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 考研个人心得(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一
【政治】
政治应该是最没有难度的一科。如果像我一样只想拿个不算拖后腿的分数,按照常规复习路线进行就好。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进度,仅供参考:
8月-9月底 跟着某考研机构的视频每天复习一章,并做《肖1000》相应章节的习题。第二天会复习前一天的内容。
10月 二刷《肖1000》,整理常错知识点并记忆。
11月-12月初 看某机构冲刺视频,做历年真题和《肖8》。
考试前一周 狂背《肖4》四遍,看之前整理的选择错题。
简要概括一下,我的方法是:选择题靠积累,主观题靠考前突击。
最不建议的是拿着书大声朗读。你很有可能只是在机械发声,而完全不过脑子。读两个小时把自己都感动哭了,记住的知识点却寥寥无几。别再自欺欺人了。
【英语】
我六级考了四次才过,考研英二74,我觉得这个分数已经很对得起自己了...
经验如下:
1.每天三遍背单词。备考初期我每天背60个单词,发现第二天几乎全忘了。后来开始每天早上20个 复习昨天的,中午20个 复习早上的,晚上20个 复习早上中午的,效果很棒!
2.作文一定要自己写。有些同学只是背作文背模板,自己从来没有动手写,到考场上看见作文依然很懵逼。我的建议是每天不看模板自己写一篇作文,完成后可以叫研友帮你检查一下,有的时候自己的错误自己发现不了的。时间长了,你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万能模板。
3.自己总结阅读技巧。阅读题是有技巧的,做题的时候可以对题干的问法和选项进行总结,事半功倍。
【专业课】
我的两门专业课都是文科性质的,比较针对需要背书的同学。
1.出声背诵或默写。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复习时感觉自己都背过了,考试看到题目也觉得非常熟悉,下笔时却发现自己只能记住零星几个关键词,甚至串不成句子?我记忆时总会有这种错觉,所以考研时每天拿着小马扎去教室外面背,有时还会选择默写,以检验自己知识点是否真的记住了,而不是只能记个关键词!
2.复述知识点或给研友讲题。给别人讲过后记忆会更深刻。有同学问我的时候我就讲,怕误导别人,讲之前我一般会查阅很多资料;没人问我的时候我就假装面前坐着一个人给他讲,因为ta不懂,所以我要讲的事无巨细,包括例子包括应用等一系列考试可能问到的细节。每次讲完都印象非常深刻,甚至还有种满足感...
3.少量多次。同英语第一条经验。每天把一章复习三遍,会比一天复习三章要掌握得更牢固。
4.不要自己划重点。不要想当然地觉得这个不考,那个是重点,而有选择性地复习,到考场上你会后悔的...而且后悔这件事,很影响考试心情,进而影响发挥...
【心态调整】
心理调控对复习状态影响很大,带着好心态复习是会事半功倍哒!
考研期间正赶上我情绪问题发作,家人曾劝我不要考了,我硬是扛了下来,最后竟然有一个还不错的结果。所以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1.积极暗示自己。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很强大的,你可以每天尝试留出一定时间跟自己自我对话(我是在每天去自习室路上),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
2.及时发泄不良情绪。负面情绪一定要及时发泄,积累多了很容易走极端。写日记、跟朋友倾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3.不要太纵容自己。不要觉得自己今天压力太大,就可以放松,等到明天再复习。我觉得这是逃避,它只会使你更焦虑。而解决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马上投入学习。事实上,就算状态很好,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很难做到十分。所以能做到五分已经很不错了呀,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吧。所以,逼自己一把。如果状态实在不好,做不了英语阅读,就看看专业动态、看看时政热点等相对轻松的内容。
4.不要自证预言。什么叫自证预言呢?就是认知影响行为,行为再影响认知的一个过程。举个栗子,我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好,可能考不上(认知)。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特别没有底气没有动力(认知影响行为)。由于我复习总是没有精神,结果最后真的没考上。这时我告诉自己:你看,我早就说了吧,我考不上。最后,我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不适合学习,开始抱怨人生(行为影响认知)。所以
不要总是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别给自己贴标签。内在地给自己一个负性期待,只会让负性情绪如期而至(我班主任的原话,拿来用一下)。
5.把自习室当作家。我特别容易受周围人影响,所以我从占好座就开始营造自习室的友好气氛(给同学们分水果小零食、写小纸条鼓励大家等),后来我跟自习室的同学们都成了好朋友,不会的题目互相问,消沉的时候互相打气。当时觉得,每天在自习室一件是幸福的事情。所以不会反感,每天都期盼去上自习!最后自习室的同学们大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我觉得这就是共赢吧。
6.永不放弃。在备考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坚持过去就好了,别让自己后悔。就算——就算你真的能力有限或者因为考研变数太多没能去你想去的地方,你学的这些知识也都会有用的,你也一定会因为比别人有更多的积累而能够在行业中大展身手。千万别担心因为有可能考不上而放弃,希望都是自己给的,也只有自己能摧毁。你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他建议】
1.不要熬夜。准确地说,是不要因为白天荒度时光而熬夜。明明在白天能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复习,何苦等到晚上才追悔莫及打着手电筒复习?
