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类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 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教育类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一

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性成长阶段,除了少数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其主要内容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内在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形式决定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必然会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有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所在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0%。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专家王加绵认为,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占主动支配地位。中小学生心理不完善,极易从教师那里受到暗示和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可是,在20xx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的“20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8699名教师历时10天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2.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4]。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代表了上网的教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同时也说明了教师要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完善自我。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尽管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一些时日,但其效果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有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虽重要,但比起中考、高考来就不重要了,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有赖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只有在掌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象”,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所要求的个性和社会性,都与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遵守纪律)和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受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受常规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教师在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后,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施心理辅导。

(三)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心理障碍。首先应认识到,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其次是人格发展问题,再次是社会适应问题,因而也最易产生厌学症、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及网络综合症等。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将问题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处理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心理问题的处理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权威,进行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耐心、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信赖性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把所学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又具有社会性,所以应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特点编制。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三册中的《父亲和鸟》一文中,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还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与同伴应如何交往。

(二)在师生交往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除了与同辈群体进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除了课后,最主要的时间还集中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提问、评价、关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学生的提问策略,如多用询问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用赞扬式、肯定式,尽量不用否定式。还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强者。

(三)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

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中小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关键。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与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关注中小学教师们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关于教育类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二

1、构建文明新校园,须要安全做先锋。

2、走进校园,走进平安,建设平安校园。

3、减速慢行缓一秒,关照生命到一生。

4、上下楼梯能互让,通道自然就宽敞。

5、生命最可贵,安全第一位。

6、措施到位校园安全有保障。

7、美好的生活从自身的文明开始,成功的未来从生命的安全起步。

8、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什么,是平安。

9、预防为主,教育在先,注重实践,狠抓落实。

10、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11、红灯停,绿灯行,危险停,安全行。

12、今日今时我为安全而注意,明日明刻安全为我为牵伴。

13、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分享。

14、抓好“平安校园”建设,搞好交通安全教育。

15、读安全课本,掌生命之握。

16、欢乐校园,安全校园。

17、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安全莫放松。

18、校园讲安全,伴随你我他。

19、汽车多我不急,耐心等待车过去。

20、游泳戏水慎之又慎,居安思危牢记心头。

21、用火用电要小心,安全安全时时记,平安永远伴你行。

22、倡导文明出行,牢记安全准则。

23、轻声漫步,同学玩乐守秩序。

24、课余时间不疯狂,损坏公物易受伤。

25、倡导安全文明风尚,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6、我们可以拥抱大海,但却不可被海“拥抱”。

27、讲安全时时谨记,出事故家家伤心。

28、明天的幸福靠今天,今天的平安靠安全。

29、礼行互让不慌张,谦虚谨慎交通畅。

30、法制安全你我同创,和谐校园人人共享。

31、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32、安全一分一秒,幸福一生一世。

33、红灯停绿灯行,横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34、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安全是快乐生活的根本。

35、牢记万遍安全语,乐享幸福到永久。

36、分分秒秒珍惜生命,时时刻刻重视安全。

37、只有紧绷安全意识的弦,才能弹出平安快乐的调。

38、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39、唱响红歌之魂,奏响安全之曲。

40、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41、一步一行用心看,安全出行靠大家。

42、措施到位,校园安全有保障。

43、万众一心共创平安校园,互助友爱同筑和谐海经。

44、施工谨慎注意,行人切忌远离。

45、用爱心温暖你我,用和谐缔造家园。

46、人济济其拥堵兮,吾将慢性而求稳。

47、水电无情,遇之当慎。

48、维护校园安全风范,倡导绿色校园。

49、家中煤气经常关,莫用生命买教训。

50、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

关于教育类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为了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我愿意做如下郑重承诺:

一、爱国守法,依法执教。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发表、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歪理邪说;不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传播邪教和宣传封建迷信。第一范文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获得之间的关系。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做到未备课、无教案不上课,不随意旷课、调课或私自找人代课。

三、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偏袒、讽刺、挖苦、歧视、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

四、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彰显个性、全面发展。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

教育类小故事心得体会精选 教育故事的心得体会(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