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三个十条禁令心得体会实用 十条禁令的心得体会(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公司三个十条禁令心得体会实用一
“三个规定”是指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先后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这“三个规定”的核心内容就是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以及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等不当接触交往,如有违反规定的,司法人员都要主动记录报告,并进行通报和责任追究。
截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主动记录报告2018年以来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18751件,其中反映情况、过问了解的占96.5%,干预插手的占3.5%。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乐说:“检察机关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是检察机关依法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要求的主动自我加压行动,是对自身司法责任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正有着非常高的期待,但不可否认也发生了一些有损司法公正的事情。检察机关通过‘三个规定’很好地为司法公正装上了‘安全阀’。”
最高检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6个典型案例既有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检察案件,也有检察人员过问司法办案,与当事人、律师不当接触交往的;
既有因为违反“三个规定”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面案例,也有按照要求记录报告免除责任追究的正面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兰认为,最高检向社会发布检察人员违反“三个规定”典型案例,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这相当于检察机关‘自曝家丑’,把违反‘三个规定’的内部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开,向社会表达了一种担当和决心,所以一定要把这项制度执行好。”
落实“三个规定”对今后司法办案将会起到哪些积极作用?缪国乐代表认为,一方面,检察机关带头落实好“三个规定”首先保证了案件在进入检察环节后能够确保公平公正地办理。另一方面,这种氛围和理念将形成良好的司法环境,极大地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好转。“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去托关系打招呼问案子,我们就一定能建成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海晏河清的司法环境。”缪国乐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同仁县自来水公司员工夏吾卓玛表示,“三个规定”是党中央对公正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检察机关带头贯彻落实“三个规定”,体现了一种政治自觉和法治担当。“如今法治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和期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关键时期,任何一个因司法腐败、徇私枉法而导致的冤假错案,都可能使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这个意义讲,贯彻落实好‘三个规定’是给我们的司法人员披上了拒腐防变的外衣,能够有力帮助司法人员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对于检察人员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履职办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夏吾卓玛代表说。
“此前大部分人对‘三个规定’并不了解,但最高检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情况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认可这项规定。司法办案最好的防腐剂就是公开、阳光、透明。有了‘三个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拒绝过问插手案件时更有底气,那些企图插手干预案件的人也会考虑自己可能会被记录,进而打消过问插手干预案件的念头。久而久之,人人都不去过问案件,案件自然就能依法公开公正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养护管理中心工段长李俊丰表示,他对“三个规定”充满期待,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带头贯彻落实好。
有关公司三个十条禁令心得体会实用二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15年5月19日至6月25日,省委第十三巡视组对xx省地方税务局进行了巡视。9月14日,省委巡视组向xx省地方税务局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统一思想认识。巡视组反馈意见后,省局党组立即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巡视工作条例》和省委关于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深刻认识到巡视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省委巡视组到我局巡视,是对地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干部队伍廉洁自律的一次健康体检;一致认为巡视组指出的问题,点到要害、中肯深刻,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为此,省局党组坚持从自身抓起,要求每一位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问题,以上率下,积极整改;要求全省地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增强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将所有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省局党组切实承担起巡视整改的主体责任,先后召开3次党组会、5次专题会议,部署整改落实工作,研究整改落实方案,审议整改落实情况,并明确整改工作由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紫骊同志负总责,分管办公室、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协调和督办。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门定期与各部门沟通联络,对每个节点、每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保证整改有序推进。针对地税垂直管理的实际,加大系统督查力度,坚持上下联动开展整改,对整改措施不具体、治理不得力的,严肃批评纠正,保证了整改不松不偏。
(三)明确责任分工。对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全面梳理、分类研究,制定了《xx省地税局贯彻落实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围绕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26条意见建议,提出了83条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逐条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各部门按照整改任务分工,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形成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的整改工作局面。
(一)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1.关于个别基层单位党组“一岗双责”观念比较淡薄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制定印发《xx地税系统各级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细化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分管局领导、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边界,细化责任分工,促进主体责任具体化、规范化。二是提高履责意识。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举办全省地税党员领导干部“三纪”教育培训班,由省局主要领导亲自授课,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始终绷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根弦;督促各级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要求每半年至少一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每年底向上级党组报告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督促各级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督促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干部的教育监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三是完善监督措施。实行上级一把手每年至少要对1/3下级一把手的廉洁自律及日常表现等情况多维度、多渠道掌握实情,其余2/3下级一把手由上级挂片联系的局领导负责了解并形成书面报告的制度;建立人事、监察、党办、审计等部门定期收集研判下级一把手选人用人和纪律作风等情况并向党组作专题汇报的制度;全面推行各级一把手在本单位公开“三述”,并对其选人用人、民主作风、廉洁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进行专项测评,其结果纳入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严格考核问责。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结合绩效考评强化量化考核,由分管(挂片)领导亲自带队进行考核,强化问责追究;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不力、疏于管理导致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以严格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对部分落实责任不力的市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作出了降低责任制考核等次、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有力倒逼主体责任的落实。
2.关于个别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不到位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明确监督责任。制定印发《xx省地税系统各级纪检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实施办法》,突出主责主业,明确失职失察的问责追究情形,强化考核问责,促进监督责任落实。二是积极推进“三转”。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的部署要求,在全系统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厘清省、市、县三级地税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清单,积极推动纪检监察部门业务“瘦身”;明确各市、县(区)局纪检组长不分管其他业务工作(内审工作除外),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省局健全学习制度,每两周组织一次纪检监察政治和业务学习;举办了全省地税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纪检干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能力;通过参与地方纪委联合办案、邀请纪委有关负责同志指导审理案件等“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工作实践锻炼。四是强化教育监管。严格执行《xx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坚决防止跑风漏气、以案谋私和“灯下黑”现象,坚持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3.关于管权、管人、管事的制度和机制刚性不足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狠抓廉政风险防控。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坚持内控机制融入业务、融入绩效管理、融入信息化的“三融入”思路,制定印发《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和《全面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省局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征科、信息等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主抓,全体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风险动态管理制度,要求凡是政策法规变化、
公司三个十条禁令心得体会实用 十条禁令的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