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 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总结(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一
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中,弥漫着宗教般的气息,信仰就是幸福!整部电影就像一场布道会,诉说着生活的苦恼无奈,引诱你投入到“幸福”这种信仰之中:信仰幸福,它便会来敲你的门!影片中史密斯主演的是一名40岁的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克里斯。他勤奋努力,却总没办法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总会相信这样的日子会过去的,而最后他真的熬过去了。妻子琳达终究因为不能忍受柴米油盐的困扰、养家糊口的压力,离开了克里斯,只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相依为命。事业失败加之穷困潦倒,又成为了单亲爸爸,克里斯的银行帐户里也只剩下了21块钱!生活似乎把他已经逼到了绝路,懂事的儿子无条件的的信任和爱是他唯一的别人无法从他身上夺走的财富!
为了生存,他每天穿戴整齐,西装革履,堆起笑容,坐了n小时的冷板凳得到的却是医生没有空的答复,偶遇好心的医生愿意买他的仪器了,却发现仪器居然坏了……他仍是每天不停的奔波,不停的奔跑,抢回了在流浪者那里寄存却被带走的仪器,抢回了误认为是“时光机器”的行人窃取的仪器……在教会里,高唱主耶稣的圣歌,他激动不已,因为儿子很乖很懂事,父子幸福的相拥!从破旧的公寓到汽车旅馆、公共厕所,教会收容所。一步步的落魄,在绝望中寻找着希望,幸福之门也逐步向他打开。费尽周折的他赢得了在一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期间没有薪水,而且最终20个人中,只有一人可以成功进入股票投资公司。为争取这一个名额,他不得不利用一切时间来打客户的电话,他始终没有发下话筒,因为这样每天可以节省8分钟时间;他从来不去饮水机取水喝,因为这样他可以不必上厕所以节省时间提早干完工作,可以去接儿子,赶在下午5点前能到教堂为儿子争取一张睡觉的床!但这些并没有摧毁父子间的亲情与他们的信念: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勤恳的努力,主人公终于迎来了那幸福的时刻。
片子中有个关于上帝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个虔诚的落水者希望上帝能救他。一艘船过去了,他拒绝被救,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第二艘船又过去,他仍然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被救。后来落水者溺死了。天堂上,他不服气问上帝,万能的主啊,你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回答道,为了救你,我派出了两条船。所以说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在机会来领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当连最后的机会没了的时候又盼望机会再次降临。人,真的有时候是很矛盾的,总是想着将来的会更好,会有更好的,我觉得机会是不等人的,有机会我们就应该把握一切。
就如同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序言中说的那样,这世界大多数人都在迷茫。我们安慰自己,只因为那里,或许有个上帝,端坐天堂。看到最后,我终究是红了眼眶。虽然片子励志的目的这样暴露这样突兀。八十年代初的美国,越战结束五年,这个社会才开始慢吞吞的让战争的萧条逐渐复苏。黑人、婚姻破裂、受教育不多。带着这些背景的主人公足以映衬出一些美国当代社会的现实残酷。爱默生曾说在美利坚这个国家,无论是精神还是财富,从来都不会平等。可是放眼四顾,每个人都在微笑,看起来都是那么幸福。
生活是苦的,眼泪是咸的。卖掉那些白色的“时光机器”不足以维持一个很好的生活,却足以引起嬉皮士少女和精神病患者的目光。全球化把人缩小,电影又把人放大。安东里奥尼的一句话道尽了电影艺术的魅力。我们失去了关注的焦距,可对于金钱和物质,我们仍旧保持充足的食欲。
我读过第一本书——《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有句话这样写道: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于是我们看到了,平时彬彬有礼,看到幼儿园外墙上有涂鸦都无法容忍的父亲,却被生活逼的像条疯狗:不付出租车费,为了十四美元和好友翻脸,还蛮狠无礼插队爆粗。在社会底层挣扎太久,生存的本能无意中便丢掉了美德。
羡慕别人的生活如此精致,自己的却那样暴力。幸福轻轻的敲门,而不幸和灾难却把门粗暴的踹开。所以,我们常常说错过爱情,错过幸福,而灾难和不幸会像路边的小流氓一样不停的纠缠你,它们通常不会粗心的檫肩而过。
对于软弱的人来说,受害是一种习惯。在安稳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对前方的灾难和危机的甄别能力,我们不在意,是因为通常我们觉得自己不会像那个父亲一样倒霉透顶。
活着,真是很辛苦的事情,却总有自己坚持的理由。昨天夜里和一个女性朋友促膝长谈,她说如果不是这样或者那样的牵挂,还不如坐在铁轨间死掉。我其实很想告诉她,人生越没有意义越值得过下去。这是加缪的话,充满了我们对上帝安排的稀松命运的挑衅。尼采飞扬跋扈的说上帝死了,而我温柔的说上帝只是离开了天堂。他要让位于我们心中具体的某种幸福和理想。
