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落水的水利局长心得体会(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水利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工作方面:
水利资料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本着用心做事、认真细致的心态,积极努力的完成本职工作:
二、思想方面:
由于资料员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琐,但进入公司以来我一直以积极工作态度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我很快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学习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确保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
三、存在的不足:
由于来到公司做水利资料时间尚短,所掌握的知识不是很系统,有些事情在逐步摸索和探索中,还需要更多的磨练磨练;作为资料员也得熟悉图纸。
今后,我会弥补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改进提升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多学多问,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在工作的提升中,加强各方面学习,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进入一个新水平,为万丰的明天贡献出一份力。
对于水利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二
全省“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实施后,我们前郭县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持下,以加快松嫩两江堤防绿化工程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型堤防绿化通道,不仅筑起了一道百年一遇、坚不可摧的江河防御线,同时也筑起了一道集美化、生态为一体的风景线。一条绿色长龙在松嫩两江堤防上婉延逶迤,开拓了防洪治水的新途径。下面,就如何明确认识,科学实施,严格管理,搞好堤防绿化工程建设的做法汇报一下。
一、明确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步伐
按照省政府“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部署,前郭县如何在水利部门有开拓性的搞好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便成了我这位从事二十年林业工作,上任不久的新水利局长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了。经过深入实际调研和论证,我们领导班子明确了认识,形成了共识:一是明确认识到,省政府提出的“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是强化堤防建设,确保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百年大计。二是明确认识到堤防绿化美化是整个江河堤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被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雨滴击溅、降雨径流冲刷,防风消浪,减缓江水冲淘,起到护坡、固基、防浪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堤防工程区域的生态景观,实现以树养堤、以树护堤,促进堤防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证。
随着认识的明确和共识的形成,我们决定把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当作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制定成专项规划上报上级水利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使其纳入到全县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之中,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这项工程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松嫩两江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这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施等方面的工作。由于加强了领导,整个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无论是规划设计、资金筹措,还是踏查实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部到位,而且靠前指挥,带头运作,从而加快了松嫩两江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步伐。我们集中利用了xx年和xx年两个春季的大好时机,在我县境内松嫩两江堤防上大搞植树造林和种花、种草。先后投资200万元,绿化堤防14.18公里,总面积达1275亩,共栽植各种树木30余万株,包括杨树、柳树、杏树、丁香、女真、云杉、沙棘、皂角、刺槐、刺梅等13个品种,还种植草坪3万平方米。进行杨树新品种试验10亩,引进树种16个。现在,树木长势良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草坪绿草如茵,覆盖度达到100%。特别是第二松花江堤防城区段的7.30公里的绿化美化,已经成为防护、旅游、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堤防体系,为我县乃至松原市筑造起一条绿色的屏障,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科学实施、把好关口,确保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质量
我们实施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回顾和总结我们完成的工作,主要是科学实施,把好每个关口,确保质量,这是搞好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堤防绿化不同于街路绿化和大地造林,地块基本是植被全破坏,碎石水泥块遍地,战线长,突出特征反映为五最,即:土质最硬;水分最少;风沙最大;水含量最低;施工条件最差。经专家考察和论证,特别是在省水利厅批复的前郭县第二松花江干流堤防绿化试验段工程初步设计中,都从现状、工程总体布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管理与维护、工程概算进行了科学的详述,这就为我们科学实施提供了依据。为此,在实施时,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决定在堤防沙岗地栽植杨树,在迎水侧和洼地栽植柳树,在堤顶两侧栽植松树、丁香、女真和花卉树,在坝坡上栽植杏树。
为了确保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杜绝“只造不活、劳民伤财”现象的再度发生,我们严把“五关”:第一是把好设计关。为确保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所需树种适应堤防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工程设计交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来承担。第二是把好整地关。由于堤防土地条件差,做好整地,就成为栽植前关键的一道工序。对于整地,我们主要采取人工和机械联合作业的方法,在上一年秋季进行翻地平整,这样既可以消灭杂草,又可以保持住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在植树前,再次做好整地挖坑工作,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挖坑。第三是把好苗木关。苗木栽植前我们派专人按设计要求的规格挑选树苗,达不到规格标准的一律剔除。同时有计划地调拨和运输树苗。第四是把好“假植”关。遵循“假植”的好坏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规律,我们在“假植”这一环节进行细致的安排。树苗起出运到施工现场后,选择了几处湿润和靠近施工现场的地块,严格按照造林规程及时进行“假植”,防止风干失水,以保证成活率。第五是把好供水关。由于我县处在风沙干旱地区,且是在堤防上植树,再加上近几年江水下降,土壤已无充足的水分,造林成活率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我们在堤防两侧每隔400米打一眼小井,共计打井53眼。栽植前每个树坑先浇灌底水,待水全部渗透后再栽植树木。第一次浇水彻底浇透,并隔一周再浇一次水,然后半个月左右再浇一次水,每次浇水后都加盖浮土,以保水分。
