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文格式的心得体会实用 关于公文写作格式及方法的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公文格式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① 文种式标题,只写《述职报告》

② 公文式标题,姓名 时限 事由 文种名称,如《××19××至19××试聘期述职报告》、《19××年至19××年任商业局长职务的述职报告》

③ 文章式标题,用正题,或正副题配合,如《××年述职报告》、《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起抓——××造纸厂厂长王××的述职报告》

① 书面报告的抬头,写主送单位名称“如××党委”、“××组织部”或“××人事处”等

② 口述报告的抬头,写对听者的称谓如“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或“各位领导,同志们”

①开头:又叫引语,一般交代任职的自然情况,包括何时任何职,变动情况及背景;岗位职责和考核期内的目标任务情况及个人认识;对自己工作尽职的整体估价,确定述职范围和基调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给听者予一个大体印象

②主体:是述职报告的中心内容,主要写实绩、做法、经验、体会或教训、问题等内容。

③结尾。一般写结束语用“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审查”、“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报告,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等作结

(4)落款:述职报告的落款,写上述职人姓名和述职日期或成文日期署名可放在标题之下,也可以放文尾。

对于公文格式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范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关于

建立全面协作关系的函

*大学:

近年来,我所与你校双方在一些科学研究项目上互相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基础。为了巩固成果,建议我们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在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等方面建立全面的交流协作关系,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定期举行所、校之间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略)

二、根据所、校各自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特点,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协作。(略)

三、根据所、校各自人员配备情况,校方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所方研究生、科研人员的培训予以帮助。(略)

四、双方科研教学所需要高、精、尖仪器设备,在可能的条件下,予对方提供利用。(略)

五、加强图书资料和情报的交流。

以上各项,如蒙同意,建议互派科研主管人员就有关内容进一步磋,达成协议,以利工作。特此函达,务希研究见复。

对于公文格式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20年第26号公告中批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规范》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的总则、归档流程、归档元数据、归档数据组织和归档格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产生的电子公文的归档和处理。其他机关和企业事业位的电子公文的归档和处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a/t22—201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子公文eletronicofficialdocument

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等媒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公文。【gb/t33476.1—2016.定义3.1】

3.2电子档案electronicrecord

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2.2。

3.3归档archiving

将具有保存价值且办理完毕的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经收集、整理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4元数据mnetadata

描述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的内容、背景、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注∶改写gb/t18894—2016,定义3.3。

3.5数字对象digitalobject

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对象,比如由特定的系统或软件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

注∶改写gb/t34840.2—2017.定义3.11。

3.6内容数据contentdata

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中包含的数字对象。

注∶改写iso14721;2012,定义1.7.2。

3.7数据组织dataorganization

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3.8开放式版式文档openfixedlayoutdocument

独立于软件,硬件、操作系统、输出设备的版式文档格式。

【gb/t33190—2016,定义3.2】

3.9信息包informationpackuge

由内容数据和相关保存描述信息构成的信息整体。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2.8。

3.10归档信息包archivingsubmissioninformationpackage

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在归档时按照要求对电子公文及相关信息进行组织并向档案部门提交的信息包。

3.11封装encapsulation

将电子公文或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按指定结构打包的过程。

注:改写da/t58—2014,定义3.12。

3.12数字对象标识electronicfileidentifier

一份电子档案中每个文件的编号。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ofd∶开放式版式文档(openfixedlayoutdocument)

xmi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ianguage)

5总则

5.1开展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应遵循保留形成原貌,保持有机联系、保证长期可用的原则。

5.2电子公文归档过程中发生责权交接、数据格式转变等重大变化时应形成并留存其变化记录。

5.3电子公文归档时应要求归档信息包中不包含非开放的压缩、加密、签名、印章、时间戳等技术措施,以减少技术依赖性。

5.4电子公文收集、整理,移交工作应由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完成,档案部门负责档案接收并对整个归档过程子以必要的业务指导。

5.5电子公文拟制或办理时应确定是否需要归档,归档工作宜采用随办随归方式,向档案部门移交时间最迟不超过电子公文整理完成后的次年6月。

5.6党政机关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制定电子公文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6电子公文归档流程

6.1总体流程

电子公文归档过程从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产生电子公文开始到档案部门接收归档信息包结束。整个过程可分为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移交、档案接收4个环节,共12个步骤,即捕获、录人,转换、组件、编号、封装、移交检测、移交登记、提交、接收检测、接收登记、接收确认。

6.2文件收集

按照电子公文归档范围的要求,完成电子公文及其元数据的收集,收集宜采用自动捕获方式,在无法自动捕获的情况下也可手工录人。文件收集的步骤如下∶

a)捕获∶在电子公文形成和办理过程中应随时捕获拟归档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元数据应与电子公文内容数据一起捕获;捕获的电子公文及元数据应齐全、完整,保持电子公文之间的有机联系;电子公文内容数据应与其形成时保持一致。

b)录入∶对于部分未进入电子公文系统进行流转的文件,可通过文件扫描并著录元数据.电子公文上传挂接,脱机数据包导入等方式完成电子公文的收集。电子公文元数据著录应满足第7章的要求。

c)转换 ∶电子公文捕获或录入后,对于不符合归档格式要求(见第9章)的电子公文应进行格式转换,以满足归档电子公文保存和利用的需求。

6.3文件整理

按照da/t22—2015及文件整理相关规定对电子公文开展整理工作。文件整理的步骤如下∶

a)组件∶电子公文一般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件内文件的构成以及件内文件排序应符合da/t22—2015的要求;

b)编号∶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按照da/t22—2015的要求进行分类和排序,并编制档号;

c)封装∶将完成组件和编号的拟归档电子公文及其元数据封装成归档信息包(见第8章)。

6.4文件移交

a)移交检测∶电子公文提交归档前,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应按照da/t70—2018的要求以及档案部门的接收要求,对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提交归档;

b)移交登记 ∶电子公文提交归档过程中,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应清点,核实电子公文的文种、 成文日期、保管期限、件数、大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登记《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见gb/t18894—2016的表a.1;

c)提交∶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应将归档信息包连同《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一起向档案部门提交归档。

6.5档案接收

档案部门接收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提交归档的电子公文,并办理相关接收手续。档案接收的具体步骤如下∶

a)接收检测∶档案部门接收归档电子公文之前应按照da/t70—2018的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要求,对归档信息包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归档信息包予以退回;

b)接收登记∶档案部门接收归档电子公文时,应清点、核实电子公文的文种,成文日期、保管期限、件数、大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登记《电子文件归档登记表》;

c)接收确认∶档案部门接收符合要求的归档信息包并确认,完成电子公文归档流程。

7电子公文归档元数据要求

7.1概述

本章规定了描述电子档案的最基本的元数据集合,即元数据基本集。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da/t46—2009及相关规范扩充元数据集合。

7.2元数据基本集

电子档案元数据基本集中的元素及其结构描述见表1。

8电子公文归档数据组织

8.1归档信息包结构

归档信息包中一般包含同一批次归档的多份归档电子公文,电子公文应以da/t22—2015规定的分类方式为依据进行组织。以采用年度一保管期限一机构(问题)三级分类方式为例,归档信息包结构示例见图1。

8.2说明文件

说明文件以xmil文件方式存放信息包的元数据信息,包括信息包标识,信息包类型、创建者,创建时间、创建环

公文格式的心得体会实用 关于公文写作格式及方法的心得体会(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