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七彩课堂范文 《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九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牛郎织女七彩课堂范文一
2、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3、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4、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5、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6、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8、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西江月》
9、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0、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12、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13、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1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15、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16、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17、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七夕》
18、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9、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20、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21、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22、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2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4、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2023年牛郎织女七彩课堂范文二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结合《资料袋》,学习古诗词
1、读课后《资料袋》。
2、学习《乞巧》《秋夕》《鹊桥仙》
四、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板书设计:
男耕女织
牛郎织女(二) 痛失老牛
夫妻离散
鹊桥相会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再深入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体会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2、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23年牛郎织女七彩课堂范文三
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
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泪别小姑时有这样一句话:“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注释说古代女子在农历七月七日晚向织女乞巧。何谓乞巧?
生: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陈列瓜果于庭中,在月下穿针,向织女乞求智巧。
师:讲到牛郎织女,我们就会想起在奶奶怀里听过的他们的感情故事。
请一生讲述故事(略)。另一生找出课文和故事相应的诗句。疏通字句(略)。
师:本文除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外,其余的诗句都能从故事中得到验证。但这首诗并不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复述。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它就当不起“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美誉。那么这首诗在牛郎织女故事的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代文艺理论家钟惺《古诗归》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应对这首古诗,你能思到什么?(学生讨论)
师:提示: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应当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
这两句诗和《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卷耳,不盈顷
牛郎织女七彩课堂范文 《牛郎织女一》课堂笔记(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