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疗心得体会实用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精准治疗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平远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新舟镇西南端,与汇川区团泽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人祸、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平远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对于精准治疗心得体会实用二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更好的完成驻村工作任务,帮助新巴镇新华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使新华村村民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步实现小康,现结合前期调查研究情况,特制定20xx年此帮扶工作计划。
一、新巴镇新华村概况
新华村位于贵定县最北面,地处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距贵定县城30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21个自然寨,14个村民组,共有812户,人口3149人,以布依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99%以上,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粮食主要为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豆类为主,耕地面积3160、2亩。新华村地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40元,属贵定县贫困村,列入省级二类贫困村。
二、20xx年帮扶工作计划和内容
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精神为思路,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原则,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好以下工作: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月组织一次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省、州、县重大工作部署,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等,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全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2、帮助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委员会,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做到资料完善、建档规范、管理科学。
3、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项目帮扶,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特别要着力帮助所驻村打造一个产业,落实一个项目,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
4、帮助改善民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实施,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机遇,重点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落实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减贫摘帽”和“群众增收”工作重点,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5、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当地劳动社保、群众矛盾、邻里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建立维稳工作相关机制,做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6、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大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帮助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帮助建立健全党组织进位、党员晋星机制,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帮助开展“一事一议”和党务村务公开等,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三、分步实施计划
1、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2月初至4月底)。
认真开展走访调研。熟知村民的愿望和要求,仔细分析研究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对村基本情况、村民生活环境、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计划生育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林业生产情况、畜牧业生产情况、蔬菜及特种作物生产情况、农村经济收入消费情况、粮食分配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文化教育卫生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人文地理概况、宗教信仰情况、发展重点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5月初至9月底)。
(1)建立民情台账、致富带头人台账、贫困户台账、村内待申报及计划实施项目台账等相关数据档案,并进行细化处理,务求内容详细、分类清楚、有理有据、符合村内事实、具备科学性。为各类大型项目申报等做好前期资料工作。
(2)对正在实施的各类项目协助做好协助、协调工作。
(3)是加强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加大本村与外界优秀先进村的联系,深入学习优秀的先进经验,扩大村民的视野。
(4)协助村里管理和使用好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调整产业机构、培育增收产业、开发致富项目、拓宽增收渠道。
3、归纳总结阶段(20xx年10月初至20xx年2月底)。
(1)整理好一年的工作资料、并做好总结工作。
(2)做好交接工作。
(3)理清20xx年工作思路,并形成文件。
(4)接受上级年度考核。
对于精准治疗心得体会实用三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近期市督考办会同市扶贫办、市发改委,采取实地查看、查阅台账、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各县区、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特困片区连片开发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着力调整工作思路,紧盯特困片区、瞄准贫困人口,强化扶贫措施,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25个特困片区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各县区在去年编制完成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今年认真编制了特困片区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整流域精准扶贫到片、项目扶持到村、措施落实到户,把产业开发与劳务输转相结合、改善基础条件与群众人居环境相结合,特困片区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今年省政府第一批安排我市的2083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有19030万元安排在了特困片区,占资金总额的91.35%,相关涉农部门也将有关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据统计,今年全市25个特困片区共整合各类行业项目1398个、资金总额27.3亿元,惠及全市109个贫困乡镇、1172个贫困村、67万人,为片区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撑,为推进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注入了活力。
(二)专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市县区扶贫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实施106个整村推进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撬动各类资金,集中财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发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出行条件、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全市为106个整村推进村安排专项资金1579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实施、有序推进,整体形象进度达到70%以上。125个扶贫互助资金社即将完成注册登记和银行开户手续,预计8月底可正式放贷;9000名“两后生”培训任务目前已完成招生3980人;实施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的1000名贫困户“两后生”中已有612人注册了网店。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逐步规范;20xx至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审计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继续将易地搬迁作为快速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特殊困难地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性举措,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易地搬迁项目11个,安置点建设40个,涉及贫困人口4144户17908人,概算总投资4.382亿元。目前,宕昌县临江乡菜江头村骆驼下社、文县中寨镇梨树坝社2个安置点已经建成;武都区三仓乡楼子沟村楼子坝社、宕昌县兴化乡子村阳山坝社、康县阳坝镇干江坝村干江坝社、西和县洛峪镇曹庄村川坝区、礼县固城乡固城村高家峡、两当县杨店乡郁庄村等25个点开工在建;武都区洛塘镇西沟村二锅子坪、宕昌县贾河乡路下村马莲滩、康县平洛镇龙坝村龙坝社、礼县永兴乡永新村庙背后等13个点还未开工建设。截止7月底,全市易地搬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03.5万元,投资完成率15.2%。
(四)社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将“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制度平台,促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找准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能做的事,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尽力帮办为民实事,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能人大户以多种形式帮扶农村困难群众,实现了扶贫力量和扶贫对象的有效对接,社会各界帮扶的力度更大、措施更实,贫困村社的变化更快、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实施了一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建设项目,集中解决了一批行路、吃水、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的难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有力地推动了特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成县不断深化扶贫帮扶机制,给特困村确定2个单位重点结对帮扶,去年以来,协调省市县双联单位落实帮扶资金2.12亿元,为155个村、4019户贫困户帮办实事1083件。两当县主动加强与省市双联单位对接,谋划启动了一些制约发展的重大项目,并主动加强与中国太平(香港)保险集团公司的沟通衔接,建立完善了对口协作帮扶长效机制。
(五)市直单位扶贫任务落实情况。通过深入自查、听取汇报、认真核实,我们发现今年市直相关涉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行业部门实际,不断加强扶贫攻坚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行业扶贫任务有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共实施建制村通达项目50个407公里,实施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项目594个3000公里,截止目前,整体进度52.1%;17个乡镇客运站和400个建制村停靠点正在建设当中;涉及22.8万农村人口和3.7万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新修梯田3.5万亩,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1平方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100个以上行政村动力电供给不足的问题年底将全面解决;3万户的危旧房改造项目前半年启动实施9060户,已竣工5603户。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新发展特色农业基地29.34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044万亩;核桃、花椒、油橄榄三大经济林综合管理得到加强,长势良好,产量有望达到15.33万吨,创历史新高;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984个,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9户;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7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53元。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平台,不断提高陇南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增值,目前全市开办网店4697家,新办和加盟网购平台26个,实现销售总额1.1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增收。在能力素质提升方面,整合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48万人(次),完成劳务输转69.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8.67亿元。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制定下发了《陇南市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资源整合工作方案》,积极整合整村推进、危房改造、以工代赈、通畅工程、安全饮水、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异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配套项目,形成合力,集中攻坚,充分发挥了资
精准治疗心得体会实用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