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爱心得体会如何写 对抉择的感悟(3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抉择爱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你们好!
陶瓷学院是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认真读书、快速成长;我们享受花季般的年华,感受同学们彼此间的友情和温暖。可你我是否想到: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我校的一名大二学生却需面对着白色的病房、生死的抉择,她在与死神抗争,她在和时间赛跑,她需要我们的帮助。
她就是人文社科学院20__级英语(2)班邹雨彤同学。她学习刻苦努力,谦虚踏实,平时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她爱好歌唱,曾经获得过人文学院歌唱比赛第一名,代表景德镇赴南昌参加“唱响音乐梦想”歌唱比赛。
邹雨彤同学20__年9月16日,骑车在校园下坡路上不慎摔倒,后脑重重砸到水泥地上,后脑左侧裂了一个大口子,当场口吐白沫,不醒人事,随即送到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本次事故造成邹雨彤同学左脑及脑干严重受损,生命濒危。在事故后的三天内,医院先后对邹雨彤同学进行了三次大的手术,虽然暂时保全了她的生命,但她仍然处在极度危险期,自手术后十多天她一直处于深度昏迷中,形同植物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邹雨彤同学在与死神顽强的抗争着。
该项摔伤事故极为严重,治疗康复时间长、费用高,预计各项医疗费将高达数十万元之多。邹雨彤父母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家庭收入有限,这数十万元的医疗费对这个清平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目,让邹雨彤一家束手无策。看着平日活泼可爱的女儿在顽强地与死神抗争,邹雨彤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只得四处求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代的美德。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面对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灾难,我们焉能坐视不管,我们怎能任由美丽的生命随风凋谢。
为了挽救邹雨彤同学年轻的生命,我们向全校师生倡议: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每人捐点款,献出一份爱心,一起帮助邹雨彤同学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来。愿我们的点滴付出汇成爱心的暖流,使干枯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干涸的生命之水永流不息!让我们一起筑起生命的长城!
您所付出的也许是份微薄的帮助,但我们同样会感谢您对邹雨彤同学的关心;这一次解囊相助,不再是一次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展现着我校师生乐于助人、扶危济困之心。请不要再犹豫,现在就加入我们的行列,去挽救这个美丽的生命吧!
向您的关爱表示诚挚的敬意!
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对于抉择爱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在2013年5月4日,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赴贵州山区“守望阳光,一路同行”爱心支教团成立,经过了前期各项准备和培训,将于7月6日从武汉前往贵州省铜仁市贫困山区支教及调研。临行出发前,本届支教团队长孙学良写了关于去年自己支教的一些想法,发到空间日志里,队员看后纷纷也都感慨颇多,也都写了自己的出发前感受。下面是队长孙学良的日志。
守望阳光,一路同行
近日由于忙碌着支教团的事情,一直没有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支教的收获与想法,今天终于闲下来了,也让终于写完了这篇时隔11个月的支教心得,现在分享给所有想支教和正在支教路上的同志们,愿你们略有收获。
由于本身我就是学校的一个公益社团爱心协会的副会长,所以在自己大一的时候,也有支教的梦想,想给远方的孩子们带去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想带给他们走出大山,建设大山的希望,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人们,想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一点价值,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好一点,也许这才是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吧。
去年我们支教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结束,我作为一个组织者,大约持续了4个月的时间。时间的却很长,但是这其中的收获,我不知道自己能写出多少来,我只是希望你们可以去尝试一下,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就是我最想说的。从6月份开始在全校募集支教志愿者开始,到人员筛选和结果公布,到项目院里、校里立项成功,再到支教前期培训与准备阶段,到支教地支教及调研,最后的返程和实践报告整理,这大约4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奔跑着,相比其他一些同学,每天努力学习,到最后拿到各种荣誉,我想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没有任何荣誉,甚至我们不会吸引到任何人关注,但是我还是想说它值得。
在支教开始前,我们在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支教的活动。首先,是“爱心物资征集活动”,这个活动受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很多大学生都慷慨解囊,有的捐文具,有的捐体育用品,有的捐钱,有的捐一些小玩具……其中我依然清晰地记着有一个大四的学长,当我们敲开他们宿舍的门时,他听了我们的介绍后,把自己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我们,包括还有他的一个足球和所有网球,最后他和我说:你们去把我的祝福带给他们,希望他们健康成长。看着充满爱心的他们,我的内心第一次真正的震撼了,在这之前,小悦悦事件,毒奶粉事件,地沟油等事件一次次的发生,一次次的让我感到人心的自私,这个社会是一个纯粹利益社会,很多人为了利益会不顾后果,做出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可是这此活动,让我真实地看到了人心生出那永不逝去的大爱,让我重新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坚定了我走公益事业道路的决心。
其次,我们举办了“云南支教万人签名活动”,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广泛大学生的参与,虽然当天烈日当空,天气酷热难耐,但还是有不少路过的大学生停下匆忙的脚步,为我们的活动送上支持,为云南山区的孩子送去支持。当天我们也出钱为当地的孩子们买了火柴画,那个老板知道我们的事后,也特别赠送了很多东西。他们,虽然不能随我们一起到云南山区去支教,但他们的付出并不比我们少,他们和我们一样,都付出了等量的爱心。
在去支教之前,我们还专门排练了团队自己的舞蹈,顶着大太阳和高温,也练习了一个星期,地点嘛,我只想说,我们没有专业的练功房。但是我们最终也排成了。
在7月10日的下午,我们踏上了前往营地小学的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营地小学。在从鲁甸县到营地村路途中,我们经历了,至今为止,最艰险的一段旅途。我们的团队总共13人,请了两辆面包车,走山路进山,由于当天下雨,路上更加泥泞,车子极容易打滑,经常就因为一个小坡怕不上去,所以我们男生就下车推,等到抵达目的地,全身是泥而且几乎湿透。这还不算艰险,只是有点累,要知道云南的山很高,而且很险,由于山上植被很薄,经常就有山体滑坡,而且那天下雨,所以更危险。所以我们就处在一般是悬崖,一边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当中,一路惊心动魄。大约车子走了一半就不能走了,所以我们只能步行上山,踩着黄土地的泥水,身上寒冷着,前进着~最后来了一些村民给我们带路,一路上也收获着感动,最后还是平安到达。那时候到了队长的老家,吃饭时,那天停电,但是叔叔阿姨还是准备了很多菜给我们吃,我记得我一口就喝了半杯白酒,因为当时身上实在太冷了,因为我们淋了一晚上雨,到了已经凌晨了。但是想想,这么危险的道路,在这群山深处的村民是怎么度过的啊?而且在这一带,也就一所小学―营地希望小学,所以每到下雨天,孩子的上学路该是多么的艰险啊!在支教期间,我们问了一下学生们“你们从家到学校,走路要多久啊?”大多数孩子都说要走半个小时以上,有的孩子甚至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么难走的上学之路,这么漫长的上学之路,还是一天天,一步步走下来啦。他们是抱着对知识的渴望啊!
抉择爱心得体会如何写 对抉择的感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