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长流汇总 绿水长流是什么意思(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绿水长流汇总一
大家好!
水乃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离不开水。
在地球上,十分之七是水,剩下的十分之三是陆地。但大部分水,却是无法供人类饮用的海水。再加上极冰地中被冻住的水和潜伏在地下800米处的地下水,人类可以饮用的谁更是少之又少。
而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困扰全球,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当然,水也被污染了。土地中的过量农药渗入河流,人们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倒入河中,工厂里的工业污水顺着管道“哗哗”的流入河中,还有那布满水面的垃圾……正是人类,污染了水。
全世界共60亿人口,而其中有三分之的认证处于严重缺水状况!而这严峻形势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该往河中扔垃圾的就往河中扔,不该往河里拍的废水还在往河里排!那些供人类饮用的淡水!人类的生命源泉!就是被人类一点点污染!现被污染的水域大部分为河流水和湖泊水,也可以说,只要解决湖泊水和河流污染问题,就可以解决淡水资源污染问题。
浙江,从这两个字中,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水资源有多少丰富,光一个地名里,就有两个水呢!可正是位于沿海的地区,气候潮湿,降水丰富,河流湖泊遍地都是的浙江,正面临着缺水问题!这个“缺水”,不是字面上的没水喝水当然还有很多,却有很大部分被污染了!剩下的部分,都将从未被关紧的水龙头里渐渐流失,浪费!这使浙江原来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变成,青山仍在,绿水不在的景色。绿水都不在了,青山还能延续多久呢?面对“江南水乡没睡喝”的困境,政府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五水共治。
五水,治的是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问题,只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浙江水资源紧缺问题。政府决定从污水,培养他们的节水,保护水的意识,从根本上杜绝水污染的源头。更是从这个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仅是节水.治水,更是要扩展到其他方面。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命源泉,参加“五水共治”活动,为保护浙江.保护全国的水献出你的一份力量!
如果我们不保护.珍惜水资源,将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
如何写绿水长流汇总二
“多一片绿叶,多一片温馨”。马上要到3月12日了,那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绿色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因此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并有了法定的植树节。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是美国内部拉斯加州制定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树木稀少,土地干旱,风沙很大。为了改善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状况,莫顿先生在1872年4月10日倡议全民植树100万棵。其后,每年的这一天此州全民动员义务植树。1885年,内布拉斯加州议会为表彰莫顿先生的功劳。以它的生日4月22日作为当地的植树节。191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国务院正式决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生活中可不能没有树,树能给我们提供氧气,树能造房子、造家具,就连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书、纸都是用树来做成的。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森林里的树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树还可以防止沙尘暴、洪水……树,能防风固沙,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山上绿幽幽,泉水不断流”。
路是人开,树是人栽。 一个地区的环境和面貌,已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的护林实践表明,当国家森森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时,国家就不会发生较大地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非常遗憾,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绿化面积很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森林覆盖率仅有16。5%,,而且木材的砍伐量却是世界第一,“揭了山皮,饿了肚皮”。长期的毁树毁林,滥砍滥伐,破化水源,人们近乎掠夺性地开发,使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30%的平均水平。破坏了生态平衡,而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一些地方长期干旱无雨,一些地方却洪水泛滥。酸雨,泥雨,赤潮,龙卷风,沙尘暴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想想98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有家难归,这一切都是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结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对人类滥砍滥伐行为的惩罚。这怎么不让我们深感焦虑!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高度的重视它的存在。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在人类奔向21世纪的今天,地球已负担深重,苦不堪言,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大。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根本方法是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因此植树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绿化赛过宝,一宝变百宝。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惜生命。爱护花草树木还是一种传统,爱树的核心就是种;爱护花草树木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操,一种文化;爱树木,爱花草,爱鸟兽是一种美德,孩子们从小就应受到这样的环保教育,这种绿色的教育,绿色的熏陶,会让我们每一位人的人性更美!人要文化,山要绿化。我们赞美绿色,提倡植树造林。是因为有了绿色大自然是人类财富的宝藏,也是人类美感与艺术的源泉。藻类到参天大树,才使荒芜的地球生机勃勃,才有了动物,才有了人类。地球上有了绿色植物之后,才孕育出动物生命,从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诞生,到进化为现代人猿,在森林中至少度过了100多万年的时间,可以说人类是在绿色的摇篮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我们赞美绿色,期待有一天,清澈的河流漫游着鱼群,在清澈的小河里欢快游淌,鸟儿在枝头放声鸣唱,寂静的春天不再寂静。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热浪不再肆虐。期待有一天,每一个山谷都盛开希望之花,每一条小溪都跳着欢乐之舞,所有的荒原都变成绿洲,所有的生命都得到上苍的关爱和人类的善待。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热爱祖国和人类的人就会懂得爱护绿色,只有从爱护眼前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会热爱祖国的山河。打造绿色祖国、建设生态家园,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是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子孙后代共同的利益,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地更绿、花更多、景更美”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要爱每一片绿叶,爱每一棵小草,爱每一朵鲜花。更应该珍惜绿色生命,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人之初,性本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一个人都曾拥有一颗纯洁的心,只不过是被物质私欲所迷惑了。只要敢于接开虚伪的面纱,去掉私欲的邪恶心灵,那么一个真正完美的生活,真正完美的世界,离我们还远吗?“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人人动手、年年植树、坚持不懈,我们将共同拥有绿色的家园。 让我们把口号落实行动,一同珍惜绿色,植树添绿。共同植树,绿化、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让绿色生命激活我们热爱的生活,做祖国美好的建设者。
如何写绿水长流汇总三