2.不同学科交叉复习。一上午时间都复习同一科目,很容易产生疲倦感,效率也随之降低。将不同科目交叉复习,更容易时刻提起精神复习。
3.找好研友。我有两个考研小伙伴,一个是对自己要求超高的大学霸,跟她在一起我永远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时刻刻想学习,同时也非常善解人意安抚我的坏情绪;另外一个心态炒鸡好,对什么都看得很淡,每天一起吃饭散步很能缓解压力。
4.对自己当下要完成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总有学妹问我复试的情况。说起来我初试成绩不算优秀,是在复试的时候挤到前面的(等初试结束,我会记得整理复试经验哒)。但我觉得现在考虑复试相关事宜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初试都没过去,还有什么复试可言...
5.没必要卸载淘宝等app。所谓物极必反,就像有的人节食减肥,最后忍不住反而会自暴自弃吃得比原来还多。淘宝什么的也是调节压力的一个方式,复习了一天都这么辛苦了,还不允许自己吃饭的时候看个剧刷个知乎?复习的时候不玩就好啦。我的400 考研小伙伴真诚建议,去上自习的时候最好别带手机。
关于考研,我曾经在微信上看过这样的一段话:
“备考就像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以后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 ”
积累是一种力量。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今天,不去想明天的事,把握当下,把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价值,未来就不远了。
加油。
路虽远,行则将至。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二
虽然考研结束已经半年了,我也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了,但是四五个月的考研备战经历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还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十点钟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也历历在目。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必须得坚持。我是从10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一直到09年一月八号,除去国庆节休息三天,我每天都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
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是指在未来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哪本专业课课本全部看完,或者将政治的重点全部过一遍等等;短期的目标可以分为一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天中某个时间段的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复习起来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我在七月中旬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这基本上算是我暑假的全部收获。我从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之中。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共分五步:
(1)从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专业课、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以一门专业课为主,到了十月一号基本上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要看完;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做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积累自己的词汇量。
(2)从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的复习推荐使用任汝芬的序列一,每天上午要认真熟记里面的重点和知识点,另外在每看完一章之后要做做相关配套的习题以加深记忆,这段时间里可以不用急,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只复习到全书的一半;英语在这段时间也是主要做阅读,继续加强语感和词汇量;专业课也是以一门专业课为主,抓住重点,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熟记。到十一月一号的时候,第二门专业课教材要全部看完。
(3)从十一月一号到十二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按照上月的复习方法继续复习,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完成全书的另一半。所以复习完政治基本上一共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政治的第一遍复习是很重要的,所以花的时间也最长,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样会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英语就要开始单项训练了。要保证自己在考试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完形填空和七选五段落选择。这个月的时间就要认真训练好这两个;专业课复习也是按部就班,在月末时候要完成第三本专业课的教材。
(4)从十二月一号到一月一号:每天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不过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第二轮复习。政治就要开始大量做题,做完题要翻阅复习资料,加深记忆;英语这时候就要开始训练作文了,每天写一篇作文,写完之后再看看标准答案上的文章,找出它的闪光点,碰到好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记住,要为我所用;专业课的复习,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的真题,通过做真题发现命题的特点,再回过头来看教材以便找出自己第一轮复习时的遗漏点。
(5)从一月一号到一月七号:这段时间调整心态很重要,一定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保持自信的态度。适当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和以前做过的题目。我的整个考研备战就是按照这五个步骤来的,步步为营,最终也如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希望我的这个计划也能够给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一点启示。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三
