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抗战人物展览心得(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请示 的通知》 (中发[2015)4号)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抗战知识竞赛活动,就是要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普及党史知识,进行爱党爱国的宣传教育,坚定跟党走、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信心,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二、主要内容
抗战知识竞赛共有100道试题,范围是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立足于全国性的抗战事件,也覆盖到我省的抗战活动。既有反映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也有反映
国民党方面的抗战;既有反映抗日前线福建子弟兵的英雄事迹,也有反映敌占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既有反映华侨抗战的历史,也有反映福建文化抗战的特色。
这项活动邀请伍洪祥、王直、王禹、张渝民、王建双、林玉涵、施祖美等同志为顾问。东南新闻网、海峡教育报、小学生周报、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福建党史月刊为协办单位。
三、时间安排
5月9日起,协办单位在各自的媒体上公布知识竞赛试卷 (复印有效)。答卷在7月7日前寄到 (或送到)参加协办的其中一家媒体(少儿组寄小学生周报)。主办单位组织对所有参加竞赛试卷进行评阅抽奖,9月3日举行颁奖仪式,届时邀请省级抗战老同志、有关领导和获奖者参加。
四、奖项设臵
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组织奖若干名,获奖名单在媒体上公布。
五、基本要求
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认真组织,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青少年学生是开展这项活动的重点,各学校要结合教学工作,组织学生普遍参加应答,使这项活动的效果落到实处。
主办单位联系人:liuxue86 联系电话: (0xxx)xxxxx。
中共xx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xx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xx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5年4月25日
【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邀请函三】 有段历史叫抗战, 七十年前展画卷: 打败日本侵略者, 浴血奋战世界赞! 忆当年, 抗日战争特艰难。 小日本, 烧杀掠抢很凶残, 我中国, 贫穷落后多忧患。 三一年“九一八”, 日本侵华已开战, 我东北, 父老乡亲失家园。 停止内战求抗战。 高瞻远瞩把大任担, 为民族求解放, 宽宏大度不计嫌, 促成了二次国共合作, 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七年“七七事变”, 打响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 忘不了平型关之战, 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打出了八路军的精神信念。 忘不了台儿庄大捷, 让国际视听得改变, 让全民族士气得鼓舞, 让日军有生力量大消减。 忘不了持久战运动战, 大显神威的游击战, 把根据地连成片, 组织敌后武装力量千千万。 忘不了夜战近战破袭战, 扬我长克敌短, 百团大战威力显, 抗日之火已燎原。 忘不了国际同盟齐参战, 反法西斯的胜利捷报传。 七十年前的抗战, 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 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是弱国打败强国的案例战, 更是中国的近代, 抗击外敌侵略的首次全面胜利战! 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的, 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取得民族解放的全民族抗战; 更是中华百年来, 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珍爱和平缅怀先烈, 是为了勿忘耻辱的昨天, 是为了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在8月逼人的暑热中,去卢沟桥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馆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之际,伴随着各种纪念热潮,出现这样的场景并不足怪。但在没有庆典的平素往常,该如何推进人们追怀历史的脚步,延续人们重温历史的热情? 不久前,曾有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年轻人进行了“二战认知现状”调查。数据显示,二战对于年轻一代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些二战的关键词,知道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70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悟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人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据调查,74.6%的年轻人希望加强关于二战历史的教育,九成的被访者认为类似今年的纪念活动今后还应继续。这样的期望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很好地创造了让年轻一代走近历史的'契机? 应当承认,我们对后代的抗战历史教育还有不少欠缺。今天我们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开展,由于方式的单调沉闷,在孩子们眼里,它只是教学大纲上的一个章节,是需要背诵、考核的一种“知识”。而在一些国家里,类似的历史教育形式多样。比如,让学生选择一位在战争期间被害犹太人的名字,然后用课外时间调查他的历史和被法西斯杀害的经过,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报告,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 这样的教育不但切实有效,而且震撼心灵。孩子们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逐渐由一个生命的消失,一点点揭开那段惊心动魄的残酷历史。它让已经开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的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历史的真实,也获得了研究历史的视角。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参加过70年前那场战争的老兵们这样说。但愿我们的历史教育,能够早日让年轻人面对殉难同胞的灵魂作出回答:我们没有忘记。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个老人叫历史,你们听他又在给我们讲故事了,这次他要把我们带回中华人民共和国那段用血与泪浇灌的历史…… 1937年,面对一年年的国土沦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我中华热血儿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烈火,只恨不能与日寇同归于尽,便是死,也要有邓世昌般与舰同沉的英雄气概。反抗日寇残暴统治的斗争愈演愈烈。终于,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一声声抗战枪响表达了无数中国人的正义呼声——哪怕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依然要抗战到底,宁死不屈! 于是,更多的为了保卫祖国母亲的仁人志士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战场,他们当中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初为人父,还有的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双亲。可是,当在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华夏大地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母亲抛头颅洒热血!因为只有敬爱的祖国母亲的存在才会有亲人的幸福安康。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如是说。他“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壮志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这位曾击毙了无数凶狠日寇的热血男儿,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却毫不退缩,面不改色地沉着指挥部队向多于自己一倍兵力的敌人冲杀,无奈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此时,他不但更加坚定了要“力战而死”的决心,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他更是用愈来愈猛烈的子弹给予狠狠还击。甚至在中弹倒在血泊的那一刻,为了不做俘虏,铮铮铁汉毅然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杨靖宇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以喷洒,而有关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有关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有关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抗战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 参观抗战人物展览心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