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年级课文草原教案如何写(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五年级课文草原教案如何写一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2)班的刘晓莹,我想竟选墙报员。
墙报员是在春·秋游后用美丽的彩纸画出一些东西,再用小钉子在后面的墙上,为了美化教室和墙报评选的。我知道做墙报员很辛苦,常常要在副课被老师叫到美术室去贴贴剪剪画画涂涂。不光是辛苦,我们还有电影课和电脑课呢!你想想,等了一星期的课,终于等来电脑课,但是被老师叫去美术室做墙报,你是什么心情?但无论多辛苦,多悲惨,多劳累,我也要当上墙报员,为班级出一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首先我在美术方面成绩突出,其次,我之前还做过一年的墙报员,这方面有经验,还有,我有责任心,每天扫地总要到检查得没有一丝垃圾才走,最后,我真诚,开朗,做出来的墙报一定漂亮!
假如我当上墙报员,我会让期期的墙报评选都拿年级第一。
假如我当上了墙报员,我会把墙报员修得更加漂亮和美丽,让各位同学赏心悦目。
假如我当上了墙报员,我会和同学努力合作,探索美术的奥秘。
既然是花,就要开放;既然是小草,就要绿化大地;既然是雄鹰,就要搏击苍天;既然是班干部,就要成为千千万万个出色的领航员。
如果我没有当上墙报员,我不会气馁,我会找出自身的缺点,并改正,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当上墙报员的。
请投我神圣的一票吧!我一定会当一名出色的墙报员的。
谢谢大家!
关于五年级课文草原教案如何写二
我的妈妈有一张瓜子脸,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张樱桃小嘴。让人感觉很亲切。如果我做错事了,妈妈从来不严厉的训斥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出门买东西,叫我自己在家不要淘气,可是等妈妈回来时,却看到撒落一地的玻璃杯碎片和正在手忙脚乱收拾的我,见到妈妈回来了,我急忙跑到妈妈面前,低着头,小声地说:“妈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我本以为妈妈会生气地训斥我,可是,她竟然心平气和地对我说:“没事宝贝,下次注意就好了,没伤到你吧?”我吃惊地望着妈妈说:“妈妈,我做错事情了您为什么不训我呢?”妈妈笑着对我说:“宝贝,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只要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我心头不禁涌上一股暖流……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位宽容又善解人意的妈妈,拥有这样的妈妈,我很幸福。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40页-41页)的教学内容,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4、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都很注意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转化这种学习方法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时候我就已经强调过了。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以上各因素,这节课我主要是利用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的解题策略,即我们所说的“转化”的学习方法,通过学法的迁移以及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本课的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要理解这一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我准备设计如下环节:
1、为了促进学法的迁移,我先让大家回忆一下,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回忆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内容)是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的方法,也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板书21.6÷1.8,首先让学生比较这道除法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计算它的方法?
反馈学生的讨论,明确转化原理,要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在相互辩论中明确转化的原理。也由此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议一议”,21.6÷1.8,并讲出小数点移位的方法和理由。(板书:位移方法)
②.学生做“试一试”,(指名板演)
8÷2.5 (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
91.2÷3.8 (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
0.36÷1.2 (被除数仍是小数)
先各自说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的不同,注意强调: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后再除。
③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道题,找出计算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在得出计算方法后,注意强调: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3、专项训练,增强“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a、被除数仍是小数;b、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c、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板书这三种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练一练”第3题的前3题: 3.42÷4.5 9.6÷0.6 264÷6.6
4、总结移位方法并练习: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新点上的小数点写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练一练” 第3题的后3题。)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1划、2移、3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做,集体订正时说做题思路。
5、巩固练习:“练一练”
第2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解答。
第4题:先让学生弄清题意中的信息,再计算。(提示学生用计算器验算)
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关于五年级课文草原教案如何写四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课。课文节选于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先通过蜜蜂、蝴蝶等的描写来反映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接着写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劳作的情景,体现出祖父的园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最后写了作者记忆中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自由的。课文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成熟,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感悟的良好习惯,这些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我将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施展特长的机会。
(一)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我拟定了本课教学的如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关于五年级课文草原教案如何写(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