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白云机场发展历程(六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广州白云机场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一
欢迎来到洪秀全故居参观!洪秀全是我们花都的骄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名字,所以大家来到花都一定不能错过洪秀全故居。
大家都知道洪秀全领导的是一次农民运动,但洪秀全自己可不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书生。古时有一句老话叫做“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我们这位书生却是不同,不但造了反,而且造了大反,从广东直打到南京,还挥师北进,直攻北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昵?我带大家参观时慢慢给各位讲解,参观完之后大家就全明白了。
好,大家进门先向左转,这里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土屋,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散客们常常都漏掉它,但这才是真正的重点——洪秀全教书的私塾。大家进来看一下,是一间土坯砖砌成的简陋小屋,里面光线暗淡,几排古旧的小桌椅,但这就是这官禄抪村一百多年前的私塾了。当时叫“书房阁”,洪秀全5岁就开始在此读书,到了16岁起又接过教鞭,开始在这里教书。
不过,这已不是原来的房子了,因为在洪秀全金田起义之后,清朝政府曾与1854年和1864年先后两次到官禄抪“诛九族”,差不多所有的亲人都被杀光,村里所有的房屋都被烧光,什么都推平了,这所私塾当然更不能幸免。所以现在的房子是解放后根据调查资料和考古发掘在原来的地基上重建的。
现在,大家跟我到洪家祠堂参观,昔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后常在此处向村民宣讲教义。金田起义后宗祠被清军焚毁,1911年洪族后人将之修复。这里展示着太平天国起义的许多介绍资料。洪秀全当年也曾是一个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1843年他最后一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时见到了一本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上面宣传众生平等、人们都是兄弟姐妹等思想,这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开始宣传这些思想,并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让普通农民易记易懂的歌谣,让孩子和农民们到处传唱。里面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等。这些思想极受广大农民们的赞颂。
这时候正是鸦片战争以后,国家为了赔给外国人钱拼命在民间搜刮,民不聊生。农民们为了活命不停地发动暴动,1842到1850几年间全国的农民暴动达90多次,但由于他们力量分散,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思想指导,很快就都被镇压下去。洪秀全可不是这样急急忙忙没有远见的人,他只是在乡间宣传他的这些歌谣,给人们心中种下种子,并成立乡民组织互助互帮,共同抵抗敢府和土豪劣绅的盘剥欺压。这样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850年,在广东、广西的十多个县里都建立了他创建的拜上帝会,会员超过l万人。
1851年,广西闹灾荒,人们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洪秀全带领他们在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他不是在家乡宫禄抪村发动起义,却跑到广西的金田村去起义呢?这是因为一开始他在家乡砸毁孔子牌位受到当地官绅的迫害,使他无法在家乡立足,另一个原因是金田所在的那一片地区是广东、广西的交界处,还是汉、壮、瑶混居的地方,清政府统治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洪秀全聪明地避实就虚,再加上当时是广西闹灾荒,人们暴动的动力大,这些条件相加,造就了成功的金田起义。
起义之后,他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因为他一直宣传的就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接着太平军北上,同年秋攻战永安(今蒙山县),在这里整顿建制,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第二年春天夺取了武汉三镇,队伍发展到50万人。再下一年春天,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在这里,改名为“天京”,并在这里组织了北伐和东征、西征。
西征是赖汉英指挥,一路夺取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占领了大片土地。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北伐就打得比较苦了,出发时一路顺风,直打到天津,北京震动,巨商富民举家迁徙。清政府吓得发慌,派出了他们最厉害的僧格林沁一路拦截。由于洪秀全以及他的主要将领都是南方人,从不知北方的严冬会寒冷到什么地步,以至于睡在露天的士兵们冻死在冰凌上,沿路皆有。最后北伐军一路浴血奋战两年,全军覆没,但连僧格林沁都说他们被围时“粮米断绝,但或战或守,从容不迫,毫无溃乱情形”。
在这东征西讨的过程中,留在南京的领导集团却发生了变故。因为太平军到底是一支农民的军队,封建意识非常严重,动不动就闹什么“降神”的活剧。东王杨秀清为了夺权,常常表演上帝附身,让洪秀全向他下跪,而许多人也都深信不疑,这样内部的领导就乱了套。于是先是北王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然后韦昌辉又被杀,然后翼王石达开又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也病逝,最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击败,坚持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18个省的太平天国革命终于失败。
大家现在跟我出来去参观洪秀全出生长大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排六间房就是他的父母、兄弟,和他以及妻儿所住的地方。最左边的一间就是洪秀全夫妇的住房,现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洪秀全故居”,这块匾是郭沫诺题写的。1849年,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后为幼天王)就在此诞生。洪秀全所写的《原道救世歌》等文献也全都是在这所房子里完成的。
这是他父母的房间,里面现在挂着身穿清装的洪秀全高祖夫妇画像,上有洪秀全亲笔题诗。其他是他的兄弟的房子和厨房等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种独特的床,四周略略高起,像一个槽似的,对了,这就是客家人独有的木床,俗名叫“猪槽床”,可能有人要问“洪秀全是客家人吗?”对!正是这样,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太平天国的服装,每个人都戴一个式样独特的头巾,这正是广东客家的人传统服饰啊!直到现在粤北的河源、连平等地还有许多客家人是做这样的打扮呢!
