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整顿个人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师教育教学大整顿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教师教育整顿个人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以每个学生为本,树立科学育人观。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有的读书特别出色,学习成绩特棒,有的运动方面有天赋,体育特别好,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是学习好、体育好的学生所不及的,有的……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就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用自己的博爱去发现班中每个孩子的长处,甚至是一丁点儿的闪光点,教师真诚地用期待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去激励每个孩子,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班中是出类拔萃的,自信满满地去完成学习生活中的每项任务。
二、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引领每个学生更全面地成长。
作为班主任,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后更迫切地感受到创设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大大促进班内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全面地成长。
1、抓好学习习惯培养,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则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
一般学习习惯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专心听讲的习惯、阅读课本的习惯、勤思好问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等等。
常能听见老师们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好动,总是坐不住。”其实错了,学生听课效率低,主要责任在于老师没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心理学角度讲,低年级学生不随意注意占着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班集体这一特殊的载体,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好习惯。首先,从教师自身角度看,采用的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力求多样化。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一听,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甚至还可以画一画、玩一玩等等,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有效。我们可以在班内组建几组合作学习小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引导大家经常在课堂上分工合作完成难易不等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人际交往、性格弥补都是非常有利的,对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学语言力求口语化、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教师讲话要注意声音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地讲课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当你发现学生的思想游离教室时,可有意把原本较高的声音突然间变轻,学生立刻会侧耳倾听,留心听课。这种不露痕迹的提醒比教师当堂点名批评效果好得多。其三,讲课的内容要丰富,量适当。我们都知道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会很自觉地去学,而令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往往是那些和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新知识。所以,我们讲课的内容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深入地展开,才能引领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接受新知识。另外,告诉学生:老师讲话不重复,大家注意力集中,留心听好。这对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小细节。
不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班主任反复抓,抓反复的,这将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阶段,我们又可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多以比赛、竞争、树立榜样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班风就自然能形成。
2、在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的普遍真理。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之后,对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基础。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惟此,我们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班集体才能真正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我总是与学生商量着怎么学,怎么教。记得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有一单元的作文要求是“从身边寻找反应社会新风尚、家乡新变化的新鲜事,写一段话。”有学生当堂就提出没有题材,写不出来。我想,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去发现社会新风尚确实难为他们,找不到素材,何来写作的兴趣呀,还不如让他们写写身边发生的趣事,不是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吗。于是,我表扬了提出意见的那个男孩,并对作文要求作了修改,同学们个个面露喜色,高兴地动笔写作。久而久之,学生了解老师尊重他们,凭道理处事,他们就不再害怕,养成敢说敢做的好习惯。
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年级时,我班从外校转来一位秀气的女生,性格内向,上课整天低着头,对学习懒懒散散,打不起精神。我找到她问:“你不喜欢读书吗?”小姑娘轻轻地说:“我成绩不好。”我心头一酸,这么小的孩子蒙上了自卑的阴影,今后她怎么去面对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呀?我告诉小姑娘:“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作业马马虎虎,三课余又不复习,就能考六七十分,你其实很聪明!若能在学习上多花点时间,不是能考高分了吗?”小姑娘咧嘴笑了,从此,她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成绩提高了不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我班学生有个特殊作业――“友情日记”,学生们4人一组自由组合,排好先后顺序,4人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并交给后一位批改,写上评语。一轮结束,周五由组长把友情日记本交给老师批改。我批改一组4个学生的日记,不仅改日记内容,还看每个学生批改前位同学时留下的评语,从横向、纵向进行比较,最后给整组日记写上心语,有回答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某些问题,有和学生探讨少儿节目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还有赞美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暗示日记不足之处等等。我还常常在日记中给学生们意外的惊喜,如:在用心写作的同学的日记里夹一张精美的书签,读到想象非常的文章就画对翅膀,充满爱心的文章画上爱心,生动有趣的文章画个笑脸……努力用新奇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对日记作业的喜爱。同学们真的喜欢写友情日记了,他们在友情中互相比赛,取长补短,他们在友情中大胆吐露心声、表达
教师教育整顿个人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师教育教学大整顿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