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舞龙心得1300字(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传说,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如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天牢,斩首示众。玉皇大帝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土家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土家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舞龙灯,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在阿姨家这个习俗也成为了每年的过春节。天一黑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旁边的人兴奋地喊:“龙来喽,龙来喽!”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我们听到喊叫声,连忙踮起脚,昂首东望。
终于我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金黄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被露了出来,穿着铠甲的它像是刚才还在战场上欲血杀敌一样,现在像是在庆贺呢!
跟在后面的是一群人。他们个个托着用板凳支起的花灯,一会儿左摇右摆,一会儿快速奔跑,一会儿横冲直撞,一会儿……花式多的惊人。从屋顶向下看,这些成百上千的花灯组成的就像一条长龙在这儿翻飞盘旋。
这时,让众多人企盼的老虎来了。它的前爪微微抬起,舌头吐得常长长的,锋利的牙齿让人害怕,好像抓到了什么猎物,正准备大饱口福呢!后面跟着的当然是一个个游人了!有小孩,有老人,有妇女,还有青年们。
我们站在三楼,默默地看着:龙灯时而左摆,时而右摆,时而向前冲,时而后退。真是让人大饱舞龙灯眼福啊!
舞龙灯从六点持续到了十二点多,六个小时里这儿依然是人声鼎沸。人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龙灯会一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里都分外热闹,郁闷的气氛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让人充满了快乐与激情。你喜欢舞龙灯吗?
最新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a扬
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最新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我又一次,有幸看到舞龙。
那是去年的春节,已好久没去一回外婆家了。我认为那里才能找寻到这个城市仅存的年味。巷子里华灯高照,喧锣打鼓,热热闹闹,父老乡亲们围在巷口谈天说地,拉扯家常。晚上八点左右,“舞龙”队伍出动,在华灯的映照下翩然起舞:时而似洒脱长龙,藏匿云端;时而又盘龙四望,着实夺人眼球。
小时候,我是看过几次舞龙的。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的我,将这“长龙”误以为是真正传说中的神龙呢。外婆给我讲龙太子的故事,让我对这“长龙”充满着遐想,每回都要挤在人群中观看,边看边欢呼,那真叫一个“热血沸腾”!
阿舅是舞龙的好手。每回春节,“村长”总要来请阿舅去呢。他长得并不是很高,但极壮实。小时我看过几次阿舅舞龙的样子,虽挺久远了,但是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一阵敲锣声把我的思绪拉回来。只见一条“长龙”从人海中快速地穿了出来,势如破竹。远远便看到阿舅在舞龙头,他们高举着明火如炬的龙,在场地里游走着。顿时,尖叫声,拍照声响成一片,巷子里沸腾了。阿舅卖力地抖动龙头,“长龙”升空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着一种势不可挡,冲向夜空的气势。
我霎时便看呆了,那条浑身金黄的长龙已不再是茶余饭后取乐的道具,而是人们欢度佳节的寄托,是大家团结一心的体现,更是所有人对春节的美好期愿。而那条长龙,不正是我们蒸蒸日上的中国吗?这龙,已不再是一条被人操控的假龙,而是一条有神、有魂、有魄的中华龙。
舞龙仍未停止,阿舅率领整个舞龙队更是健步如飞。我激动地大喊鼓掌。随即,鼓声一阵高过一阵。在鼓声中,龙越升越高,终成盘龙。倏地,鼓声戛然而止,威龙站立在天地之间,气吞山河!
舞龙大会精彩落幕。
那飞扬的长龙,矫健的舞龙大师们永不谢幕。
虽春节已过,但耳畔仍响起喧天锣鼓!
最新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咚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今年回爷爷家过年,最有趣的无疑是舞龙灯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听见外面锣鼓喧天,我急忙跑下楼去瞧瞧。
远远的看见一队颜色鲜明的龙灯队向我们走来:鲜艳的红衣服,头扎红头巾,腰系黄带;整条龙以红色为主调,中间分成好多段,每段都有一个人用木棒举着;龙头上有两只高高突起的龙角,龙嘴张大,长胡须;龙头前有一人举着龙珠,整条龙由龙珠带领着,往前游动。旁边是“乐团”:有人敲锣,有人打鼓,好生热闹;远远望去,如同一条赤龙在“大海”里劈波斩浪(因为舞龙的人都身着红衣。)。
很快舞龙队来到了爷爷家门口,爷爷点着了早已准备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似乎在欢迎“神龙”的降临。鞭炮结束,持龙珠人把手里的龙珠一举,锣鼓声马上停了下来,持龙珠的人开始说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主家今天立华堂;鲁班造房千年固,财源滚进代代昌!”每说一句,锣鼓声就有节奏地响一次,不仅读起来押韵,而且还饶有趣味,后来爷爷告诉我,这叫四言八句,是专门在喜庆的日子说的吉祥话。
随后,舞龙队在龙珠的带领下走进屋,拿走了爷爷早已准备好的一条香烟和一条毛巾,走出来时还把香烟和毛巾高高举起,既是感谢主人的慷慨,又似乎在炫耀自己的收获。
紧接着的场景才最激动人心,锣鼓的节奏突然快起来,声音也响起来了,整个龙队拉开架势,只见龙珠上下左右转动起来,紧接着,龙头也跟着龙珠的方向上下左右转动,龙身也跟有同样的节奏舞动起来,远远看去,就象一条赤龙在天空中翱翔、翻滚。
等龙灯离开后,爷爷给我讲述了关于龙灯的典故:爷爷家地处有名的鱼米之乡,因此,既需要龙来保护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也需要龙来保护不发洪水;因此每年春节都会进行舞龙表演,就像端午划龙舟一样。但和划龙舟不同的是,舞龙要成双的出现,就是同一条龙,凡是正月初一来过的舞龙,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还要再来一次,为什么呢?原来在春节来的龙是吐水,带给大地充沛的雨水,而在元宵节的时候来的龙是收水,带走多余的雨水,以免引发洪水。
这真是又有趣又充满想象的春节习俗啊!
最新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雕龙画凤 刻绘龙凤
放龙入海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凤表龙姿 形容英俊的仪表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活龙活现 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亢龙有悔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跨凤乘龙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老迈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龙韬豹略 指兵法
龙腾虎跃 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龙行虎步 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马龙车水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马如游龙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盘龙卧虎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佳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快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龟龙片甲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龟龙鳞凤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画龙点睛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降龙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
舞龙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舞龙心得1300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