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梗的心得体会 急性心梗护理的心得体会(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治疗心梗的心得体会一
以前,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通过将近半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逐渐地,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一个护士长的职责。“当好一名护士容易,要当好一名护士长却不容易。”可以说,这是我半年来最深的体会。以前,作为一名护士时,我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处理好了与病人之间,与护士、医生之间的关系就好了,而且呢,一直以来也做得顺风顺水,得到的都是鼓励和表扬。
而现在,一上任,我马上体会到了一名护士长的职责要比一名护士的职责多得多,也难得多。比如说,面对病人:以前,我觉得难应付的病人只是偶尔那么几个。可是现在,我突然发现,那些难应付的病人怎么会冒出来这么多?其实是因为,当了护士长,就要去面对科室里所有难应付的病人。
可以说,刚上任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得到了教训。因为在意见本上,我曾经得到过一次点名批评。当时这个病人因为安排不了车子将她上午送回家,而我的解释又过于简单,所以她在意见本里写道:“护士长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让人感觉不想负责,不敢承担,希望院领导给予指导和批评。”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觉得挺委屈的,那天出院病人有那么多,车子送需要一定的时间,又不是我能随意安排的,别人和她这么解释就没事,而我,怎么就遭到了点名批评呢?后来,我自己也想明白了,就因为我的头上多了一条杠,她当然有理由对我的要求更高了。
当护士,当护士长,有些时候,觉得挺委屈得。很多时候,病人对环境不满意,对卫生不满意,对治疗不满意,首先第一个挨骂的,往往是护士。非常喜欢马云的一句话,他说:“一个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工作越来越多年,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现在发现,抵抗委屈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以前觉得委屈的事,现在看来,都算不上了。
当护士长的半年时间很短,也不敢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这半年,我只是在努力的适应,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对科室里的护理工作计划不够全面,处理一些护患事件时的沟通能力还有欠缺。我也知道,自己距离一名优秀的护士长还很遥远。但是,我会去努力,让自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努力在科室牟护理队伍中,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做一次述职报告,心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院领导给予我的指导和关心,感谢所有同事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有你们,我不孤单!
描写治疗心梗的心得体会二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ⅱ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肥胖是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20xx年,全县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总数为4870人。为认真贯彻落实《“健康宁夏20xx”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健康同心建设,根据《健康宁夏行动(20xx—20xx年)》和《健康同心行动实施方案》(同政办发[20xx]30号),特制定《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xx-20xx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聚焦重点人群,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健康教育先行。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糖尿病高危因素与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坚持人人参与行动。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坚持全社会协同推进。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行动起来,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续提高健康预期寿命。
到20xx年和20xx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及以上和85%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个人和家庭: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2、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3、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如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且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4、注重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定量,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5、科学运动。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社会和政府:
1、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实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对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家庭签约医生团队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县卫健局牵头,财政局、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鼓励医疗卫生单位为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控制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对患者开展自我血糖监测和健康管理进行指导。(县卫健局牵头,文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县卫健局牵头,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助推糖尿病行动。推进“互联网 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实时管理、预警和行为干预,提高管理效果;运用健康大数据不断掌握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提高糖尿病防治的科学性。(县卫健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糖尿病健康知识传播。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将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列入社区和单位对居民和职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电视、网络以及微信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融媒体中心活动和培训工作。(县卫健局牵头,宣传部、文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健康同心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糖尿病防治行动的组织实施,统筹政府、社会、个人参与糖尿病防治行动,研究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进一步完善健康同心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行动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及时提出行动调整建
治疗心梗的心得体会 急性心梗护理的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