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心得体会实用 图文排版的心得体会(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排版心得体会实用一
既然有变化,那就顺应变化吧,怎么着都是工作。作者那边,改一章传一章,这边,先把着急的校对做完,我那本通读的稿子肯定要延后了,争取利用周末时间赶一赶,不耽误整体进度。
这段时间又看稿又校对又看蓝图的,总结几个小心得在这里算是给自己备忘;路过的以及观望的,如果觉得有用,算是分享了
关于编辑
1.第一遍编辑也就是一审一定把要问题解决到位,把问题解决干净,可能有时候会慢点,但这样做后面一定能快,总的算下来还是能节省时间。第一遍的工作痛苦点,后面的工作就轻松点。别想着这遍先这样我下一遍再仔细,到看下一遍的时候只不定发生什么情况呢,所以,把难的工作放前面,让自己更从容。
2.一定仔细的图文对着看,千万别放过每一张图,看的时候,一看技术,二看会不会涉及政治以及版权问题,所以别想着图形图像书稿图多好看,里面陷阱也多着呢。
3.反复推敲文字,特别有长篇叙述的,除了通顺也得琢磨一下。比如我正在通读的稿子,那文字没问题挺通顺的,但是反复的琢磨,总觉得内容太伤感了,不够积极,就这么出了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心里总觉得是个事,既然书嘛,还是健康积极向上好一些,所以,一段文字请作者重写。去了编辑一个心病,也更踏实的面对读者。
4.整体行文统一。这种技术书,要的就是语言简练直白,读者一看就会。而且很多操作方法的写法大致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保持全书的统一。
5.图号步骤号不能出错。我们这种书就是讲操作,图多步骤也多,作者很容易把号码写错,所以这个时候编辑一定要在编辑过程中改过来,最后再数一遍。
6.看文字也要看版面。我们的排版不是设计,所以编辑不能完全依靠排版去工作,要在这个基础上标出来哪些图应该如何放版面应该如何排。不能排版给排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要与排版一起把版面调整的更美观。我在校对yxy的一本书时很有体会,她很细致的稿子上画出了应该如何排的草图,排版也完全领会了她的意图,最后效果就很好。
7.图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大的图占版面也不好看,太小的图再好的眼睛也看不清上面的字,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大小。以清楚看到上面的内容为主。
8.拿不准的不要放过去。比如一些影片名、概念等,不要完全相信作者,没准他一粗心写错一个字,编辑不管就闹笑话了。这些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的功能很快搞定。
关于校对
真是好几年没校对过书稿了。这次校对一本,我把周末的时间都给搭上了校的也不快。我的方法是校两遍,第一遍校正误,第二遍折校。校对中的心得如下:
1.编辑要求换的图一般会打包发给排版,在图旁边写上换哪张图。校对的时候一定要看一下是否换,如果换了写上“已换”,如果没换写上“此图未换”。这样编辑在通读时就知道图的处理情况了。
2.折校很关键,对于indesign排版来说,很容易掉字或掉段落,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折校的关键了。
零零散散写几条,只不过是一遍通读和一遍校对的总结,以后有新的总结,再补上。
有关排版心得体会实用二
我并未考上我心仪的学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课上了。本不想写这篇东西,因为并没有完全成功,只读了调剂的学校,但是总觉的失败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时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马云说: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无非只有那么几个。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华,去其糟粕。
言归正传,我报考的是武汉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设计学还是很棒的,但是近几年考的人特别多,每年分都在增加。这两年我的专业课考的还算不错,就讲讲专业课的学习经验吧。
手绘——这基本上是每一个设计学考生都焦虑的(当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备考时有很多学弟学妹来跟我抱怨手绘的问题。我自己的手绘绝对不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最多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是有针对性的。毕竟是考试,拿到分才最关键,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证基本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数。我没有报手绘班,手绘是长期的训练,短时间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裕,想多了解些知识,又有经济实力,那报个手绘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3月初——7月底
其实手绘是可以提前准备80%的,许多人都很惊讶我连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准备。我们考研大概的准备时间是从3月份到来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约有10个月。不过我没准备那么长时间,我基本是从暑假开始的,我怕自己战线太长最后没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点总没错。手绘在早期的几个月就是带着练练,每天1——2张a3纸,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张。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本功,也保证了手不会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
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对自己的手绘学习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了,我把手绘的时间都安排在晚上,2小时左右。8月开始就要对每天手绘的内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随便画画。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分类,这个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医疗设备、公共设施……),按主题分(环保、和谐、绿色、科技……)等等。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类别之后要收集资料,这阶段尽可能多收集资料,见多识广嘛。可以是照片、视频、手绘图等等,各尽所能的收集吧。
收集资料也许会花掉一点时间,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别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资料收集好了之后要进行筛选,选出各个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数量不要超过5个),所谓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长方的造型,只需要简单的细节改变,我就可以把它设计成音响,也可以设计成垃圾桶,还可以设计成加湿器……挑出代表性的产品后就要开始真正的实践了,要坚持每天练习这些产品。根据我的经验手绘一个产品一两次是没有用的,记不住准确的型更加记不住细节,而且开始画一个造型的时候还容易走形。所以这些型是要画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分支只选几个造型的原因,根本记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着重记几个万能的吧。可以根据挑选出来的数量决定多少天会默写,这个默写包括造型、细节、上色、背景处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时候应该要能够把挑选出来的万能型都会默写了。这个阶段也是要不断的改变,以便更好的适应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万能型的数量。
10月中旬——11月初
这一阶段是要着重收集细节资料,米斯说:细节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排版心得体会实用 图文排版的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