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教育体会和收获(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学习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本次学习我分派到,这里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备及一流的管理。他们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到职业教育的理念;从中国当今的职业教育的政策到国外职业教育的体系;从理论高度到实践层面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教育所处的大好时机以及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从宏观层面给我们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的光荣使命。领导们心怀天下、高屋建瓴,跳出德育看德育,不仅给了我们高远的视角,也让我们学会了胸怀大局、勤业精业。
本次学习听了许多多年工作在教育战线教师的说课、讲课,涉及理论和实践,以及这所学校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既有宏观的政策、理论;又有微观的教学方法、科研方法。他们传授的知识犹如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为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相信我们会用这些知识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收获。
1、观念“新”。本次培训的不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更多的是把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新的理念与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处理关系模式、引导激励学生的技巧与方法、网络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等,这些新的观念从不同的方面促使我们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2、视角“新”。本次培训有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心理学看德育教育的;还有从企业发展看德育教育的。不论从哪个视角都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3、形式“新”。本次培训形式新颖、活动丰富:有领导的报告、专家的讲座;有企业调查、员工互动;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活动、公民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也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通过学习和大家的交流、活动,让我们迸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
这次学习让我们重温了学生时代、聆听了老师多年的研究心得、感受了同学们纯洁的友谊,相信20天的学习收获终将随着夏天的到来在教师阵地里开花结果。
对于学习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这次,我带着学校的信任和重托去海门学习,首先得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教育不是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也不是照搬与模仿。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一种永活的理念。下面就几个方面把这次的所见所感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终生受用。
本次学习,一共参观了四所学校,所到之处,校园一尘不染,看不到丁点儿纸屑;不管是上操或是集会,孩子们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往返于校园之间,没有嬉戏打闹,没有你拥我挤。尤其是在海门实验附小,孩子们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行走,看不到一个孩子不守纪律,即使急促的上课铃声,也不会打乱井然有序的队伍。遇到我们参观的老师,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向老师挥挥手:“老师好!”一声声问候和热情的小手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不禁暗想:这些行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听了实验附小仇老师的德育管理交流的报告,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他有这样两句话可以看到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把地上的垃圾当课题来做。”、“礼仪比学习知识还重要,礼仪影响一生。”细细思考这两句话,不无道理。
实验附小校园文化理念是“阳光教育”,“阳光少年”的获得自然也就成了学校的最高荣誉,是学生们的奋斗目标,听仇老师说,只有学校的“礼仪标兵”才能入围“阳光少年”的评选,学校把礼仪的养成做为衡量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志。
二、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次对海门“晨诵”和“午读”的参观,我认为“晨诵”是质的提高,“午读”是量的积累。清晨,步入校园,听到的是书声琅琅,透过每间教室的窗户,总能看到孩子们在老师教鞭的指挥下,感情饱满、抑扬顿挫地读着。读的形式多样,齐读、个别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不管任何方式,都不是漫无目的地读,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读出感情、读出节奏,甚至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又用极快的速度,从低段到高段了解读书的内容,晨诵的内容都是年级组的老师商讨确定的:一二年级以儿歌、童谣和浅显的想象诗歌为主;中年级以唐诗宋词和诗歌为主;高年级是自编的课本,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按季节、派别和内容进行分类。可以说,晨诵的内容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及阶梯阅读推荐的书目进行编排的。
让人震撼的是午读,各个学校,所有的教室,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室的后面总有一个大大的书架,书架上摆着整齐的书。午饭以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校园里出奇地静。值班教师坐在前面批改作业或者看书,孩子们自己在书柜里取出心爱的书,坐在那静静地默读,相互之间没有交头接耳,读得那么投入。我通过走廊时,都害怕脚步声影响了他们,每个教室都是那样。我默默地算着:每天短短的半小时,至少能读20xx字的文章,一个礼拜1万字,那一年下来该是多少呢?这种量的积累还是选读书目,实验附小还提出了指定阅读数目新的要求,每个孩子一学期看4本书,一学年读8本,每学期开学考试的试卷就是了解孩子读书情况。
三、卓越课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有了课程的汩汩水流,田间地头也可以成为教室的延伸部分;课程的水流枯竭了,精心布置的教室也会成为禁锢生命发展的囚笼。”海门的学校或者说追寻新教育脚步的学校,都把卓越课程的研发做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工作。课程研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不再那么单一、枯燥,让孩子的潜能得以激发。我们静听了实验附小的合唱,领略了开发区小学的珠心算和跳绳课程,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开发区小学“魅力教育”所研发的魅力课程,把古典和现代融为一体。“电力吧”让孩子懂得用电常识;“益智吧”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创意吧”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还有二胡吧、围棋吧、童谣吧……一间间布置精美的小屋,让孩子们的爱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只强调知识对我们教师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已经不只是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育改革和新课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会教,还要善学,光靠学校给我们的培训机会,请专家来引领是不够的,这种被动学习对我们有多大促进?学习期间的一天中午,我好奇地走进实验附小高主任的办公室和他交谈,和他交谈中我得知,附小像他这样敬业和好学的老师很多,他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他问我:教师的尊严是什么?对于这一内涵很丰富的问题我不知所措,他习惯性地推推眼镜接着说,当学生或社会中的人问你一个问题,你无言以对时,你就失去了教师的尊严!初听这句话,似乎对我们教师要求太高,“人非圣贤、孰能无惑?”细细琢磨,高主任无外乎间接告诉了答案:教师的尊严就是知识。让我们在教学之外,聆听窗外声音,多读多写,提升自身素养,为学校发展提供正能量。
总之,在这次新教育学习中有收获、有感慨。今后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以自己的快速成长回报学校的关心培养,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为学校的明天更加辉煌而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学习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20xx年9月10日进入xx公司至今已近两周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已经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及企业文化、认清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及配置,熟识了大部分的同事,掌握了公司的大部分产品,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性质及要求,在部门经理付经理的领导下现已完全能投入工作中,能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现将近期的学习总结详述如下,望领导给予批评及指导。
1. 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以及企业文化;
公司成立于1993年,历史悠久,是按纽、指示灯等低压电器行业的领跑者。 “追求专业,专注细节”是本公司持之以恒的产品目标,从生产车间的普通员工工作的熟练度以及认真态度中,我可以看到企业的文化精神。让我深深的感触到: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认真做就是不平凡。我觉得“坚持”和“认真”正是我们新员工所需要的工作态度。
2. 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通过组织机构图及公司的联系表,了解到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的人员配置结构。进入公司以后,从工作到学习,都得到了很多同事的帮助,尤其是我部门经理付经理,他总是耐心的给我讲解一些我不懂的地方。行政部张经理、傅xx、后勤部徐xx,在工作上都给予我很多支持,帮助我快速投入工作。质量科检
学习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教育体会和收获(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