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护的心得体会总结 防护指南心得体会(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防护的心得体会总结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1.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

2.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

3.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5.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二)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三)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四)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佩戴。

3.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最新防护的心得体会总结

一、防护三件宝:口罩、消毒剂、护目镜。

二、四不伤害:不感染自己,不感染别人,不被别人感染,不看着别人被感染。

三、三项教育:家庭防疫教育、病区防疫教育、所在单位防疫教育。

四、杜绝三违:违规出入人密场所、违规进出重点疫区、违反所在地防疫要求。

五、防疫三要素:通风、洗手、消毒。

六、四不放过:传染源不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追究不放过;防疫措施未采取不放过;社会公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七、五查:查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体温是否超过37.3度;查是否戴口罩;查是否有疫区接触史;查防疫要求是否落实。

八、四不两直:不聚会;不串门;不握手;不扎堆。直接居家隔离;直接个体防护。

最新防护的心得体会总结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

3、《实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秦皇岛海岸线景观建设工程鸟类博物工程位于规划用地南端的鸟类生态保护观赏区,鸽赤路与海滨大道交叉口的东北侧,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高度为9.3米,总建筑面积1949.5㎡,建筑占地面积:2916.1㎡,其中室外木平台、栈桥建筑面积:966.6㎡。建筑工程为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一级,防水等级ⅱ级,50年一遇高潮位为1.923米,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施工中设置一台塔吊及2架物料提升机作为主要垂直运输工具。

三、安全防护内容

1、“三宝”主要是指建筑施工现场经常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的质量和正确使用,对于充分发挥其安全防护作用,防止事故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四口”主要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在建工程的上述洞口,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

3、在施工现场,当高处作业中工作面的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底于80cm时的作业称临边作业,如:基坑周边、卸料平台边、框架结构的楼面屋面边、挑檐边等。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牢固可行的安全防护设施。

4、其它的防护部位还有:交叉作业区段等。

“四口”及其他洞口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件、张挂安全网、设防护门等防护设施。

(1)各类预留洞口的防护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盖板必须保证不挪动移位。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临时缺件形成的洞口,用木竹盖板盖住,并保持盖板搁置平稳,不挪动移位。

3)楼板面等处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应设置扣件扣接钢管网格,并在其上满铺木脚手板或竹笆;或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网做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

4)楼板面等处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必须在洞口四周设高度1.2m的双道横杆护身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5)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以上要求外,还应设明显的标志。

6)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门(门隔栅间距不应大于15cm),或采用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上、下两道),下设挡脚板。

7)下边沿到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8)对临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2)楼梯口的防护

1)楼梯扶手应在楼梯踏步拆模后及时安装,否则,应沿楼梯梯段两侧设高度为1—1.2米高的护身栏杆。

2)按规定设防护门(栏板)外还应在井内首层固定安全平网,并每隔两层最多10米增设一道安全平网。

㈢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必须根据不同的临边作业场所,设置不同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和安全网等。

1、临边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都设置防护栏杆。⑵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设防栏杆。。

⑶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垂直运输设施与建筑物相连接的通道两边,亦须设临时护栏,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2、临边防护栏杆的规格及连接要求

⑴钢管横杆及栏杆均采用ф48的钢脚手管。

⑵钢筋横杆上直径不应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应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应小于18mm采用电焊或镀锌钢丝绑扎固定。

3、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

⑴防护栏杆应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距防护面高度为

1.0—1.2mm;下杆距防护面高度为0.5—0.6米。栏杆柱间距最大不应大于2米。防护栏杆应加安全立网封闭。

⑵防护栏杆、栏杆柱的固定:

①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距坑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②当在砼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⑶栏杆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k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积或加密栏杆柱距。

防护的心得体会总结 防护指南心得体会(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