在全力以赴,严把“五关”保证质量的同时,为了确保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进度,抓住有利时机完成任务,我们又采取了专业队伍和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三支队伍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建设。这三支队伍是:一支专业植树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造林难度大、技术性比较强的树种造林,如松树、果树、草坪、草木花卉等。一支是义务植树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一些大众化的树种造林,树种为杨柳品种。这些树种比较容易成活,义务植树队伍的人员主要来自于中小学生和机关干部;一支是水利系统职工植树队伍。这支队伍主要负责植树中既零星又需技术性的工作,我们水利局在造林前,先由林业专家对水利系统职工进行培训,之后就植树如何踏实、浇水、施肥、除草、灭虫、修剪、定干等关键性环节进行全面实施。总之,由于科学实施,严把关口,做好堤防绿化美化的每一个环节,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有些品种成活率达95%。
三、严格管理,责任到人,维护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成果
一条绿色长龙已经在松嫩堤防上延伸,这是一项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绿色里程碑。然而,如何加强来之不易成果的养护、管理,确是一件难中之难的事情。俗话说:“造树难,管树更难”。我作为一名林业战线工作多年的老兵,可以说深有感受和体会。为了维护好工程建设的成果,我们领导班子的决心是:“水可以东流,国家的资金不可以东流,百姓的血汗不能东流!”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有力地维护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成果,接受了“造树难,管树更难”的考验。
第一,推行三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二年来我们对绿化主体工程全部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施工队伍,把造林成活、质量标准、包保期限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为一次造林成林起到了主要保障作用。
第二、制定城区堤防专管员管护责任制。我县河道堤防管理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前郭县河道管理细则》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城区堤防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前郭县城区堤防专管员管护责任制》,责任制共分九条,责、权、利明确,奖罚分明。这就把堤防绿化美化的管护纳入到责任制的范畴和制度化的轨道,确保工程建设受到制度的维护。
第三、强化堤防绿化管护队伍的建设。我县河道堤防管理站原有管理人员15人,为加强堤防绿化管护工作,抽出5人,成立了城区堤防所,从事专管工作,并与每一位管护人员签定了管护合同。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还投资6万元,为管护人员建造了100平方米管理房,配备了交通工具,既稳定了队伍,又为管护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管护工作。
第四、实行管护承包。为达到以树养堤、以树护堤的目的,我们将部分林间空地承包给当地农民,在幼树期间,间种矮棵作物,由承包人负责铲、趟及部分管护工作。对承包人的管护情况,我们派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如果发现管护不到位或遭到人畜毁坏,就按合同兑现或终止合同,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成果。对于无间作条件的地块,我们采取四定落实到下属相关单位。即:定地块、定抚育标准、定费用、定奖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维护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成果。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虽然在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达到总体目标还很远。我们要坚持不懈,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在今后三年内,全部完成我县松嫩两江堤防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任务,并争取向全县所有堤防和渠坝延伸,让一条条绿色长龙展现在前郭大地上,为“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增添勃勃生机!
对于水利事故心得体会范文三
xx县农村水利管理站-水利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指导全县农村水利建设。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监督指导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活动,指导全县机电排灌、灌区运行管理,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水利行业供水、乡镇供水、农村饮水。xx县农村水利管理站在编人员9人,实际在岗5人,业务联系全县5个基层水利站20个水利员。
20xx年,农水站在县水利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县关键岗位监督考评工作组的监督指导下,与局其他科室一起,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廉政建设有关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县级部门关键岗位的要求,努力践行勤政、廉政、高效的办事风格,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现就我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我县总人口48.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0万人。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目前我县共有大小灌区81个,小⑵型以上水库50座,山塘2571座,小型堰坝753处,提水泵站144处,机井250处,渠道长度230万米。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发展形势总体看好,但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矛盾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瓶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年,我县以《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xx~20xx)》为纲领,以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追加拨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等项目为主要抓手,切实推进我县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共整治加固万方以上山塘18座,改造堰坝14处,改造泵站5座,改造灌排渠道70km,发展喷滴灌面积1万亩,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约4000万元。工程实施后,共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5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06万亩,新增喷滴灌面积1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今年,我县又成功申报了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通过20xx~20xx年建设,计划完成山塘整治58座,改造渠道265.6km,加固堰坝470米,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万亩,工程总投资9472.46万元,其中专项资金项目投资6603.46万元,整合资金投资2869万元。
基本完成xx县范围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使有效灌溉面积从22.13万亩,提高到24.13万亩,达到65.1%,节水灌溉面积从13.66万亩提高到16.66万亩,达到69%;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从1.7万亩提高到3.24万亩,提高7%。通过重点县建设,预计新增灌溉面积1.54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49万亩,新增供水能力200万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54万亩。
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历届人大政
水利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落水的水利局长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