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 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是什么(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一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第一课。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描绘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是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顺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练习写字,巩固练习,实际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有趣识字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认字和写字。
分辨“八”和“入”。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果子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卡片。
从图入手,在读文中识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韵母(ai 、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ch、sh、yi、wu)和三个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同学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一的课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听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烟村、亭台、花)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板书:美)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板书课题并注上拼音。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课题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具体实例帮助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2、教师放慢语速带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一)画出12个要认识的12个生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除了这12个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办?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学生各自看着拼音拼读12个生字。(每个生字拼读两遍)
5、教学生字:
⑴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注意“去”“四”“三”“十”)
⑵ 去掉拼音打乱顺序抽读12张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竟赛读,全班齐读。
⑶ 分一分:你们能把这12个生字分成两类吗?为什么这样分?(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把“去”和“里”分为一组。)
⑷ “找朋友”游戏:把“一”至“十”和数学中的阿拉伯数字“1”至“10”的卡片发给学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对好朋友。
⑸ 用“去”“里”组词,看谁组得多。
⑹ 动动手“我会做”:学生用自己的手,怎样做手势来表示这十个数字,使别人会意。
⑺ “摘果子”游戏:把12个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个领读对了,就奖励这个“果子”。
⑻ 带生字准备回家:学生认读12个生字。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问:小山村的景色美吗?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你能把课文读得美一点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愿起立表演读,小组竞赛读,师生表演读,全班齐读。)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这节汇报课后,总有许多遗憾环绕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的从教路,虽然有徘徊过,也有成功过,有令自己欣慰的时候,但这一节课总的感觉是不成功的。
我几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课程理论的阅读过程中,虽然能感觉到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图景,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把握不住尺度,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轮课改,教师不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从图入手,观察说话,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从而引出这首个歌谣,让学生感受歌谣的美,多种形式地、有趣地学习生字。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钟的时间,没有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最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朗读感悟童谣的美,只能把遗憾留给下一节课。
为此,我认为课前了解学情,沟通学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为重要。我也知道,当今课改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灵活地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推荐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二
教学目标分析: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课文。
( 2 )理解小树、小鸟和西西的快乐。
( 3 )续写一节小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并品读小树、小鸟和西西的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忆旧知
听录音,边听边回忆:诗人用马良的神笔为谁画了什么?汇报( ppt )。最好把这些句子都读给大家听好吗?(逐节引领读诗行后面几句。)板:画太阳、画谷粒、画好腿。
二、品读文本
过渡: 指板书复述,那究竟诗人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呢。打开书本 p108, ( ppt )请你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找出诗人为什么画这些东西,找到后请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1、 生自由读,边读边找,汇报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2、 理解第一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出示图片: ( ppt )你瞧!冬天来了,风呼呼地吹着,还下着雪飘着雪花,范读。它在叹息什么呢?是啊,就像我们的同学,在很冷很冷的冬天,动也不想动,只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缩着身子,好冷啊!谁想读一读?请一列小火车来读(音乐)。配乐齐读。
出示图片: 但是( ppt ),有了马良的神笔给它画的红太阳,它就能在阳光下伸伸懒腰、舒展身体、和我们一起长高长大了!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导朗读。 2 人读。女生站起来读。
想象: 多快活的小树啊,想想怎么样的小树才是最快乐的呢? 2 人回答。老师这里有关于小树的图片( ppt ),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 2 人回答。谁愿意把这一小节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2 人读,男生站起来读。
小结: 诗人和小树是好朋友,他懂得小树的“快乐”,老师觉得呀,小树的快乐一定是树上住着小鸟,小鸟们在吱吱喳喳地唱着歌呢。
3、 理解第二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 ppt )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1 人读。
过渡: ( ppt )小鸟们在哭什么呢 ? 是啊,饿得肚子都扁了。
多可怜的小鸟啊!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给它画什么好呢?
同桌讨论:有了谷粒,小鸟会怎样呢?鸟妈妈又会怎样呢?
有了谷粒,小鸟就再也不会(读)。
想象: ( ppt )小朋友们,这里有许多快乐的小鸟,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只,想想你的快乐是什么呢?(出示图片:小鸟妈妈喂食、小鸟试飞、小鸟在妈妈身边唱歌讲故事等)
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请你读这一小节。( ppt ) 1 人读。齐读。
小结: 诗人可真聪明!他不但知道小树的快乐也知道小鸟的快乐。
4、 理解第三节中“为什么”画的诗句
过渡: 但是西西却是痛苦的,因为她没有了双腿,( ppt )没有双腿,他会怎么样呢?她不能到处去,连上个洗手间都要人搀扶,即使想到我们班里去拿本《喜羊羊》来看,也要其他同学来帮忙。他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 点点 ) (读)是啊!小树有小树的快乐,飞燕有它飞翔的快乐,但这些快乐都不属于西西,没有腿是多么痛苦啊!(理解西西没有腿的痛苦。)
想象: 怎样才能使西西快乐起来呢 ? 有了好腿,西西会做什么呢?(出示图片:西西跑步、西西玩游戏、西西穿着漂亮的新鞋子等)( ppt )
多么快乐的孩子呀!正如诗中所说的(读)
指导朗读。( ppt ) 1 人读。小组比读(站起来)。
5 、指导背诵。
小结: ( ppt )聪明的诗人如水一般的柔情和善良,他不但知道小树的快乐,也知道小鸟的快乐,还知道西西的快乐,他一定会给他画的事物带去更多的(点)—快乐!(板)
6、 朗读与思考: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完整地朗诵一下,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小诗。
想想: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诗人还想画什么呢?(小组讨论, 3 人汇报)
推荐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三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作品。板书课题。
2.播放《鸟的天堂》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
二、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
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6.质疑。
三、交流预习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解题。
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
4.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
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 背诵课文的十六种方法是什么(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