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终端建设材料范文通用 现代终端建设方案(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终端建设材料范文通用一
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1课时
一课时
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二、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归巢、芦苇、剪秋罗、睡眠、霸占
(重点指导生字:巢:是翘舌音“cháo”,避免读成“cáo”;芦:读lú,不要读成lǔ;罗:“罗”和“萝”是同音字,读“luò”;眠:不要读一半,读成“mí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归巢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斜阳
回到自己的窝。
霸占
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偷渡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分小节读诗文。
四、范读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7)(8)(9—12)(13)(14)江上的景色。)
2、出示课文挂图,引导看图。
五、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①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倦”“驮”体现了什么?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际上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渲,另一方面也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②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
3、淘气的花牛在
现代终端建设材料范文通用 现代终端建设方案(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