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观看心得体会范本 观看楷模的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时代楷模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家好!
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亿万苍生的责任与担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对整个蜀国的责任与担当;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华夏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心系责任,行于担当。而万源保卫战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是对劳苦大众追求翻身解放的责任与担当;“7·17特大洪灾”中,万源军民英勇奋战,全力抗洪,是对万源人民生命财产的责任与担当;李林森部长把工作当命,把事业当命、把命令当命,燃尽生命写忠诚,是对党为民务实清廉的责任与担当。
“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奋勇向前”。20xx年离开象牙塔的我有幸成为一名国土卫士,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年多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职工还是荣升为中层干部,而我始终鞭策自己“做一个尽心责任、勇于担当的人”。地灾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基层地灾防治公职人员,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曾徒步五个半小时只为破除一个“地灾谎言”;加班加点只为做细、做全、做实各项群测群防工作;电话不断只为不厌其烦告知连群众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地灾防治注意事项。哪怕受到的是群众的不理解、不耐烦,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面对地灾防治工作,宁愿听千万次的骂声,也不愿听一次哭声啊!
“每一处地灾点必须走到、走全。”这是一代代万源国土人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不会忘记,为掌握因“7·17特大洪灾”而陡增至数千余处地灾患点的第一手资料,国土人顶着烈日酷暑,踏着烂泥地深一脚浅一脚的奔赴各地。塌方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没关系,有坚毅的步伐;磨破了脚没关系,有装满衣兜的创可贴;汗水迷了眼没关系,有布满结晶体的衣袖;荆棘掩盖了灾体没关系,有手脚并用的爬行!搞地灾就要甘当“山耗子”、“泥腿子”。
中国“地质之光”李四光是我的偶像。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亟需石油能源时,67岁高龄的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以他自创的地质力学为理论基础,指出石油勘探工作应该打破“偏西北一隅”的局面,“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勘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时至今日,这依然是那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标志性图景。是什么让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够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寻找石油,正是铭记于心的责任和为国分忧的担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责任,言行中都折射着一份担当。学生有学习知识的责任和担当,老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担当,作家有笞恶扬善的责任和担当,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和担当。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我们的队伍中不乏抱着“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不愿负责,不敢担当之人。忽视国家所赋予的岗位职责,对工作松懈,遇问题推卸责任,上班玩游戏、逛淘宝,下班觥筹交错,打麻将没有丝毫的主人翁精神,没有责任担当意识,这就是极大的失职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责任,讲担当,无需豪言壮语,无需惊天壮举,只需我们放眼当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我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责任是颗渺小的种子,那么担当就是肥沃的土壤,一旦播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生根、发芽;它就会开花、结果;从而点缀你的人生,充实你的人生。责任和担当,是一缕璀璨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责任和担当,是推动人类历史、开创人类文明的那滚滚车轮。让我们将责任时刻铭记于心,将担当处处落实于行,做一个有责任,勇担当的人。
谢谢!
有关时代楷模观看心得体会范本二
尊敬的:
高耸的大厦披着霓虹灯的肩章,行道树华美的外衣闪烁着眼睛,一束束探照灯追赶着行人的脚步,城市的夜无眠。漫步于宽阔的街道,在沉醉于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灯红酒绿的生活的同时,是否有人追忆着当年那萤火点点繁星漫天踮起脚尖就能勾到月亮尾巴的日子?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如是说。炎炎夏日窝在二十度空调房的一角谈笑风生,饥肠辘辘时微波炉呈上冒着热气的菜,智能手机微笑着预报着天气,电脑将地球村的一切摊成饼,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也日益依赖这种舒适的生活方式。然而同时,我们也必须承担与之相伴而来的那些并不甜蜜的负担——雾霾像野兽一样没日没夜地笼罩着大地,星星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大海的一角被填满盖起了楼房——地球病了,艰难地行走着,佝偻着背,拖着沉重的脚步,疲倦地喘息。
曾几何时,我们忘记了“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的细小感动,忘记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醉人画面,忘记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嗣不宁音”的泛黄书卷,忘记了“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的美丽时光。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
“慢慢走,欣赏啊”,也许,阿尔卑斯山麓上的温馨提醒是拯救这个时代的一剂灵丹妙药。gdp一路疯长,科技发达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不可逆、难解决的各色问题,中国该慢慢走,世界该慢慢行,我们每一个处于这个“最好又最坏”时代的人都该慢下来,手牵着手,拦下现代科技发展的快节奏。正如同沈从文先生,在灯红酒绿的社会中依然用赤子之心去看待周遭环境,将江南小城描绘成一个人杰地灵的世外桃源。
慢慢走,你会驻足去嗅路边小花的独特芳香;慢慢走,你会放下手机拥抱家人,聊起那过去的点点滴滴;慢慢走,你会抬头看阴晴圆缺的明月低头看脚边刚刚破土而出的嫩
时代楷模观看心得体会范本 观看楷模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