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个人节能低碳心得体会 关于节能低碳的感想(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个人节能低碳心得体会一

你们好!

小鸟依旧啼叫,花朵依旧绽放,地球母亲带给我们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是那么的仁慈和宽容,面对母亲无私的仁慈与宽容,我们人类,地球母亲的宠儿,却伤害她最深。生机盎然的森林,倾刻间被肆意的砍伐了;清澈甜爽的泉水,早已变得乌黑恶臭;肆无忌惮的开采,抽取地球母亲的血液„„

小鸟的啼叫沙哑了,花朵的颜色黯淡了,曾经仁慈、宽容的地球母亲,终于忍耐不住,要惩罚我们这些地球的宠儿——人类。于是猖獗的沙尘蒙住了我们的眼睛;恶臭的污水,刺激着我们的鼻孔;突如其来的疾病,更是让贪婪的人类措手不及;山体的滑坡,夺去了无辜者的生命;还有废旧电池的污染一直被我们忽略;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弃入了大自然可以污染多少万升水吗?60万升水啊!这可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42亿只啊!一节五号电池可以污染一立方米的土地,一立方米的土地可以使7个人遭到重金属中毒,危害如此大,而中国每年要用各类电池近百亿节,可回收率不足1%。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电池被我们随意丢弃在大自然中,它们可以污染多少水和土壤啊?

朋友们,我们人类永远是最聪明的,我们已经觉悟,我们已开始制止我们的破坏行为,例如:欧美各国在经济上设置绿色壁垒,抵制一切不合理的以破坏环境来获取利益的产品,从而使一些国家制止继续破坏环境的行为,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可是在我们中国,多数人环保意识很淡薄,泱泱大中国,浩浩礼仪之邦,怎能落后于世界环保浪潮呢?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倡议:

1、大家行动起来,勇于同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作斗争!

2、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饭盒、方便袋,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3、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用好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4、大家要把自己身边的每节旧电池回收起来,再处理。

重视环保,从你我做起!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你我能力有限,但你我的心无限。

2022个人节能低碳心得体会二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用等六个方面做好节能减排, 增强社会和环境效益,公司特制定以下节能减排计划:

1、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推动全民参与,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2、科学节能,全民减排。让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创造更加节约、更加洁净、更加文明的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3、反对浪费 倡导适度消费。坚决杜绝浪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等行为,奢侈浪费的个人行为,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4、办公室在日照正常情况下,关闭照明灯,下班后要关闭电脑、照明灯等用电设施,防止长明灯现象,杜绝安全隐患。自来水龙头随时关紧,杜绝滴流水现象。

5、家庭生活中,要合理节约液化气,将厨房灶头更改为节能型灶头,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杜绝空烧或泄漏现象。

6、设立废纸回收箱,将节能减排措施贯彻在实践中,积极参与社会环保节约活动,树立公益形象。

7、发动员工为节能献策献技。发现浪费、破坏现象及时改正,提高员工节能意识,积极创建节能降耗型单位。

2022个人节能低碳心得体会三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央和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通过及时传达,精心部署,强化服务和加强监管,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措施,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目标任务。

节能目标任务: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xx年下降6%。列入

个人节能低碳心得体会 关于节能低碳的感想(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