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 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大全(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龙门城堡西北一华里的龙门峡,两侧山崖峭壁上留有30多处摩崖石刻,都是明、清时驻守关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迹。其中以“万仞天关”、“千峰拱立”最为醒目,字高2.7米。其余题字大小不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描述关山险要雄伟,以振军威,多用于楷书写成,字迹遒劲浑厚,笔力顿挫沉雄,各具风格。另一类则是描述这里山河秀丽俊美,以激发将士和民众的爱国热情,这一类多用行书、草书写成,运笔潇洒自如,是难得的珍品。题书者有明代万历年间都御史兵部侍郎贾三进,万历武进士钦依大龙门把总指挥都门何继文,总兵吕志远、 王世兴等,这些刻字,为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佐证。经专家考证,这里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历史文化长廊”。
舞蹈史画
20__年,政府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舞台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人观看的野三坡大剧院,打造了以涞水、野三坡悠久历史及厚重文化为主线的大型舞蹈史画《印象野三坡》,利用世界顶级的声光电技术、演员炉火纯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绎了野三坡及至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从远古人类到华夏始祖,从古代的名人志士到近代的抗日英烈,鲜活地表现了野三坡的历史文化精髓,鸡蛋坨七勇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再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印象野三坡》演出已经成为野三坡景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产品。
“野”文化
野三坡历史文化古老神奇,源远流长,溯其历史,《涿州志》记载:“三坡隶属涿由来久矣,无可稽查。”但元、明、清代诗人对此地吟赋的诗词却有不少。有诗云:此地即桃源,不知汉魏,遑论金元。逃名岩谷,循迹林泉。大好河山,忍终袖手无人管。满坡积雪,山色有无间。野三坡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差异很大,故此分为上、中、下三坡。《涿州志》载:“上坡与下坡因山脉之障蔽,气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许,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结实,上坡始花。雨降稍迟,耕种亦随之转移。”可见,三坡之名由地形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
时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庭对这里的人民施加压力,勒令三坡人民不许介入科举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权力。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也来敲诈勒索,三坡人民忍无可忍,遂树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官”综理坡内一切事务,被迫组织护坡武装,保卫乡里。由于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从此,野三坡的“老人制”也就流传下来,一直沿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志》称老人制谓“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
诗词歌谣
野三坡曾流传着一首歌谣: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扫北没扫着,头上束着野雀窝,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让进考场,祖祖辈辈血泪多,这就是对野三坡历史的写照。史料记载:“明初燕王爷朱棣兴师扫北至三坡境界(奴才岭),见山中野兽(松鼠)捧食松果,王意以为拱手施礼,当谓左右曰:“兽且归顺,况人民乎?”遂颁恩诏免除丁粮,至今野三坡还广泛流传着这里是受过皇封的地方。
抗日腹地
抗战时期,野三坡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腹地,英勇顽强的三坡人民积极参军抗战,勇往直前,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对此,聂帅在《 聂荣臻回忆录》中曾给予高度评价。至今,景区内的八路军兵工厂、游击小路、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革命遗迹仍保存完好,野三坡这个革命老区又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课堂。
描写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我是你们的导游。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太行山中麓,河北省石家庄南部邢台县浆水镇,盘桓于邢台、沙河、和顺、内丘四县之间,东距邢台市区62公里,距107国道、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62公里,宜沙国防公路和晋冀高等级省道由景区通过。九龙峡景区目前开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从极峰俯瞰群峡,九峡蜿蜒汇向一球型山峰,“九龙戏珠”浑然天成,“九龙峡”因此而得名。
九龙峡分布有上百个景点,这些景点归纳起来有十大特点,这就是:罕见的幽谷奇峡,迷人的高山奇景,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绿浪翻滚的林海,丰富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令人神往的传说。九龙峡被誉为“燕赵第一景”,人间仙境。
华北最大的石英砂红砂岩峡谷集聚群 九龙峡以峰峦叠翠,雄奇峻秀而着称。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峡、瀑、潭、泉、涧、溪,九龙峡景色秀丽奇艳、十分罕见。九龙峡能保持如此完美的神奇天然梦幻景象,这与当地人的信仰、风俗有关,他们认为九龙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有神灵的,因而刻意加以保护。九龙峡为远古冰川时期形成的峡谷,加上气候和各种自然侵蚀,流水寒彻,共同创造出这一杰作;九龙峡加上各条支峡,共有60余条,其长度都在1—4公里之间,峡谷最宽不过20米,最窄只有1.5米左右,峡谷幽深,峰回路转,并有“天井”形多处,形成巨大的石瓮地貌形态,成排的长崖式的板山,如此峡貌实为罕见。
华北落差最大群落最集中的瀑布群 九龙峡雨量充沛,泉水流量稳定永不枯竭,谷底流水潺潺,清幽凉爽,风景秀美。这里谷底潭深水碧,由于景区山体成台阶结构,瀑布众多,具有落差大、姿态美的特点,落差超过100米的瀑布4处,成群出现30—50米瀑布30多处,是目前华北地区发现的落差最大群落最集中的瀑布群。
太行山最绿最美的地方 九龙峡的峰林、草原、云海、日出、彩虹,一幅幅雄伟壮观、奇特迷人的景象,丰茂的植被和森林是九龙峡的又一大特点。植被茂盛,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林和奇花异草种类达数百种。奇妙的自然景观、变化多样的森林植被、幽深的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稀有动植物汇集成一种难于抗拒的诱人魅力。九龙峡的日出是那样的美丽和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由于九龙峡的局部环境特殊,常见云雾飘游于山腰,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涛涛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幽谷泉鸣,鸟语花香,整个景区犹如一幅幅立体的壮丽画卷。春天,满山桃花和上百种山花,竞相争艳,可使你领略高山春的气息;夏日,泉水潺潺,清幽凉爽,高山飞瀑,九峡秀谷,一步一景;秋来,满山树上的硕果挂满枝头,黄栌、五角枫将大山妆点得五彩缤纷,让人感到丰收的喜悦和秀美大山的强烈诱惑;冬至,瑞雪飞舞,银装素裹,百丈悬崖上的冰挂令人惊叹不已。