前面我们说过,当年金田起义之后清政府到这里来杀人放火,村里所有的房屋都给烧光,这些房子当然也烧光了,所以这也是在原墙基的地址上复原的。大家看看右手边,这里还有没复原的墙基,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另一位名人洪仁玕的住所,他是太平天国的干王,在后期总理朝政,写有《资政新篇》这部著名的我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大纲,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好,下面大家跟我来看看不远这棵繁茂的大龙眼树。这是洪秀全少年时亲手种下的,它旁边就是洪氏家族饮水的古井。当年因为井旁边都是花岗岩,很难种活树,种了许多次都长不成,终于只有洪秀全种的这一棵成活了,当时村中的人都说这娃子将来要成人物。相传就在清政府来烧村的前一天,天降大雨,一道闪电击中此树,将它劈成两半,于是它才逃过敌人的焚毁。没想到此树并没有死,第二年又发出了绿芽,直到今天,每年的七八月闻依然硕果累累。
大家看它的树身从中间分为两半,并且匍匐在地,宛如偃卧双龙,但倔强的它又从两端向上伸展,五条新生枝干从树身拔节而起,枝繁叶茂起来,荫盖的面积更大,一棵树比两棵树的范围还大。1959年9月,谢觉哉参观时即席题诗一首:“天王理想今全现,扫尽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载龙眼树,年年展眼看分明。”这棵树正象征了洪秀全的精神,不屈不挠,战斗到底,并永远向往着太平美好的新生活。
主题广州白云机场发展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广州白云山为南粤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东北向,属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支脉的九连山山脉末段,白云山聚拢着三十多个山峰,山体相当宽阔,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每当霏雨绵绵,云雾缭绕于黛山葱绿间,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羊城人们一向喜欢到此登高游览,尤其在九九重阳,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白云山,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景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白云山景色秀丽,自古以来就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如“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和“云山锦秀”胜景两度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清末时有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等古寺及白云仙馆、明珠、百花冢等名胜古迹。每逢九九重阳佳节,羊城人民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届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
千百年来,白云山名胜古迹虽多,但屡经兴废遗存很少,尤以近百年来历经沧桑,频遭破坏,到解放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解放后,白云山才获得新生,广州政府组织群众,广植林木,修筑了10个水库,开辟公路沟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顶公园及山庄、双溪旅舍,重现了白云山万木葱茏、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届广州政府的建设,专门成立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经过多年的建设、经营和发展,白云山已建设成为规模宏大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目前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景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白云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白云山地处我国南方,属亚热带气候区,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拥有各种植物876种,其中有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揪、土沉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等。野生的657种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用材树种86种,药用植物343种,野生观赏植物97种。目前白云山的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据统计,白云山目前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所谓“市肺”,就是指白云山位于城市中心,山上大面积绿化,是个天然蓄水的固态水库,是个抗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又是空气净化器和调节器)。据测定,白云山空气质量已达国家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国家0类标准,地表水质也达到国际规定。一些山涧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白云山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遗址。秦末高士郑安期隐居在白云山采药济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晋代江苏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这部道家名作;南梁时景泰禅师来此建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庙,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是羊城旧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苏轼、韩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诗,他们的诗文寓情于物,成为岭南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战争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题词。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曾在当时的白云山山庄旅舍进行过国事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及国际友人也都曾在此观光并题名,为白云山风景区留下了不少墨宝。
解放后,白云山更披上了新装。一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陈毅、陶铸、郭沫若等hgfh都曾来此观光、小憩和接待外国来宾。如今的白云山已是千山吐翠、万木争荣、景观多样、设施齐全。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峦叠翠间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天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白云仙馆、聚芳园、麓湖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广州溜冰俱乐部、鹿鸣酒家等与新建成的云台花园、雕塑公园、白云滑道等景点,以及一应俱全的娱乐服务设施,使白云山这座千古名山为广大游人提供了一个可游、可居、可乐的现代桃源仙境。 几千年来,白云山几经盛衰,到今天已成为“山幽、林绿、气清、景美”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4a”景点,并以“云山叠翠”之名列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
摩星岭景区包括广州碑林、九龙泉、碑林景区、白云山赋、南雅堂、双溪别墅、山庄旅舍和摩星岭等景点。 广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毁于抗日战争。1992年由广州政府投资,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于1994年对外开放。
一进碑林,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气势磅礴的九龙柱。它高6米,直径11米,重9.9吨,用青石雕成,柱上端
广州白云机场发展心得体会精选 白云机场发展历程(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