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心得体会及收获 关于下春雪的人生感悟(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春雪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5、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6、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7、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8、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0、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1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12、五月天山雪,无花仅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4、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15、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1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7、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完美。——李白《山人劝酒》
18、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19、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2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2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2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2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5、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26、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27、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28、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9、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30、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31、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2、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33、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4、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6、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7、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38、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39、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4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41、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李商隐《对雪二首》
4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43、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4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6、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沁园春·雪》
47、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4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49、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50、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1、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5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53、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李贺《马诗三首·其二》
54、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55、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6、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5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8、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9、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战城南》
60、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61、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62、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6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64、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65、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6、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67、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8、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69、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70、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71、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7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73、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坚。——陆游《落梅》
7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75、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最新春雪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
(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学生出示生字词,教师选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教师示范,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沁qìn 莽莽mǎng mǎng 分外妖娆fèn ráo 数风流人物 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稍逊风骚xùn sāo 还看今朝zhāo
2.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对全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感性上的认识,通过范读给全词定下一个磅礴大气的基调,也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朗读树立一个较好的模仿的范例。)
三、读课文,理解词意。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准确、流畅。
(二)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学生可能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领字,教师还是应当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即止,不可深究。)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
想象。
5.想象仅限于这几句吗?
还有后三句。
6.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哲学家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哪位同学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学生在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能够在此有机融合。)
(三)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2.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春雪心得体会及收获 关于下春雪的人生感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