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腰鼓 教学(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腰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作品所蕴含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1、赏析场面描述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掌握和运用文中等修辞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诵读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词
安塞腰鼓,那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在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在这样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谁都会觉得它美、好、精彩。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描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会感到言语的匮乏。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刘成章作家的这篇作品——《安塞腰鼓》,去欣赏和学习他的精彩文笔吧!
2)作者简介
3)背景介绍
二、预习检测
1)字词注音
2)词语释义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见后附ppt)
2、分工朗读,深入文本。
1)朗读安排
1—4和28—30自然段由一人读;
9—11和25—27由3人分别读,前1人的声音还没落,后面1人赶紧跟进;
13,17,22,24由男生一齐读,其它的全班一齐读。
2)朗读指导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3、细节感知
1)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
2)简要说说安塞腰鼓表演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那么作者是如何描述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的呢?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可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明确:比喻和排比;本体和喻体;生动、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是直接描述。)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腰鼓”这一段用了哪些反义词?
(明确: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
用三组反义词比较强烈,写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雷霆万钧的能量。)
四、合作探究
1、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好”包含着什么?或者说作者想要歌颂什么?
2、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明确:
排比;
(1)句子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作用: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起豪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3、本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既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又适合有滋有味地赏析。选择你喜欢的句段做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做美点赏析。
句式:我喜欢朗读第_______自然段(朗读),因为它用_______修辞手法(或者其他手法)表现(达)出了________。
赏析角度提示:修辞、短句、叠词、文章结构等。
(例: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叠词的运用,反复和排比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4、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明确: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必须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5、为什么说“当它嘎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明确: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异常的静。其次,那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6、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明确:当喧闹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活力中,好象炽热后的寂静。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五、主题探究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
作者经过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了什么?
(明确:
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
腰鼓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腰鼓 教学(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