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新论文内容提要范文汇总(四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创新论文内容提要范文汇总一
陶瓷花鸟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陶瓷花鸟画与中国工笔花鸟画一样,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也是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而然发展的必然。陶瓷花鸟画的演变特色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陶瓷本身的工艺水平和造型的发展变化给陶瓷装饰提出了条件和提出了要求。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有着它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造型、质地与装饰的组合,像天地间的七彩颜色一样,可以变换成无数的瑰丽多姿的颜色组合,每一种颜色的组合都有各自的审美风格,令人赏心悦目。二是与吸收相关的姊妹民间艺术如编织、腊染、剪纸、漆器、版画、年画、雕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历代的陶瓷艺人在巧妙地吸收与借鉴姊妹艺术的长处上,不断开拓创新,并把陶瓷的装饰工艺如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墨彩、颜色釉、新彩等技法同花鸟画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加丰富。三是直接接受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相关题材的内容。这三个方面,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瓷能工巧匠和陶瓷艺术家们博采众长、巧妙揉和,形成了中国的陶瓷美术装饰史。
青花瓷画是中国彩瓷艺术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早在唐宋时代,青花瓷画就已经初露头角,经过元、明、清三朝的繁荣直至现在依然经久不衰。它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清新典雅的色调,雅俗共赏的美学品格,深受人们的珍爱与赞赏。许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对青花瓷画情有独钟,致力于研究与创新,最为突出的特色是在陶瓷作品中引人中国画的气韵与格调,以中国画的笔调来表现陶瓷青花艺术。体味大师的作品,让人感受最深的是典雅、从容、祥和的意境美,如《鹤寿梅洁图》花瓶,白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长寿的象征意义。采用了中国画的用笔,十分注重白鹤的外形结构动态和内在精神状态的刻画,卓然而立、姿态各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尽量把白鹤的造型处理得象石头,借用这种形式感来显示长命高寿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加强了整体感,可见作者构思高妙、匠心独具,为了使画面上部的白鹤更加突出,有意把梅花放在陪衬的位置;却也描绘得遒劲而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粉彩花鸟画是景德镇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粉彩花鸟画领域不同凡响,赋予了花鸟性格化的灵性。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抓住花鸟富有情趣和生机的瞬间,根据不同的物象采取不同的技法,寄情寓意,意到笔到。笔断意连,摄花鸟之神、绘心中之情。如在《自然生趣》釉上粉彩圆盘,描绘了一朵盛开的芙蓉花,秀丽高雅、赏心悦目。小鸟画得非常之生动,它好像发现了含苞欲放的花,很惊喜,欢快地叫喊起来。作品通过鸟与花的对话,使二者呼应,产生了有机的联系。花并没画成红色,而是采用了比较清淡的蓝色,显得幽静雅致,整件作品表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情趣,充满生命活力。
古彩花鸟的纹样味道较强,极富装饰性,常见的古彩花卉纹样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茶花、芙蓉、桃花、海棠、月季、牵牛花、葡萄、紫藤、水仙、蔷薇等,其中牡丹在古彩中画得较多,题材最为广泛的五伦图、四喜图、凤凰牡、孔雀牡、锦鸡牡等均有牡丹。许多大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陶瓷古彩装饰的研究设计工作,其笔下的古彩作品构图考究精到,风格鲜明而自成一格,蜚声中外。如其锦鸡牡丹古彩瓶,纯熟地运用古彩装饰形式,单线平涂,红绿鲜明,装饰味浓厚,线条颇见功力。彩瓶在艺术处理上,一反过去满身描绘的传统,运用了绘画艺术中疏密穿插的构图方法,且又不失古彩的特点,由于高超的绘画技能,锦鸡的形态准确华美,给人既真实又美丽的感觉,很漂亮,看着令人出神,十分舒心。
还有些大师对颜色釉装饰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思想情感。运用颜色釉就好像运用颜料一样来表现人和物,表现画面的各个局部,达到油画颜料达不到的那种神奇的效果,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其猫头鹰高温色釉瓶,在这件作品中确实象使用绘画颜料一样使用了颜色釉,非常成功地表现了猫头鹰羽毛的质感、令人赞叹。画上还点缀了几片红叶,形成色彩鲜明的对比。颜色釉是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流动的。其窑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很难捕捉它,而大师却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其陶瓷艺术功力之深厚。
墨彩始于明末清初,以康熙雍正时最为著名,是从粉彩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画种。它用新彩中的艳墨和矾红单独在瓷胎上勾线染色,不填罩任何透明色,但有时用金色来丰富画面,亦被称为墨彩描金。如作品设计的四季花鸟墨彩描金瓶,这是一件六面圆器陶瓷花鸟画面,每一面都有一副独立存在的完整画面。图片正面表现的是幽深宁静的松竹林,松竹林的形象占据了较大的画面积,空白处有一对小鸟唱着歌儿,欢快地从远处飞来。
陶瓷艺术是我国的国萃艺术,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参考文献:
[1]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彩绘[m]。北京:三联出版社,1960.
[3]叶佩兰。中国彩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023年创新论文内容提要范文汇总二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研究意义 13
1.3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8
1.3.1 城市河道治理国内研究现状 13-16
1.3.2 城市河道治理国外研究现状 16-18
1.4 城市河道治理阶段性发展 18-19
1.5 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9-20
1.6 城市河道治理发展方向 20
1.7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技术路线图 20-22
1.7.1 本文创新点 20-21
1.7.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1-22
2.1 河工模型试验 22-23
2.1.1 河工模型试验原理 22-23
2.1.2 玻璃水槽 23
2.2 试验装置与测量仪器 23-30
2.2.1 试验模型简介 23-25
2.2.2 试验测量仪器 25-28
2.2.3 试验内容 28-30
3.1 无洲滩河道与只含江心洲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31-40
3.1.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31-35
3.1.1.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31-32
3.1.1.2 水深沿程断面分析 32-34
3.1.1.3 流速沿程断面分析 34-35
3.1.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35-40
3.1.2.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35-37
3.1.2.2 水深沿程断面分析 37-38
3.1.2.3 流速沿程断面分析 38-40
3.2 无洲滩河道与含江心洲及边滩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40-48
3.2.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40-44
3.2.1.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40-41
3.2.1.2 水深沿程断面分析 41-42
3.2.1.3 流速沿程断面分析 42-44
3.2.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44-48
3.2.2.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44-45
3.2.2.2 水深沿程断面分析 45-47
3.2.2.3 流速沿程断面分析 47-48
3.3 只含江心洲河道与含江心洲及边滩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48-57
3.3.1 同一坡度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48-53
3.3.1.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48-50
3.3.1.2 水深沿程断面分析 50-52
3.3.1.3 流速沿程断面分析 52-53
3.3.2 同一流量下河道沿程断面水力特性分析 53-57
3.3.2.1 水位沿程断面分析 53-5
2023年创新论文内容提要范文汇总(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