兹有我单位______(同志),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_____年_____月于项目部门,从事项目实施工作,现于____年___月___日申请参加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公司(公章)
20xx年xx月xx日
2019年北京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天津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上海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甘肃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青海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山东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吉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云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陕西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浙江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海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新疆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西藏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贵州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福建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宁夏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广西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广东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山西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重庆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江西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湖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四川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河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湖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江苏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安徽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辽宁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河南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黑龙江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2019年内蒙古考研时间:2019年12月24日-26日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四
一、消极心理
一直以来考研很难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考研数学更是难上加难,不少考生在还没接触到考研内容跟题型的时候就望而止步,把自己的要求降低,觉得只要能达到合格程度就已经很好了,还没真正开始应对就已经是消极的状态了,如果想要学好数学的话,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里障碍,相信自己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步一步的积累,打好自己的基础,说不定你能体会到解题中的乐趣,部分考生在考试前,觉得我只要多翻翻题型,还怕记不住?实在记不住我就把题型背下来,但是,数学的逻辑性强,你想要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公式和定理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看习题的过程中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加强记忆,光记题型是没有用的,就像前面说的数学是具有逻辑性的,比如,你今天做的题型跟之前学习过的题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但其实你去理解题型的时候差别是很大的,所以,在做题的时候需要你去记忆的不是习题,而是在做题时你有没有用自己的理解去加强记忆,机械的记忆往往是很容易出差错的,要记得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因为这样丢分就不划算了。
二、投机取巧
学习是一件很费脑的事情,就因为这样许多考生不想努力的去学习,就想着投机取巧,如果我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这一科我就过了,还做那么多无用功,存在这种心理的话想要拿高分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想投机取巧的话结果都不会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何况考研数学是一定不能随随便便的,踏踏实实的从最基础去记忆是很有帮助的,考研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想要好成绩一定要严格的去对待,临近考研,很多考生买了很多资料回来看书,但很少回去动手练习,光凭记忆温习一遍就觉得自己会了,而后再去做习题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无从下手,因为这些都是逻辑性的东西,在自己还没掌握更深厚的知识点去做题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小白,所以,通过所学的知识去理解题型是很重要的,还要加强练习,规范性答题,试卷都是按分布给分的,这些都是通过自己练习不断去摸索的东西。
三、基础知识
