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三话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 《水浒传》第三回读后感受(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水浒传第三话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在水浒传里,我最喜欢的人不是宋江,不是吴用,而是浪里白条张顺。有人会为此感到奇怪,可能是因为自身不会游泳,所以我对会游泳的人极为钦佩,但书里会学水的有其他人,比如张顺的哥哥张横,还有李俊、童威和童猛都会水,但书中是这么说张顺的:“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浮得四五十里水面,水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形似一根白条,更兼得一身的好武艺……”虽说有夸张成分,但也显出张顺在水中的厉害,尤其是在第三十八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张顺在陆地上虽然吃亏,但在水中李逵却被张顺收拾了一顿。由于被言情小说毒害,我自动把张顺的那一身白肉脑补成雪白的肌肉,所以张顺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水性好的美男子!
我也喜欢张清,因为他很强,石子掷无虚发,连打一十五员梁山泊好汉。
李逵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人物,他很孝顺,也很讲义气,敢勇当先,说话也像个小孩子,常常引人发笑。但另一方面,他太鲁莽,不听人的劝告,好杀人,李逵杀了小衙内那回就使我很气愤。
我最喜欢看武松打虎和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那几回,简直大快人心,我真佩服武松的机智!
梁山泊陆陆续续聚集多少好汉啊!我真羡慕他们的快活。
看水浒传的时候,时常在想,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它看完?因为这一本书“胖若两人”,好了,就在七夕那天,我读到了水浒传的结局,尽管我早就知道水浒传的结局很悲凉,但自己亲自读到一个个英雄遭到惨死时心情是何其的压抑!张顺死了,张清也死了,武松断了手臂,一百零八位英雄只剩下三十六位胜利回朝,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落日江流不尽悲”
读到张顺死了,我心中全是惋惜悲哀,但下一回接着又说,“张顺魂捉方天定”,我真是又想哭又想笑,大哥,不愧是我看上的人,猛啊!连宋江也死了,在死之前,担心李逵会反朝廷,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义之名,也将其毒死。连张顺死了我都没哭,看到这里我竟泪如雨下。忠义!忠义!忠义是有多么重要,梁山泊上设的堂也叫忠义堂,忠,忠心,对国家,对自己;义,义气,对兄弟。宋江一心想要报效朝廷,只是做错了选择,奸佞当道,皇帝被蒙蔽了双眼,一颗忠义之心对于那些奸臣来说是多么可笑,一颗钉子,拔就拔了吧!花开又被风吹落,云皎哪堪云雾遮!所以宋江他们走向失败该是必然的。
也许我的感受不深,也许我还有一些东西没悟懂,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有关水浒传第三话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在这闷热无聊的暑假中,最惬意不过的就是读一本好书,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这不,我就在暑假中看了一本由施耐庵写的、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从小父母也许就会和我们讲有关于《水浒传》的故事了,比如说三拳打死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怒杀阎婆惜、武松打虎等,这些故事我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是文学界的学者们一直议论纷纷的一件事,有的人说是施耐庵写的,有的人说是罗贯中写的,还有人说是施、罗合作的。
《水浒传》内容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中,鲁达无意中听见金翠莲在哭泣,问明情况后得知是镇关西欺辱她们父女,心中怒火顿起,先把金翠莲父女给安顿好了之后,自己便去找镇关西评理,先开始耍郑屠,镇关西看见鲁达身强力壮,就没敢吱声,但是时间长了,镇关西很累,也火冒三丈冲鲁达发火,鲁达看见激将法成功,便说明是为了金翠莲父女而来,然后不容分说对镇关西的肚子就是一脚,镇关西趴在地上没起得来,接着鲁达又补了三拳,镇关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死了,鲁达看见之后很是害怕,于是回去后收拾行李走了,后来官府也通缉了他。就这件事而言,鲁达也就是后来的鲁智深,见义勇为,这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他处理的的方法确实欠佳,他不由分说动起了手,而且还把人打死了,这点做的很不好,但是镇关西也欺人太甚,鲁智深太激动了。
《水浒传》中前七十回主要写的是朝廷腐败,人们纷纷竖起义旗,去梁山入伙,有的是朝廷官员,比如说:双鞭呼延灼、急先锋索超等;还有的则是一些普通的人民群众,比如:浪里白条张顺、阮氏三雄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虽然人物们种种个性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义。
《水浒传》这本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让我们读者受益匪浅,值得一看。
有关水浒传第三话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原本对《水浒传》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的。
毕竟我是个女生,自然是喜欢脂香粉气、柔和诗意的《红楼梦》多一些,认为成天打打杀杀的《水浒传》很没劲。
可是,当我翻开扉页时,深沉的文字间萦绕的古老质朴之气已将我彻底征服。一个个粗壮的铁血汉子,他们重情重义,直率坦诚,不拘小节。如果说《红楼梦》是萦绕在耳边的一支琴曲,婉转悠长,余音袅袅,那么《水浒传》就是回荡在脑海里的鼓声,大气磅礴,震人心魄。
并非不爱红楼,只是被梁山好汉的激情所感染,也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摈弃胭脂华服,到烽火弥漫的战场上去厮杀一番。
除了热血澎湃,《水浒传》细腻的笔触也让我印象深刻。古白话是有些生僻难懂的,然而却更有味道,将人物形象勾勒得充实丰满。一百零八位好汉,多数性格鲜明,即使有个别性格类似的英雄,作者也会将他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出来,让人过目不忘。像鲁智深和李逵,两人虽都是直爽鲁莽的好汉,但鲁智深粗中有细,仗义疏财,李逵直来直往,率真耿直,甚至滥杀无辜。
反面角色的刻画也很不错。而我认为,《水浒传》中最大的反面角色就是宋江。
因为宋江他厚颜无耻、背信弃义、虚伪、狡诈,就是一个红果果(赤裸裸)的卑鄙小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宋江一心想招安,想过安生日子,结果让那么多人给他陪葬!既然他本就不想为寇,上什么梁山?既然他看不清朝廷腐败、大局形势,当什么首领?最后竟怕李逵替他报仇,坏了“忠义”,骗李逵也喝了毒酒!这就是为了名声、面子而不惜杀了兄弟的宋江!一介懦夫!而且每次俘获敌方将领时,他都要“慌忙解开绳子”,怒叱手下,扶起将领,作势要退位让贤。人家脸皮可没他那么厚,自然是受宠若惊、羞愧不已,最终
水浒传第三话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 《水浒传》第三回读后感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