1、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完美的祖国大地。
2、穷山恶水——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十分差。
3、山遥水远——谓道路遥远。
4、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 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5、半壁山河——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6、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7、箕山之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8、山穷水断——见“山穷水尽”。
9、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10、绿水青山——泛称完美山河。
11、山行海宿——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12、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13、仙山楼阁——《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
14、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15、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16、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17、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18、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9、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能够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20、山复整妆——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21、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22、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23、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24、山栖谷隐——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
25、移山跨海——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26、山穷水绝——见“山穷水尽”。
27、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28、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29、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3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1、逾山越海——越过山海。谓长途跋涉。
32、铁壁铜山——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33、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34、山南海北——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35、升山采珠——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必须达不到目的。
36、山容海纳——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37、山河表里——语出《左传·僖公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38、山阴乘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39、铸山煮海——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40、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41、火山汤海——喻艰难危险。
42、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43、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44、名山胜水——见“名山胜川”。
45、铁案如山——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46、移山倒海——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47、逼上梁山——逼:逼迫;梁山:又称梁山泊,今山东省境内。比喻被迫起来反抗。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48、占山为王——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49、拔树撼山——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50、漫山塞野——同“漫山遍野”。
51、巴山度岭——指爬山越岭。
52、怀山襄陵——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53、枕山臂江——谓依山傍水。
54、枕山襟海——靠山依海。
55、积甲山齐——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56、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57、水满金山——见“水漫金山”。
58、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59、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60、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61、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2、深山幽谷——见“深山穷谷”。
63、箕山之风——指隐士的风范。
64、水阔山高——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6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66、庐山真面——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67、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68、邈若河山——同“邈若山河”。
69、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70、盟山誓海——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71、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72、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73、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74、千山万壑——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75、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当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76、铜山金穴——比喻极其富有。
77、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78、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79、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景,就轻易决定。
80、涉海登山——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81、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82、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83、荡海拔山——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十分大。
84、敲山震虎——见“敲山振虎”。
85、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86、枕山栖谷——比喻过隐居生活。
87、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88、誓海盟山——同“山盟海誓”。
89、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9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91、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92、千水万山——见“千山万水”。
93、山林隐逸——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94、童山濯濯——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95、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96、丘山之功——比喻功绩伟大。
97、山崩地塌——见“山崩地陷”。
98、劚山觅玉——喻
绿水长流汇总 绿水长流是什么意思(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