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经典家规(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中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一
中华民族傲立世界强国之林,离不开那些中流砥柱的大人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但还有一种人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奉献着,不图回报,他们也值得我们敬佩。
沙沙沙昏黄的路灯投下你瘦弱的身影,一点点的维护路面的洁净、美好,望着干净的街道,你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足以点亮世界的微笑。
"啪"朱婷一记漂亮的扣球。good"郎平竖起的一个大拇指。排球场上,你们是最活跃、最努力的。嗒嗒嗒"你们流的汗是最多的,赢了,此时你们是最快乐的。中国女排在夺冠的那一刻,流下了一滴滴最晶莹透亮的泪珠,那是委屈的泪珠,胜利的泪珠,更是骄傲的泪珠。
停一个标准的停车手势。吱汽车一个趔趄急刹。你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寒风暴雨中,你的身子依然挺拔;烈日炎炎,纵是汗流成河,你也不愿停歇。马路上的舞者——交警,四季里,你诠释了什么叫履职尽责。
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只为街道的干净整洁。你也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一定是最默默无闻奉献的那一个。
中国女排,汗洒球场,只为争得赛场的荣耀、无上的光荣。你也许不是最有实力的那一个,但你一定是最坚持不懈的那一个。
交警,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守护街道的安宁。你也许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但你一定是最认真负责的那一个。
平凡的人们啊,你们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没有你们,哪来中国的无限荣耀,没有你们哪来中国的繁荣昌盛。你们就是中华的魂!就是中华的脊梁!
描写中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此刻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相聚在这庄严的国旗下。在这里,我代表红光中学预科年级全体师生向全校同学号召:从今天开始立志养成雅行习惯,争做和雅学生。
我们的祖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民族历来十分注重言行雅致。古时,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这个故事妇孺皆知。建国初,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行雅德馨:1959年主席回故乡,邀请尊长吃饭敬酒时,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谦谦君子风度传为美谈。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有青年旁若无人地占据着公共汽车的老弱病残座位,也许有外表靓丽的姑娘嘴里吐出国骂脏语,也许有遇到路人撞了你不道歉便扬长而去,也许有衣着光鲜的行人边走边随地吐痰丢果皮。看到这些不雅的言行,你一定会觉得他们与物质文明的社会是那么不协调!
是的,当今有些人对于自身不雅行为不以为怪,还会认为:小节无碍大事!其实言行文雅不是小事,它是一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可以这样说,雅行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质,它比人的智慧与学识还要重要。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仪态万方,这些美好的词语都是雅行的写照。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文明雅致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我们更不能忽视,不雅的行为时常发生在大家的身边:校园内,有我们不经意丢下的垃圾;同学间,话语里也有脏话、粗话的字眼。虽说这只是一些小小的毛病,但却影射出我们素质上的缺陷。
同学们,我们预科2班的全体同学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今天,在校园学做文明人;明天,在社会上做个高雅的公民。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不能辱没班级的荣誉,我们不能辱没校园的名声!此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做一个言行文雅的好学生。
谢谢大家!
描写中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三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有两千多座大小城池。建于600多年前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南京城垣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是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的“集庆路”,改名“应天”,他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花费20xx年的时间兴建了这城池。
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用了黄金600万两,这样的巨资一半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一半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而江南首富,沈万三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
修城所用的砖都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由20多万工匠烧制。使用五省烧制的城砖3.5亿块,砖的规格长40cm、宽20cm、厚10cm、重约15-20kg。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以示责任到人,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600多年前的这座明城墙历经战火依然保留至今。城墙上的字揩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均可见到,刻字方法有阴刻和阳刻,城砖上的字数最多的达69字。南京明城墙中还使用了六朝、南唐旧城砖。
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六朝和南唐以来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对旧城垣维修加固,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南京建成,改造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这时南京城已初显规模;第四阶段开始修建外廓,周长百里,有外城门十八座。
朱元璋于1366年到1386年建造南京城垣,建造的这座城堡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采取沿岗垅之脊筑城;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深壕,以实战的需要而建造的。明京城形状似葫芦(又说似芭蕉扇)南北长10千米,东西长5.67千米。数十万人耗时20xx年建的南京城垣,周长33.676千米(今存23.743千米)。南京城墙高14-26m,城基宽14m,上宽4-9m;外层墙上设有雉堞(箭垛)13616个,藏兵洞
中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经典家规(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