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 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一
摘要:“猛料”是近年来生成的新词语。它的生成除了有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也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从新词语“猛料”的个案分析来看,社会文化因素对生成新词语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猛料;烹饪术语;饮食文化;民族思维
“猛料”是近年来在新闻媒体,特别是在报纸杂志、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新词语。它最初作为一个烹饪术语出现,指“强烈有力的烹饪辅料”;后引申为一个新闻术语,指“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消息”。
北京语言大学李润生先生在《新闻术语“猛料”的意义及其变化》一文中,从语义学的角度论述了“猛料”这一新词语出现的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思考,这一新词语的产生与词义引申变化,还有语言外部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
从最初语义看,“猛料”属于饮食文化的烹饪词汇。在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并伴随形成较高的烹饪技术和完备的五味调和理论及实践。如表示烹饪方法的术语,就多达烧、烤、煎、炙、爆、焙、炒、蒸、熘、炖、涮、腌等十多个。商周的《礼记o内则》就记载:“凡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韭;三牲用艾,和用毓,兽用梅。”发展到现在,中国烹饪采用的调味品多达五百多种,几大特色菜系: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用“料”调出的味是这些菜系独有的标志,用以命名这些调味料及其味道的词语极其丰富繁杂,“料”在饮食文化词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和“料”有关的词汇。
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种语义联系反映了新词语“猛料”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已有“作料”的基础上出现“猛料”,是现代人们对烹饪调料进一步认识和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如罗常培先生所说的:“语义发展史与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的发展分不开。”因此,是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孕育了新词语“猛料”的生成。
二、传统民族思维的构造
如果说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新词语“猛料”产生的土壤的话,那么民族传统思维是其产生和词义变化的种子。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的产物和思维的手段。”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下:一是作为烹饪术语时,“猛”与“料”两个语素相结合的思维;二是后来作为新闻术语时,从烹饪术语转变到新闻术语的引申转变的思维。
“猛”是现代汉语中有很强能产力的语素,基本义是强烈、有力,与“料”结合组成偏正关系修饰“料”,突出强调了烹饪作料的强烈有力的味道。这一语素组合,与我国注重烹饪和调味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分不开的,其思维就源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作料的深刻认识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用味觉来体验和认识饮食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扩大到了观察和认知其他的许多领域,并形成传统的民族思维认知模式。
事实上的确如此,李波在《“吃垮”中国——中国饮食文化反思》中就说:“中国人是靠味觉在认知自己、认知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味觉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生理想,味觉就是一切。”虽然李先生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用味觉思维来观察和认知的事实。这也可以用汉语语言作为佐证,在汉语词汇中,表味觉的这个“味”字大量修饰人生、人情、工作、文章等广大领域。如:人生百味、人情味、工作没味、文章有韵味等等。这些短语表明,“味觉思维”早已超出饮食范围而扩大到其他领域,是我国民族观察和认知人、自然等许多领域的思维方式之一。
那么,在这种传统民族思维的影响下,新词语“猛料”自然会从烹饪术语过度到新闻术语。
三、现代个性社会的催化
如果说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是新词语“猛料”产生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土壤和种子的话,那么现代个性社会就是其生长的催化剂。
从新词语“猛料”的出现到现在不过五六年,相对于上文谈到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来说,它不应该出现这么晚;相对于“猛料”词义引申变化的时间来说,它又是这么快。这就说明还有另外一个影响新词语“猛料”形成和词义引申变化的因素:现代个性社会。
对于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二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夏日可畏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1、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啊,我爱夏夜的星空,因为它是那么绚丽多彩,那么美丽动人,那么富有神秘感。
3、虽然初夏让我晕沉沉的,可是初夏也是有很美丽的花开了,如刺桐、凤凰木等,带来了另一种自然之美。
4、夏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粗犷,豪爽,不若秋雨的缠绵,悱恻,散乱如丝,乱人心扉。
5、空中没有一丝云,头顶上一轮烈日,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6、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7、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8、盛夏里,太阳几乎天天恣意横行,挥舞着它的铜盾横立在充满黄色烟雾的天空中。描绘盛夏,离不开描绘盛夏的太阳,离不开描绘太阳的炎热给大自然、人类带来的种种后果。
9、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10、时值盛夏,清风徐徐,月升东山。老槐树上虽然没有鹊儿,但知了却不停地鸣叫着,池塘里的蛙声大作。
11、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12、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走来了。
13、夏天的一个晚上,天上星星闪烁,一阵阵凉风驱散了白天的余热,大地一片寂静。
14、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
15、夕阳的光辉笼罩细纱,阵阵和风带着花香向你扑来,送给你一分惬意初夏的晚风,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这间简朴而舒适的客厅。
16、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暴晒,骤雨的浇淋,那草木就蹿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变得葱茏青绿了。
