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 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小杜在2020年1月21日返回家乡湖北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探亲。面对突发的疫情,该同志不忘初心本色,在完成自我隔离后,主动申请成为了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始终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小杜的家乡荆门市钟祥市双河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属疫情重灾区,住户分散偏远,下乡入户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他走遍了村里近300户人家,晒得黝黑的脸上被口罩遮出的印记清晰可见。
在执勤卡点迎风飘扬的党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为给村民购买、配送生活物资,他和同事们经常一天要接近百个电话,往返于采购点和村民家中数十次,24小时为村民服务,为当地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生活、稳人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外出流窜和违规聚众的群众,他积极引导、耐心劝导,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共劝返群众约1000余人次,车辆约2000余辆次,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事件。
危险性最大、最辛苦的莫过于对确诊和疑似病人家中进行消毒防疫以及为40余名滞留在当地的武汉回流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场“战役”下来,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小杜发挥专业所长,主动承担起了村里的防疫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写任务,还主动为群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利用走访入户的时机,帮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家乡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入户排查工作中,小杜得知村里年近90岁的马大培老人,因与其相依为命的孙子被隔离在外地无人照料,便主动向村里提出照顾老人的申请,每日照看老人的饮食起居,多次自费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孙子马明福在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专门写来感谢信表示谢意。大桥村党支部有感于小杜同志的担当奉献精神,发出《倡议书》,号召全村青年向小杜同志学习。在小杜同志事迹的感召下,当地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小杜的父亲受到儿子的影响也加入了志愿队伍,成为了村里一名流动巡查员,这对战“疫”父子兵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小杜同志所在单位驻地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边缘。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尤其脆弱。面对艰苦复杂的边疆环境,从小在内地省份长大的小杜克服地域、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困难,在边疆这片热土上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队伍以来,其妻子在武汉市工作、年迈的父母在荆门农村务农,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由于支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无法照顾远在湖北的妻儿和父母。妻子十月怀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亲重病,小杜均不在身边。怀着对消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改革期间面对“走与留”的抉择,小杜同志没有丝毫动摇。为了支持其工作,小杜同志的爱人张旭主动向公司申请,远离家乡来到了公司远在新疆的建设项目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小杜同志还主动当起了改革政策“宣传员”、“辅导员”,利用下基层帮扶工作、检查督导的时机,主动为思想负担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战员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单位指战员的转改率大幅提升。
小杜同志无论在何地何岗位,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中队,他是带兵能手、训练标兵、火场上的先锋,其所在中队连续多年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2014年,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防火岗位,他虚心好学、求知若渴,从当初的“门外汉”一路成长为支队的业务能手,多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组织的社会单位“三化”对检互查、防火监督比武。小杜同志分管的辖区位于化工园区,每逢生产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几乎是守在园区为企业排查隐患、宣传教育,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广泛认可。因工作需要借调至总队办公室以来,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小杜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忠诚履职尽责,先后撰写各类公文材料千余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最难坚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杜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瞬间,我们触摸到了一种传承,叫做“一切为了国安家宁”。
最新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姐妹们:
大家好!
今天是第101个国际护士节,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在这个神圣的节日和大家共同分享护理工作的快乐与艰辛。
我叫李晓燕,20xx年通过竞聘上岗担任荥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一职。工作中我热爱学习、敬业乐业、勇于创新,不断提升个人护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科室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室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科室,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共产党员和优秀护士长。
手术室是医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之一,更担负着全市人民的诊疗重任。多年来我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以严格的技术技能培训、考核锻造着每一个人的品质和意志,用敬业和奉献精神铸造团队的灵魂,让率先垂范,敢为人先成为团队的先锋。大家也领会至深,团结一致,高度认识、并高水平的展现。
走上手术室护士长岗位已有七个年头,在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奔忙与不息,平凡与琐碎,组合护士岗位的点点滴滴,我们用一颗真心、一份真情、一份爱意,迎来送往,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于安康。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两点,我刚下手术台,正拖着疲惫的身躯想去吃点过晌饭,突然手术室门铃大作,急诊科医生推上来一个年轻女孩儿,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根一米多长的钢筋直接从女孩的胸壁穿透而过,前后伤口还一直在流血。女孩那本该是花容月貌的脸上此刻已经不见一丝血色,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因疼痛产生的汗珠正大滴大滴地往下落,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绝望和无助。看到这一情况,我没有片刻犹豫,立即接过推车,将女孩推进了手术间,组织快速抢救,两路静脉通道迅速建立,术前准备快速完成。女孩刚开始还能勉强配合,几分钟后开始烦躁,挣扎着几乎要从手术台滑下来,我和同事一边紧紧抓住她的手臂、肩膀,将她稳住,一边开导她:“姑娘别怕,马上开始手术了,几分钟就可以把东西取出来,你就可以正常活动了。”女孩长长的指甲划过我的胳膊陷进了我的手背,留下几道血痕,我浑然不觉疼痛,仍死死地抓住她的手臂和肩膀,帮她保持着侧卧状态,要知道她身体稍微一动,穿过胸壁的钢筋就会碰到手术床,后果不堪设想……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女孩的生命,这是我当时唯一念头。三个小时的手术,我边组织护理,边书写护理记录,边忙着抽血、配血、输血……奇迹出现了,钢筋被顺利取出,女孩获救了!当我第一时间把女孩获救的消息告诉他父母时,正瘫坐在地上、抱头痛哭的他们激动地走上前,抓住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啊!”女孩康复出院时,还专门和父亲一起来到手术室表示感谢,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会感激你们一辈子的。”
每每因工作错过了一顿又一顿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我总会想起这些永恒的瞬间,它让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和生命相比,所有的遗憾和艰辛都微不足道。近几年来我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亲情护理,优质服务”活动,实施人性化护理,想尽一切办法消除患者的手术畏惧情绪,给予他们深层次的关怀和照顾,引导他们平静、快乐地接受麻醉和手术治疗。在这里,我们就是大爷大婶的临时女儿,在这里,我们就是大哥大姐的临时姐妹,在这里,我们就是小宝贝儿的临时妈妈。
记得有个一岁半的患儿需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也许是意识到情形与往日不同,小家伙刚到手术室门口,就“哇哇”大哭起来,死死抱住妈妈的脖子不让护士碰他。孩子一哭,患儿妈妈也忍不住哭起来,紧紧抱着
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 事迹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