任何一门课程最注重的就是基础知识无一列外,考研数学相对与大学数学是有一定区别的,题型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考好数学的关键在于你的基础知识有没有巩固好,俗话说: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你在这个点上卡住了,那么,你很难进行下一步,所以,基础知识需要去记忆的,如果你基础知识好的话在审题上就没有那么模糊,在很多考生来看,觉得基础知识没有那么重要,相反,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这些你看似简单的题型,它占的分数也是比较高的,很有可能在你不注重的情况下丢失了很多分,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更重要,千万不要忽略不计。
四、审题思路
考试的时候我们最先看的就是题目,在审题的时候很多考生都是大致看一遍,并没有深入了解,数学这门课程,首先想到的就是做题做题在做题,当然了,盲目的做题是没有必要的,在题目中会有很多知识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题目之中去,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知识点来理解做题的思路,相对来说就会简单的多,如果,你只是大致的看一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那么,你看多少遍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作题思路,只是一味的跟着题目去走,这样很浪费时间,考试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思维才是关键。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五
考研,是人生的历练抑或是命运的转角。回首走过剑拔弩张的日子,一年的努力也终于以这样的方式给了我心灵的无上慰藉。
这条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是人生的一次洗礼,一次升华。道路布满荆棘,所有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脚底板把路磨平。考研也是件乐事,很多考研的同学也都有这样的感言。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坚定信念。
我们就是刚刚经历过这种痛并快乐的日子的人,刚刚真正迈入人生重要的旅程。那些考研努力的日子也随之成为我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考研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磨砺了我们的心智。回首来路,一切似乎波澜不惊,只是多了几分坚忍和自信。
静下来整理身边那些考研的书籍,仿佛看到了昨日奋斗的轨迹,每本书里都写满了勤奋和信念。我想考研的口诀不仅仅是勤奋,更重要的是信念。没有信念最终会在这条路上迷失自我,而不用勤奋来守护自己的信念,那所谓的信念就是断线的风筝,勤奋是我们的手中线,用勤奋的线来放飞自己的信念,才能让它飞的更高更远。
决定考研,就坚持到底。我给自己订立了一些学习的计划,每一次完成计划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考研的路上没有成就感是可怕的,我们需要一种成就感来肯定和鼓励自己,而当我完成不了计划时就会从主客观两方面去找原因,是因为自己浪费了时间而无法达到目标,还是因为这一些内容自己学起来有点困难,如果是后者我就会为自己又找到了一个薄弱环节而有成就感。我的考研计划是全盘通杀,只有这样,在冲刺阶段自己的心里才会有底气。
考研是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在这期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好的身体也是不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能给我们带来好的心情,然而考研需要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的,生活的环境和方式总是一成不变不可避免的让我们感到乏味,而且学习本来也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另外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其他一些考研伙伴复习的比自己好的情况下,幸福感和成就感主要两个因素的缺失有时会让自己很沮丧并且缺乏自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如何来进行调整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如果我们总处在一个很久没有改变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下,而且自己也感到厌烦的话,那么就应适当的调整,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地点,生活规律,有时变化能给自己带来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当我们看到其他人比自己复习得好的话也不用太担心,考研并不是和你周围的人较量,而是一个和你自己较量的过程,当自己战胜自己的时候那你就成功了。同时一个好的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性感冒当然会让自己的学习大打折扣,所以在复习期间也要适当锻炼。
伴着信念我走过那些挑灯夜读不知疲倦的日子,我只是一个挑战者,内心压抑的种种都要幻化为无限动力,成功把握在你的手心,如果想成功,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这就是考研,一定会有欣喜,也会有无奈。
考研就像人生一个小小的预言,告诉我们那些理想主义的岁月早就成了往事。沉着应对,调整心态,人生所有的考试会在一瞬间都变的不再可怕,因为是考试总会有答案,困难也总会有解决的方法,需要的是坚定不变的信念。
此刻种下一棵小小心愿种子,愿奋斗中的你挺起胸膛,继续这段考研之路,滋养梦想,茁壮成长为最后的胜利之果。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六
一、适当心态调节
学会激励自己。考研是一条复杂而又艰苦的道路,适当的奖励自己有利于调动自己的动力,比如在完成一个计划或者是攻破了一个难题都可以用某种事物奖励自己,也可以让自己放松起来。
虚心求教,放松自己。考研在刷题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卷子正确率极低,错题也没办法自己解决,这时情绪可能会有所暴躁和焦虑一昧的复习也难以产生良好的效应,这时我们可以考虑约一下自己的朋友和研友来探讨一下复习方法和做题技巧,这样不但能放松自己对学习还有所收获。
二、抵制诱惑,不忘初心
考研期间想必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或者因素影响着自己,比如手机的各种各样的app、复习期间想去外面玩、早起复习时室友在睡觉以及自己还在复习而室友以及找好工作了等等因素都会困扰和影响着自己,但这时需要时刻着提醒着自己的初衷,想着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这些外在因素就动摇自己的内心。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也可能是生活中磨难的一部分,坚持下去,想必必然有所收获!
