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课心得体会 对数字素养的理解(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数字素养课心得体会一
加法哥哥说:“我用加法想,因为10+2=12、30+6=36,所以我可以分得10个苹果和30朵白兰花,1个大蛋糕没法分,我们俩就一起把它吃掉。”
减法妹妹一听就跳了起来,“不公平,不公平,我用减法想。应该是12-2=10、36-6=30,所以我可以分得剩下的10个苹果和30朵白兰花。”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谁都觉得自己的分法是对的,谁也不肯让谁。正在争执时,加法哥哥看到除法奶奶走了过来,说:“除法奶奶,除法奶奶,快来帮我们分一下这些东西吧!”
“好啊,让我来看一看。”除法奶奶看了看,对加法哥哥和减法妹妹说:“要把这些东西公平地进行分配,并且每份分得一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平均分。平均分时,我们一般用除法进行计算。在这里,要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你们俩人,就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列式为12÷2=6(个),每人分得6个苹果。你们想一想,现在公平吗?”
加法哥哥说:“既然每人分得6个,用加法表示就是6+6=12,原来有12个,而且每人一样多!除法奶奶,你分得真好!谢谢你!”
减法妹妹说:“那么,除法奶奶,还有两样东西,也请你帮我们分一分吧!”
除法奶奶摸了摸俩人的头,慈祥地说:“孩子们,奶奶已经教给了你们方法,下面怎么分就只能靠自己了。”
加法哥哥想了想,说:“现在仍然要平均分,所以还是用除法。把36÷2=18(朵),每人应分得18朵白兰花。”
减法妹妹说:“这样分对吗?”
除法奶奶鼓励她:“信不信,你可以试试啊?”
减法妹妹说:“我把36-18=18,也就是拿掉18朵,正好余下18朵,分得正好!加法哥哥,你真棒!”
这时,还有一个大蛋糕没有分。加法哥哥和减法妹妹都看着除法奶奶,想请奶奶帮忙,但又不好意思开口。除法奶奶看出了他俩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遇到困难时,首先要积极思考,如果自己确实没法克服了,那就要大胆地请教别人,虚心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
除法奶奶接着说:“在这里,一个大蛋糕好像没法平均分给两个人。但我们仍然可以用平均分的想法来思考,把1个大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正好分得这个大蛋糕的一半,在数学上就表示为,列式为1÷2=1/2(块),现在你们懂了吗?”
加法哥哥和减法妹妹微笑着点点头,齐声说:“谢谢奶奶!你不但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还教给了我们这么多知识!”
除法奶奶说:“没什么,孩子们,只要做有心人,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呢!”
减法妹妹看到乘法爷爷一直微笑地站在一旁,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就对加法哥哥说:“我们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分享美味的蛋糕,这里一共有4个人,用平均分的想法,把1÷4=1/4(块),我们4个人每人各分得这个大蛋糕的1/4,好吗?”
加法哥哥很快地将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并拿出了其中的两份送给了乘法爷爷和除法奶奶。爷爷奶奶很高兴,笑着说:“你们俩真是好孩子!谢谢你们的蛋糕!”加法哥哥说:“不用谢!应该是我们谢谢你们的帮助!”
最后,乘法爷爷、除法奶奶和加法哥哥、减法妹妹一起过了一个开心的数字联欢会!
2022数字素养课心得体会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 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 含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 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 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由练习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对应的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4、师引导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
(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些?
学生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
5、揭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出示运算定律表格)
为了教学统一,可以规定学生用字母a、b、c来表示数字。
先自主思考,再尝试表示。将答案写在教材第54页的表上。集体订正。
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
加法交换律 a b=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 b)×c=a×c b×c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质疑: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白: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正方形的形状,问:这是什么?(正方形)
让学生先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及周长的计算公式:面积=长×边长;周长=长×4。
引导: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用s表示面积,用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试着写一写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然后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
s= a?
c=4a
2、提问:你有什
数字素养课心得体会 对数字素养的理解(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