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佛教文化 支锅岭长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呈东南、西北走向。墩台上尚存城楼遗址,在关门内侧两边各存建筑残垣,这里山高陡峭,是通往山西的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千余米千年古夷仪栈道保存完好,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并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九龙峡位于古襄国的所在地,印度的高僧佛图澄曾在此居住。中国《高僧传》记载了襄国大旱,城中堑水源干枯,西域来帮助石勒打天下,居住在这里的高僧佛图澄咒龙求水的故事。他料事如神,千里之外的事情,从手掌中皆可看到,无所不知,遇有强敌,收兵集在师傅寨古庙山寨,咒语让龙宫的九龙喷水,以水淹没敌兵,山寨可随水位升高,帮助石勒在襄国这里建立了后赵国,石勒称他为“大和尚”。这里还有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如“观音度九龙”、“小白龙和小龙女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小龙女拜观音”、“板栗的传说”等。
丰富的地方农副土特产品和丰厚的地方民俗文化 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昼夜温差6—10摄氏度左右,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盛产绿色干鲜果品。苹果、板栗、核桃、柿子、各种杂粮等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多种的山野菜,如:神仙韭、韭菜花、蘑菇、山金针、山薄荷等等,美味可口。这里盛产上千种中药材,如灵芝、首乌、丹参、银花、柴胡、远志等。本地被省科委定为太行山开发示范区,“经济沟”建设闻名全国,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目前,浆水镇已建成双万亩优质苹果、板栗基地,绿色农业开发干鲜果品曾被定为党的xx大专用果品。
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九龙峡人民,民风淳朴善良,吃、住、行、婚、丧、礼仪、节日等都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这里住舒适洁净的农家院,享受丰富的农家特色小吃,美味可口的农家饭,领略浓郁的山乡风情,乐购丰富的地方土特产。九龙峡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科考研究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好,游客朋友们,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描写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三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唐山旅游,我是假日旅行社导游陈,大家可以叫我小陈,我代表假日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位司机师傅姓马(手指向司机),他驾驶技术一流,经验丰富,今天的唐山之旅就将由马师傅和我共同为大家服务,我们一定努力让您感觉象家一样舒适、顺心,恳请您对我们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小陈祝大家玩的轻松、游的顺心,谢谢。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欣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开始到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
我们唐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
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20xx年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强。
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更是非常雄厚,20xx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中等城市。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旷世巨作《红楼梦》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20xx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朋友们,今天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线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
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图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耸,华美壮观,堪为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然岿然矗立。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 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思是提醒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
咱们矍罢庾 浇凶?ldquo;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
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忠心耿耿的守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严气势非凡。 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实际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妙的是它两侧的栏板是用一种特殊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美妙和谐的声音,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似,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整天都回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红色金龙旅游车,车号是冀b16888,以免上错车。现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参观由工作人员恢复模拟的一个庞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两各超过200万两,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20xx年直至慈禧死时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
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看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艺之高超、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
来,现在我们到殿前看一下这丹陛石,它的图案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飞,龙在下追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强了图案的立体感,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雕刻艺术。总之,丹陛石图案的新颖,风格独具,风舞龙飞,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请跟我来,我们看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为显示女人当政,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像这样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属罕见,怎能不称这之为一绝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
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 河北礼兵事迹心得体会范本大全(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