三、坚定目标,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计划
复习计划是一个灵活可变动的,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节,但在指定计划时时间安排不可过多或者是太分散,这样制定的复习计划才能够有所高效!另外还给大家整理出考研复习中常见的几个复习误区:
1、复习进度慢,盲目赶进度
考研笔试的时候是有方法技巧的,比如抓重点、解题技巧、刷题技巧等等方法,在基础阶段复习的时候盲目抄写,不仅没有什么效率,对于时间也浪费了一大截;其次每个人的复习的计划都是不一样,有些快有些慢,而有些考生看到别人进度神速,自己也有些着急,便开始做题,复习一段时间后合上书脑子还是空白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自己的复习计划走,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2、做题没状态,老是出错
做错题首先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分析错误原因可以通过一些解析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其次是归类错题并抽时间做一些错题,有一些考生看答案时能够明白怎么做,但是换一种相同题型就有点懵逼了,这就是知识停留在“皮毛”,并没有深入“骨髓”,可以尝试重复做之前相同类型的错题,相信对做题是有所帮助的!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七
——主要针对工业设计,其他专业可参考。
本人是二战2012年手绘129,理论124;2013年手绘134,理论126。
我并未考上我心仪的学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课上了。本不想写这篇东西,因为并没有完全成功,只读了调剂的学校,但是总觉的失败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时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马云说: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无非只有那么几个。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华,去其糟粕。
言归正传,我报考的是武汉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设计学还是很棒的,但是近几年考的人特别多,每年分都在增加。这两年我的专业课考的还算不错,就讲讲专业课的学习经验吧。
手绘——这基本上是每一个设计学考生都焦虑的(当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备考时有很多学弟学妹来跟我抱怨手绘的问题。我自己的手绘绝对不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最多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是有针对性的。毕竟是考试,拿到分才最关键,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证基本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数。我没有报手绘班,手绘是长期的训练,短时间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裕,想多了解些知识,又有经济实力,那报个手绘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3月初——7月底
其实手绘是可以提前准备80%的,许多人都很惊讶我连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准备。我们考研大概的准备时间是从3月份到来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约有10个月。不过我没准备那么长时间,我基本是从暑假开始的,我怕自己战线太长最后没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点总没错。手绘在早期的几个月就是带着练练,每天1——2张a3纸,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张。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本功,也保证了手不会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
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对自己的手绘学习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了,我把手绘的时间都安排在晚上,2小时左右。8月开始就要对每天手绘的内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随便画画。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分类,这个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医疗设备、公共设施……),按主题分(环保、和谐、绿色、科技……)等等。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类别之后要收集资料,这阶段尽可能多收集资料,见多识广嘛。可以是照片、视频、手绘图等等,各尽所能的收集吧。
收集资料也许会花掉一点时间,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别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资料收集好了之后要进行筛选,选出各个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数量不要超过5个),所谓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长方的造型,只需要简单的细节改变,我就可以把它设计成音响,也可以设计成垃圾桶,还可以设计成加湿器……挑出代表性的产品后就要开始真正的实践了,要坚持每天练习这些产品。根据我的经验手绘一个产品一两次是没有用的,记不住准确的型更加记不住细节,而且开始画一个造型的时候还容易走形。所以这些型是要画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分支只选几个造型的原因,根本记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着重记几个万能的吧。可以根据挑选出来的数量决定多少天会默写,这个默写包括造型、细节、上色、背景处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时候应该要能够把挑选出来的万能型都会默写了。这个阶段也是要不断的改变,以便更好的适应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万能型的数量。
