,等我们老了的时候,会不会也像奶奶那样守着一座房子,过着凄冷而孤独的生活。往后的五天也都是帮奶奶做做饭、聊聊天。最终一天临走前奶奶嘱咐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要爱生活。结束了陪伴奶奶的日子,我们找到了村干部,村干部也承诺会给她最多的补贴,也会经常去问候老人家。
实经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入了老人寂寞的内心世界。我明白很多人都嫌弃老人,觉得他们麻烦、手脚慢、邋遢。-可是,是否想过我们也会老,当你老无所依的时候,别人给予你的是关怀,是不是会感激这个温暖的世界。人心都是温暖的。其实老人是十分可爱的,他们有爱有恨,有笑有泪。这次实践过后,我感受到做一个热心帮组他人的人是多么的欢乐,不再一味的索取,付出会让人更欢乐。
短短一上午的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触动了我那麻木已久的心。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加之与老人相处甚少,第一眼见到年迈孤独的老人们时,心抽痛了一阵。这些为儿女操劳大半生的老人,本应和子女生活在一齐享受子女的关爱,如今却被送到敬老院孤单地度过余生。不敢说她们喜欢清静却敢大胆的说她们害怕孤独。此时,告诫自我:绝对不能让父母孤独的度过老年。
我记得古文中是这样描述大同社会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友分,女有归。”虽然我们都明白这只是梦想中的梦想社会,可是帮组孤独老人的行动刻不容缓。这不是个人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职责,也是民族精神崛起的标志,行动吧!不要做个麻木不仁的冷血儿。
推荐给老人烧纸的范文二
一、背景
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社会发展、城市变迁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失去老伴独留空房的老人。他们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区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
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他们被称作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已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有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文件综述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论文编写。由于家中有亲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以下采访资料均来自于此。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花苑社区位于桂城南边,东至宝翠南路,南至桂城中心村交界处,西至天佑六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社区有旧的小区花苑广场、桂兴住宅区。新的有鹿璟村、御景城市花园,还有一个商住结合的桂南名都小区。居民住宅楼178幢,住户约有6000多户,总人口约13000多人,其中60岁的老人有1350多人,老龄人口占社区总数11%
9月24日起,围绕着老年人在生活物质、情感、身体和医疗状况等问题,分别对南海桂城花苑社区居委会的10户老年人进行采访上门调查。以下就列举其中的几个案例:
1.具体采访对象:
案例1 鹿璟村小区的关德全
关伯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是一个国企退休的老职工,现在和老伴刘姨一起居住在鹿璟村的一厅两室的商品房里,儿女则分别在怡翠花园和保利星座那里买了房子。通过交谈了解到关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很满意的,每个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儿女逢年过节也给了不少的钱。平时关伯的主要活动是每天早上和以前的旧同事去喝喝早茶,跟着和老伴一起到市场买菜,下午就到小区的公园里下棋、聊天,然后就到花苑幼儿园去接小孙子。晚上吃完饭后,就跟老伴刘姨去散步。关伯还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是很喜受下厨煮饭的,所以儿子和儿媳每天晚上还是回来吃饭的,至于女儿就是每个周末有时间的话就一起聚聚吃饭。最后,关伯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医疗问题,虽说现在有医疗保险,但医院的普遍报销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并没有做到五成报销,而且门诊还要定点,我觉得每一个医院都有自己比较好的优势,如果跟禅城一样,取消定点门诊,对于我们老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案例2 花苑广场新区的许秀莲
许奶奶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独自居住在一套商品房,她丈夫原在中国台湾,现已去世,她的子女都在外工作。大约是调养得当的关系,老人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老人的生活比较殷实,不愁吃穿;家里十分整洁,因为她很爱干净。当我们问起她是否满意现状时,她很无奈地笑笑,说:“我哪里图什么富贵?只要和孩子们平安快乐在一起啊,人老了,只求能享享儿孙福。”老人表示她非常想念在外头的儿孙们,她向我展示了她孙子的照片,脸上满是笑容,可转眼又有一种愁绪笼罩眼睛,她说他们已经好久没来了。
这位老人享受着充实的物质生活,却感到心灵的空虚。只因为亲情的距离太远了。对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而言,看看自己的儿孙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省,作为小辈,我们连这点愿望也不能让他们满足吗?
空巢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老人希望用一切换来珍贵的亲情。老人们通常喜欢小孩子,他们愿意把小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也许只有年幼单纯的孩子肯倾听他们的诉说,这也正反映出我们人心的悲哀。
2.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
步人养老阶段,老年人交流的对象多是一些老相识,孤单时更多是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倾诉,子女多忙于工作。反映了老年人生活的寂寞,与年轻人缺乏交流。
(2)老年人生活单调。
走访中发现,由于西部老年人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水平低下,以致缺少丰富的娱乐活动。只有少数人选择打牌下棋、听戏、看电视等娱乐项目,同时大部分养老院等福利机构的娱乐设施也不完备。大多数老人表示,只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参加体育锻炼。随着老年人社会责任及家庭责任的相对弱化,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多余精力,而相比较于他们单调的娱乐活动,这就使得他们更缺乏集体归属感。
(3)缺乏照顾、经济问题重和看病难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身体机能不断减弱,离不开家人的关心、照顾。更何况患有疾病的老人就更加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这不仅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心理负担,还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4)老年疾患令人担忧。
老年阶段是疾病的高发期,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使脑组织供血不足,使脑功能减退,促使记忆力减退加重,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还有些疾病,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患有老年抑郁症的老年人,生命都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的日渐增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已经引起了苏州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老城区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主动应对这一状况,
给老人烧纸的范文 给老人烧纸的讲究(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