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 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好(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xx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至1988年曾七次拨出专款对各项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1998年再次拨款6000万元,对纪念堂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大维修,更换了中央空调、灯光、音响、座椅,重新改造了贵宾室,化妆间、舞台,增加了消防喷淋系统和保安监控系统,堂前中山塑像改用铜材铸造,对广场、环境亦作了进一步的美化,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从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可以说,中山纪念堂的政治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中山纪念堂的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4.075米。这么一个巨大的熠熠生辉的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黄金镶贴,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质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张,折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顶外,“天下为公”字匾、遗嘱、建国大纲、奠基石字体、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中山纪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筑面积为8700平方米,加上东西附楼、后台休息室及地下化妆室,面积共达1.2万平方米。
纪念堂采用木桩基础,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的大厅设计了30米跨的钢桁架,大屋顶由八排钢桁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四角墙壁为厚达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以期能负荷屋顶的全部重量。楼座以钢桁架悬臂挑出,楼板则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屋顶则用一大可四个合抱的呈椭圆形的圆柱压顶。大厅跨度30米,内无一柱,体积达50000立方米,有5000个座位,空间高大、雄伟、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是历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赵佗在越秀山上建筑的朝汗台(歌舞岗),明代建筑的观音阁。自北向南依次为:越秀山的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广场、海珠桥至刘王殿(昌岗路街心花坛),全长大约8千米。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
最新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时间是客观的标尺,丈量着足迹的长度,检验着信念的坚度,蕴含着精神的价值。对广大党员来说,入党时间的长度,是怀揣初心、信念坚定的长度;在党时间的长度,折射着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之路的定力与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今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通过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从长征路走上赶考路、走上新的长征路……一路走来,在印着镰刀锤头的鲜红党旗下,队伍越走越壮大,步伐越走越坚定。百年历程,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大党。百年披荆斩棘,涌现出众多“光荣在党50年”的优秀分子、先进典型,成为在党向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的先进代表,引领着千千万万党员一心向党,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这样谆谆告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颁发“在党光荣50年”纪念章,可谓正当其时,也必将引导和激励更多党员聚在党旗下,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初心如磐跟着党走、情真意切感谢党恩、矢志不渝为党奋斗,始终不忘“来时的路”,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书写砥砺奋进、接棒前行的新时代华章。
不忘来时的路,就是始终跟着党走。“跟着走”,这是邓小平同志谈到长征时的一个精辟总结。“跟着走”,体现的是坚若磐石的信念,展现的是一心向党的情怀,彰显的是矢志报国的精神。百年党史,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人“跟着走”,才让我们的队伍越走越强大,越走越有凝聚力、战斗力。无论是红四方面军转移时跟随队伍的“跑反队”,还是和队伍失散后历尽千辛万苦重新回到队伍的革命同志;无论是“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的郑德荣,还是“这辈子一直跟党走,下辈子还做党的人”的周智夫……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将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选择跟党走,就是选择了始终不忘来时的路,就是选择了信仰和坚守,选择了吃苦与奋斗,选择了坚定信心朝前走、接力奋斗总为民。
“跟党走”,就是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走好脚下的路、开辟未来的路。“不忘来时的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简短几个字,字字千钧,释放出来的是一种信念,一份坚守,一个,一生付出。唯有牢记出发的起点,始终不忘来时的路,才能在时代变局中擦亮信仰之徽、砥砺先进本色。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始终牢记党旗下立下的铮铮誓言,涵养“不忘来时路”的信仰之力、奋进之力、奉献之力,在接力奋斗的新征程中不偏离坐标、不偏离航向。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坚定,来自于信仰,来自于初心的力量、党性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掉队了,一些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就走向了反面?就是因为缺乏坚定的信念,便缺失了“不忘来时的路”的回望,丢掉了出发时的初心和动力。始终做到“不忘来时的路”,就应强化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党史学习,在学习中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党性锤炼,让无比坚定的信念、无比严实的作风、无比过硬的担当和对党无比的忠诚,不断内化成心中不灭的火种,外化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不忘来时的路”的这份力量,来自于自我锤炼、自我砥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不折不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并激励着更多的人前仆后继勇向前、精诚团结开新路。新时代的长征路,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仍然有许多“娄山关”需要攻克,有许多“雪山”需要翻越。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这就需要我们,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保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时代使命,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开辟未来;表彰先进,是为了更好聚力前行。行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唯有始终、接力奋斗,坚定信心、戮力前行,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开辟新路、行稳致远,续写辉煌,走好更加美好的未来之路。
最新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同志们:
今年是2021年,再有半年的时间,我们就要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姿态、拿什么样的成绩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是在座每名党员干部必须思考的内容。在我看来,党员干部要从
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 纪念党一百周年心得体会怎么写好(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