10月中旬——11月初
这一阶段是要着重收集细节资料,米斯说:细节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细节的刻画可以区别产品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分的高低。比如:长方形加了喇叭就是音响,加了排气孔就是加湿器……所以收集细节是有必要的。我举一些常规的:按钮(出现几率,可以准备几套),显示屏(表现好了十分出彩),电线和插头(这也是细节,表现出来是产品更完整),排风口(不仅可以排风还可以排气,简化一下甚至是单纯的装饰),凹槽(有些时候如果产品没什么细节可以适当的加些凹陷,但是一定要合理,会是产品看起来更丰富,手绘时切忌画非常简单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看起来单薄)……总之尽力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产品丰富。
11月初——12月初
这时候进入了最紧张的复习阶段,你会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这里插一点关于政治的,政治这一时期会有许多新的资料出现,建议那种自己看不是很明白的同学去上一下辅导班,我是觉得挺有用的,那些老师会帮你把知识梳理通顺帮助理解。关于辅导班的押题我倒是觉得可信但不要尽信,不能只依靠老师押题,那会死的很惨。
继续回到手绘话题,这个阶段你大型的积累有了,细节的积累也有了,还有一些好的表现方式也在之前默写过了,你要开始创造关于你自己的东西了。比如你自己从历年真题中抽一个题目,开始表现。这时候你需要考虑排版,大体上包括:题目摆在哪里合适,题目的文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是否需要一些分析,小方案之间的摆放怎么合理,最终效果图如何表现,三视图放在什么位置,设计说明怎么安排等。这些东西构成了你一个完整的版面,而不是只有最终方案表达。特别是像一些好的学校,他们更加注重你的想法,最终方案的演变过程,就是你的整个思路。这一个月期间,一定要确定自己最终的版面是什么样子,可以固定的东西,在考场上尽量不要改变,一是我们不知道变的好不好看,第二要花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去重新思考。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其实你的版面也就准备的七七八八了,只等最后的产品出现了。
在准备的时候,应该是对一个完整的题目进行准备的,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使用考试时规定大小的纸张,完整的表现,此时还不用把时间看的特别重要,因为还在摸索阶段,你可以超过考试时间2——3小时,不要超太多,但是每一次结束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一短时间的任务就是把能确定的定下来。
放一个我自己准备的草稿,我们要求是半开的纸,比较大。
主题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八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考研这条路,但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考研,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有光明的前途?还是为了多学点东西?我记得自己对比了考研与不考研的利弊因素,最后考研的决定大比分胜出。我想,还来得及弥补那些被自己荒废的日子,在最后一段大学时光里,我开始了最勤奋的学习,重温当年高考的壮志与豪情。
我正式进图书馆复习的时间是在准备完20_届新生迎新晚会以后,到考研结束大概就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好的复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我复习时的一点心得,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数学,我只用了一本《复习全书》,我看了三遍,并且把不会做的题目都重新写了一遍。希望各位一定要把这本书啃完,不要觉得看不懂就不看,每天给自己定看的页数,在什么时间之前看到哪里都要有明确的计划。
英语我花的时间是最少的,但也考了50分,勉强过线。经验就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每天60个单词(记不住也不要紧,多过几遍),阅读一天两篇,最后一个月做真题阅读(一定要限时做题)。
政治的复习,个人建议可以报个班,冲刺班即可,这样有明确方向,并且简化复习难度。平时大概把教材过一遍就行,可放在9月份以后开始看。最后冲刺需做真题演练。
9月份之前将专业课教材看一遍,稍稍有印象即可,之后需要通过各种有利途径取得往年“真经”,我的印象中,各大招生高校专业课往年真题重现率达200%。若有可能还可参考报考院校期末考试题。
此外,我还想补充一下复试的注意事项。在分数下来之后,一定要主动打电话联系导师(记得是打电话,不是发邮件),然后有可能的话争取见个面。这些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弄清楚这个导师要你的机率有多大?如果机率比较大,在复试前一周需要再次确定,如果机率小或是根本不知道机率,那赶紧做多手准备---同时跟其他导师联系(发邮件,打电话都可,无需见面)。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学院副院长赵斌老师,在他的帮助下,我才能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还有园林系的_老师,在备考的过程中一直为我们加油鼓劲,咨询我们的学习困难之处并给予帮助。也要感谢我们身边所有可爱的园林系老师、辅导员、同学,在他们的支持和关怀下我才打胜了这场无声却激烈的战斗。在这里我代表_届所有武生院园林系的考生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祝同学们前程似锦,天天向上!
考研或不考研心得体会范本 考研个人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