就像片中的克里斯不停的对孩子和妻子说,“我们一定会好起来,我们一定能够好起来的!”在打篮球的时候,他还说,“孩子,你一定要保护自己的梦想。”那一刻,我看到,幸福的家庭和孩子才是他真正的信仰——没有繁文缛节的文艺腔,只有一个父爱温暖的硕硕冬阳。
其实,成功与否,都是自己的心理在起作用。自己心理能够承受压力痛苦的,当然你会成功,而心理素质是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一次次磨难中提高的。
克里斯让我明白,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自由的。弗兰克说过:“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其实我们任何人,只要有梦想,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和决心,都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改变我们的地位。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记住了克里斯给儿子说的那句话:“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既然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有关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二
幸福是什么?是寒夜里的一杯茶;是一句来自陌生人的问候;是妈妈无私的母爱;还是来自同学的关心……其实,我要说的,是一件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
我很喜欢玩手机,因此导致我的视力慢慢下降,爸爸经常为此发愁,绞尽脑汁地想:到底有什么方法才能不让我玩手机。可是无论爸爸用尽了办法,我还是经受不了手机的诱惑,爸爸也对我无计可施了。
可是,直到有一次。
那是一个悠闲的午后,我就悠然自得地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爸爸见我又在玩手机,脸瞬间就阴了下来,可我还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手机,什么也没察觉到。
“闺女,别玩手机了,过来,给你看个东西!”爸爸神秘地说。“什么东西啊?”虽然手机很好玩,但是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忍不住想看这个东西。
只见爸爸拿出了一个类似于风车的那种东西,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你吹一下看看。”好奇心再一次驱使了我,我吸了一大口气,鼓起了腮帮,“呼~”我吹了气,“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只有巴掌大的东西竟然可以发出音节!“这也太神奇了吧,哪里买的啊?”我忍不住问了一句。“这不是买的,这是我做的。”爸爸回答道。
我张大了嘴,成了一个“o”型,完全不再想玩手机了。随后就是从嘴里蹦了几个问题:“爸爸,你咋做的?爸爸,你做了多久?爸爸……”
只见爸爸笑了笑,带我到了楼上的那个房间,一开门,就能看到胶水、剪刀、纸板等好多东西,爸爸说他就是用这些东西做的。我再次把心目中爸爸男神的形象提到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度。
一下午,我和爸爸玩得不亦乐乎,没有再碰一下手机。
所以,幸福在我看来,就是——陪伴自己的家人,不要因为电子产品而拉开了原本之间很亲近的距离。
有关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三
“嘿!你的幸福!快捡起来!”
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是谁在唤我?不知。只看见熹微的阳光已跌跌撞撞地闯入了我的家中,倒在了餐桌上。温暖充实了整个房间,餐桌上,是父母出门前替我准备好的各种山珍、海味。我托着懒洋洋的步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已是中午,我才起床,坐在餐椅上,看着日复一日的饭菜,倍显平淡,无趣。
驻箸,偶然发现,一个离我有些远的很不起眼的盘子里,似乎装着什么似曾相识又稍感陌生的东西。伸长脖子张望,便感到它的与众不一样。整盘的。绿色,没有任何点缀,像个小山包。由于视力不好,凑近才发现,是一盘苦瓜。凹凸不平的表面似乎是因为风霜烈日的磨练而留下的“创伤”,不禁让我想起爷爷那双苍老,布满老茧的手,亦是这样,经历过一场鲜为人知的洗礼。
很久没吃苦瓜了,忍不住夹了一大口放进嘴里,“啪嗒,啪嗒”地嚼两下,咽了下去,咦~好苦,由心而声。的确苦,可是这种感觉也很爽,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此刻也算人上人了吧!
就这样,用这种莫名的心境品尝完了一盘苦涩,这种苦涩的滋味缠绵在了身体各处,我感受到了吃饭的乐趣,以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
苦,必不可少。
每一天都穿梭在平淡无奇的人海,细想这些年从未感知红尘的风霜苦难。我差点在其中忘记了自我,迷失了方向,没有意思幸福的感觉,一切都麻木了。每一天沐浴在暖阳里,而这阳光却如寒冰一般刺痛着我的心和每一根神经。正真的温暖,应在幸福中寻觅;真正的幸福,应在磨练中萌芽。惟其痛苦,才有幸福。
我想去田野里耕种,帮农民收割,我想去菜地里摘苦瓜,把它们从炎热的红土上捡拾起,那时的我明白,我捡拾起的不仅仅是苦瓜,还有我渴望已久的幸福。
“嗯!我看见幸福了!我这就去把它建起来!”我应道。
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 幸福动力课程分享心得体会总结(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