17、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18、夏天,在我的印象里是清晨晶亮的露珠和夜晚繁多的星星。
19、太阳刚一出头,地上像已着了火。
20、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对于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三
abcc式的经典词语摘录
傲骨嶙嶙、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板上钉钉、波光粼粼
波光鳞鳞、薄暮冥冥、不过尔尔、不甚了了、长夜漫漫
此恨绵绵、大才盘盘、大才盘盘、大腹便便、大名鼎鼎
谠论侃侃、得意扬扬、得意洋洋、颠毛种种、钉头磷磷
独行踽踽、丰度翩翩、风尘碌碌、风尘仆仆、风度翩翩
风雨凄凄、福寿绵绵、俯仰唯唯、负债累累、顾虑重重
瓜瓞绵绵、怪事咄咄、关情脉脉、含情脉脉、好善恶恶
鸿飞冥冥、虎视眈眈、虎视耽耽、饥肠辘辘、吉祥止止
剑戟森森、空腹便便、苦海茫茫、来势汹汹、泪眼汪汪
两手空空、聊复尔尔、路远迢迢、妙手空空、磨刀霍霍
目光炯炯、暮气沉沉、怒气冲冲、其势汹汹、气喘吁吁
气势汹汹、气息奄奄、千里迢迢、情意绵绵、秋波盈盈
秋水盈盈、群雌粥粥、热气腾腾、人才济济、人情汹汹
人情汹汹、人心皇皇、人心惶惶、人言籍籍、人言藉藉
人言啧啧、杀气腾腾、神采奕奕、生机勃勃、生气勃勃
瘦骨嶙嶙、书空咄咄、书声琅琅、书声朗朗、死气沉沉
逃之夭夭、桃之夭夭、天理昭昭、天网恢恢、天下汹汹
铁板钉钉、铁中铮铮、童山濯濯、万里迢迢、万目睽睽
威风凛凛、温情脉脉、文质彬彬、文质斌斌、无所事事
喜气洋洋、相貌堂堂、想入非非、小时了了、小心翼翼
对于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四
1、痛切,悲壮,绝望,痛苦,痛心
2、悲伤,哀伤,焦急,悲悯,忧虑
3、哀叹,凄切,怅然,焦虑,哀鸣
1、痛心入骨,泪流满面,不吝赐教
2、心胆俱裂,刻舟求剑,失魂落魄
3、人琴俱亡,泪干肠断,失声痛哭
4、欺人之谈,见死不救,忧心忡忡
5、双眉紧蹙,悲痛欲绝,痛心拔脑
6、悲哀哽咽,捶胸顿足,阳奉阴违
7、牵肠挂肚,抱头大哭,哀痛欲绝
8、赞不绝口,欲哭无泪,哭声震天
9、悲痛落泪,如丧考妣,心痛欲裂
10、愁肠百结,凄然泪下,莫明其妙
11、半壁江山,撕心裂肺,悲天悯人
12、泪如雨下,亲密无间,一语道破
13、人面兽心,悲痛惨目,愁肠寸断
1、哀号,哀叹悲哀,悲伤,悲痛,悲戚,悲愁
2、忧感,忧心,悲痛,伤感,伤气,伤神,痛心
3、痛苦,痛切,悲切,悲凄,悲泣,心碎,辛酸
4、哀伤,哀痛,哀戚,哀怜,哀悼,哀思,哀怨
5、饮泣,啜泣哽咽,呜咽,恸哭,悲观,悲叹
6、哀愁,愁闷,愁苦,忧愁,忧郁,忧闷忧伤
7、哭泣,大哭,痛哭,嚎哭,哀哭,偷哭,抽泣
8、悲怆,悲酸,悲壮,悲愤,悲凉
1、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悲痛境。
2、凄怆流涕:凄怆:伤感悲痛。悲伤得流泪。
3、风木之悲: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4、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5、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6、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7、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8、见哭兴悲: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我的悲伤。指产生同情心。
9、捶胸顿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10、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11、涕泗纵横: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12、风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13、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悲痛到了极点。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15、毁不灭性: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16、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痛。
17、铁佛悲痛,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悲痛,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18、楚囚相对: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19、风木叹: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20、老大徒伤: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21、悲不自胜:胜:能承受。悲伤得自我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22、存荣没哀: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23、悲愧交集:愧:羞惭;交集:交织。悲伤和惭愧的心境互相交融。
24、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25、触目伤怀: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的悲伤和回忆。
26、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27、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痛。
28、哀痛欲绝:悲痛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9、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30、呼天抢地: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31、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32、五内俱崩:悲痛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33、大放悲声:放声痛哭。形容十分悲痛。
34、泪如泉滴:形容触动悲痛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35、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36、哀喜交并: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齐。
37、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38、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39、抱头大哭:形容十分悲痛或很是感动的样貌。
40、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景而心中极度悲伤。
41、伤春悲秋:伤:忧思,悲伤。因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悲伤的情绪。多形容多愁善感。
42、抱头痛哭:指十分悲痛或感动,抱头大哭。
43、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十分悲伤。
44、疾首痛心:①悲痛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
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 词语理解心得体会范文初中(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